图①:隋文静(左)/韩聪在训练中。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摄 图②: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大厅。新华社记者 贺长山摄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时强调,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再接再厉,全面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抓紧抓好最后阶段各项赛事组织、赛会服务、指挥调度等准备工作,确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圆满成功。 冬奥会筹办进入冲刺阶段,各项工作紧锣密鼓。从运动员到每一名参与者,大家都在努力,为冬奥盛会的成功举行奋力一击。 ——编者 拼字当头 冰雪健儿争佳绩 本报记者 刘峣 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23天,冬奥会备战已进入关键期。29支冰雪项目国家集训队的运动员正拼字当头,以最佳的竞技状态迎接大赛到来,朝着“取得中国冬奥会参赛史上最好成绩”的目标发起最后冲刺。 立足自我 以稳为主 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中国双人滑组合隋文静/韩聪获得一块宝贵的花样滑冰银牌。经过伤病的煎熬和等待,王者归来的“葱桶组合”在北京冬奥周期继续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在2021—2022赛季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中,隋文静/韩聪在加拿大和意大利两站比赛中两度登顶。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上,花样滑冰双人滑是中国队冲击金牌的热门项目之一。 “冬奥会还是稳定第一,我们的对手很强。”中国花样滑冰队双人组主教练赵宏博说,中国双人滑项目在北京冬奥会的冲刺备战中将立足自我、以稳为主。 在最新的双人滑世界排名中,隋文静/韩聪名列第三,队友彭程/金杨位列第五,其余3个前五的席位均被俄罗斯组合占据。可以预见,冬奥会上两国组合的比拼将非常激烈。 赵宏博说,俄罗斯在冬奥会双人滑历史上“统治”了46年的冠军,目前其队员的整体状态都比较好,有两对年轻组合冲劲十足。为此,中国队的两对选手要把自己的东西练得更踏实,在冬奥会赛场上把两套节目最高质量地发挥出来。 隋文静和韩聪说,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两人在难度上有了新突破。在托举等方面进行了难度和挑战性的升级,希望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 本赛季,隋文静和韩聪再次在自由滑曲目中祭出了成名曲——《忧愁河上的金桥》。2017年世锦赛夺冠时,两人用的就是这套曲目。不过,这一次旧曲演绎的是新动作。隋文静说,两人与加拿大编舞家劳瑞编排了一套全新的节目,在很多细节上花了心思。 “希望可以通过这个节目,让大家感受花样滑冰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我们给大家的支持。”隋文静说,“我现在很兴奋、很激动,希望把这种心情保持到冬奥赛场,为自己的目标全力奋斗。” 新人涌现 创造历史 自1980年首次征战冬奥会以来,中国冰雪运动一直呈现“冰强雪弱”的局面。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韩晓鹏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中一举夺冠,为中国赢得迄今为止的唯一一枚冬奥会雪上项目金牌。 借助北京冬奥会的“东风”,中国冰雪运动加快补短板。109个冬奥会小项中,从约1/3的空白,短短几年间实现了全项目开展、全项目建队、全项目训练。雪上项目老将给力、新人涌现,为北京冬奥会冲金做好了准备。 近日,在自由式滑雪世界杯美国猛犸山站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中国18岁小将谷爱凌获得一枚银牌。而在此前的U型场地项目上她勇夺冠军,并以本赛季世界杯U型场地项目四站全胜的成绩,获得了象征赛季总冠军的水晶球。 自2020年在冬青奥会上大放异彩以来,谷爱凌一直延续着强势表现。本赛季初,她因伤错过了一站比赛,但在伤愈回归后状态爆棚。自去年12月以来,谷爱凌在参加的9场比赛中都登上了领奖台,收获6金2银1铜,在U型场地、坡面障碍技巧、大跳台3个小项上均有收获,这让中国雪上项目的冬奥会争金点一下子增加了3个。国际雪联也在其官网上评价道,谷爱凌给这个赛季画上了惊叹号。 赛场上挑战极限,赛场下创造历史,很多人对这位中国雪上项目的希望之星寄予厚望。谷爱凌对于自己的冬奥会之旅同样充满渴望。“能在冬奥会前最后一个比赛做得这么好,让我感觉非常高兴、非常期待。”她说。 奉献服务 “双奥之城”情更浓 在全国第一个奥林匹克社区——北京东城东四街道,镶嵌其中的奥运元素不断唤起人们对于北京奥运会的温暖记忆。 “近年来,我们持续开展了一系列纪念夏奥、迎接冬奥的活动,延续着奥运梦想,记录着‘双奥’足迹。”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街道副主任张国忠说。 由200多名居民自发组成的“双奥志愿者服务队”成为社区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志愿者们看来,2008年,自豪的是见证和参与;如今,重要的是服务和奉献。“我们正积极申请成为冬奥社区,希望可以成为全国第一个‘双奥’社区。” 张国忠说。 在北京石景山区广宁街道高井路社区,居民孙园园一家正热切期待冬奥会开幕。孙园园曾是一名专业的速度滑冰运动员,2015年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后,她主动到社区普及冰雪知识,为居民开展滑冰体验课。“希望为北京冬奥会出一份力,来表达对盛会的期待和祝福。” 在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长年坚持义务清理垃圾的“环保奶奶”贺玉凤一如既往地忙碌着。她成立了“夕阳传递”志愿服务队,组织更多人参与环保行动,为打造“最美冬奥城”、迎接北京冬奥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申办冬奥会的那一刻起,就期待能为家乡举办的奥运会尽一份力。”在国内一家航空公司工作的郝夏坤出生于河北张家口,已经承担了近7000小时飞行任务的她,近期最开心的事就是有机会能为北京冬奥会进行服务保障。 “再迎奥运,就像迎接一位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起说说过去,聊聊未来。”郝夏坤说,“2008年,我们与奥运初次相遇,为的是彼此能够更了解;14年后,我们与奥运再度相逢,想的是如何更团结地一起向未来。” (据新华社电 记者孔祥鑫 赵琬微 吉宁 李春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1月12日 第 09 版)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