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宝启 2019年6月,在俄罗斯莫斯科,吴昊在“中俄全球治理圆桌讨论会”上发言。 孟可心 GALO 2021年1月25日,徐存松出席政协北京市十三届四次会议。 2018年6月15日,在博茨瓦纳哈博罗内,南庚戌在“温暖冬季”华人毛毯捐助活动上致辞。 更加响亮地发出中国声音 ● 孙宝启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我是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老读者了,我与这份报纸的情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一提起来就感觉特别亲切。 1982年,我作为国家公派留学生到法国读研究生。3年后的1985年7月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当时,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教育处为国家公派留学生订阅了海外版。因此,我阅读海外版是从第一期就开始的。直到今天,我仍珍藏着海外版创刊号报纸,所以,我总是自豪地说,我是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号的读者。 那时候,我们与国内互通信息很不方便,打电话贵,电话在国内也不普及,一封信往返要半个多月。后来有了人民日报海外版,我们留学生真是如获至宝。虽然学习任务紧、压力大,但每次只要海外版一送到手中,我第一件事就是赶紧看看有什么重要内容。对于当时身在法国的我来说,海外版是一个及时获取国内消息,与国内交流的平台,每次看到都感觉特别亲切。不夸张地说,我们真是每期都从第一版读到最后一版。除了自己看,我还会把报纸给懂中文的法国朋友传阅,他们也很喜欢,海外版的价值得到了更好地发挥。 现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尽管如此,我在与海外朋友的交流中发现,人民日报海外版仍然是深受广大留学生和华侨华人欢迎的报纸。 就说我自己吧,现在也还是经常阅读这份报纸,觉得很多报道站在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的角度采写文章,和他们的心贴得很近,读来很是亲切。比如2021年12月23日,我在第八版《海外学子》版上读到《出国留学这一年》一文,觉得这篇报道贴近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相信会受到相关群体的欢迎。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办好这份报纸,讲好中国故事,任务更重,也更加光荣。我认为,海外版是陪伴、见证、助推中国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相信它今后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希望海外版以后能刊登更丰富的内容,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更好地满足华侨华人、留学生以及众多海外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比如中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得好,我在各国的新老朋友纷纷表示称赞。 现在,有很多外国人也在学汉语,他们也需要看他们喜欢的报纸。希望今后海外版不仅多宣传中国的大政方针,还要多传播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多体现中国文化的兼容性,全方位地满足读者的多种需求。 同时,新媒体不断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发展也构成了挑战,希望海外版加快媒体融合,更加响亮地发出中国声音。 本报记者 叶晓楠整理 继续打好“新”字招牌 ● 吴 昊 俄罗斯华侨华人联合总会秘书长兼常务副会长 从到莫斯科攻读博士学位开始结缘,直到现在,我每天清晨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阅读人民日报海外版。20多年来,人民日报海外版像一位良师益友,于无声处传我资讯、长我见识、助我成长。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关注了一系列海外版策划的重大报道。其中,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后,人民日报海外版“望海楼”专栏,推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新的里程碑》和《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等为题的6篇“解码六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既帮助人们全面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又道出了海外侨胞同圆共享中国梦的心声。 回望2021年,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很多版面亮点频出,不少文章令人印象深刻。 《绿水青山又回来了》是进入新时代海外侨胞回国探亲访友最由衷的感叹!《可可西里三重奏》《长汀 绿满荒山写传奇》等文章,不仅让心系祖国、渴望乡情的我们感受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更看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绩。我当即把这些美文收藏下来,准备待疫情过后择机去实地打卡。“华侨华人”版面报道的是我们海外侨胞自己的经历和事迹,反映的是世界各国侨胞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盼。每当读起,那份亲切感总会扑面而来,海外版不愧是与侨胞之间的沟通桥、连心桥。 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期盼人民日报海外版继续打好“新”字招牌,不断推出新面孔、新话题和新版式,展现更多平凡奋斗者和默默奉献者的面孔,报道更多中外人文交流相关的话题,全面展示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大中国。衷心祝愿人民日报海外版更好地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明亮窗口、中国走向世界的快捷桥梁! 本报记者 贾平凡整理 更接地气地讲好中国故事 ● 孟可心 《今日中国》杂志秘鲁代表处负责人、秘鲁华文报纸《公言报》主编 2018年,我以秘鲁《公言报》总编辑的身份,参加了由人民日报海外版组织的第三届海外华文新媒体杭州高峰论坛,这给了我一个与海外版同仁和海外华文媒体同行相识的机会,从中开阔了眼界,结识了不少朋友。 人民日报海外版致力于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团结华侨华人、增进友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架桥梁。遍布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华文媒体的读者群不能小觑,人民日报海外版可以发挥好面向海外的自身优势,更好地加强与海外华文媒体的联动协作,使中国声音准确、快速传达至海外,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以来,《公言报》改成公众号,读者数量没有减少反而增加,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与此同时,我们还为读者建立了两个微信群,及时建立了直接沟通渠道,新闻及时,信息量大,有侧重点,读者反映非常好。 我参加了近十次秘鲁国际图书博览会,感到秘鲁读者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经我牵线搭桥,秘鲁出版社与中国画报出版社、中国新世界出版社共同合作出版了有声图书《西游记》《中国神话故事》《骑龙游北京》《中国扶贫故事》《中国文学》等系列丛书。2021年11月、12月,我还与利马的两个区政府合作举办了《中拉文明互鉴》和《中国汉字》两个展览,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我认为,做好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必须接地气,要了解当地的文化氛围和阅读习惯,同时更离不开国内的支持和帮助。2022年,我希望人民日报海外版越办越好,进一步加强与全球华文媒体线下线上的合作,为他们提供时效性强的国内热点、焦点评论以及中国风俗、地方文化小视频等中国故事盛宴。 本报记者 叶晓楠整理 今花更胜去年红 ● GALO 瑞典籍华人 国际时尚设计大师、瑞典—中国友好协会会长 当新年第一缕晨曦照亮天宇,风雨兼程中,我们一起走过了难忘的2021年。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作为一名时尚界的艺术家与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忠实粉丝,我谨代表瑞典—中国友好协会,向关心支持两国关系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回首来时路,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不仅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大庆,而且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科学防控,充分发动群众,构筑了一道道如铜墙铁壁般的抗疫防线,在众多国家中率先控制住了疫情,稳定了经济,展现出了令人称赞的中国速度。这期间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从海外辗转回到祖籍国并在好几个城市出差,亲身体验了这些城市在接种疫苗、快速隔离病毒携带者等方面的快速反应能力,全过程杂而不乱、秩序井然,给世界人民作出了表率。 2022年对于中国将会是更加美好的一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隆重开幕,届时各国健儿又将齐聚首都。希望人民日报社海外版在新的一年能更多地报道有关世界各国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快速传递有关全球时尚界的最新动态,实时播报有关冬奥会的比赛盛况,让世界更精准地了解中国,也让中国更快速地走向世界。祝北京冬奥会取得圆满的成功!祝人民日报社海外版越办越精彩! 邀请外国朋友讲述亲历的中国 ● 徐存松 欧洲中华联合商会会长 即将过去的2021年对中国来说,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年,是“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 回顾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我们的国家顶住了重重困难和压力,展现了大国自信、大国风范和大国担当,让我们这些海外华侨华人深深地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 作为中国主流外宣媒体,人民日报海外版一直是“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桥梁和纽带,随着时间的变迁,正在不断融入新的构件,同时也在不断地记录着中国故事,传递着中国声音。 我一直是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忠实读者。通过海外版,我可以听到来自祖国最直接和权威的声音。它又十分贴近海外读者的生活,特别是《读者桥》版,信息覆盖面广,还十分接地气。我经常建议在海外长大的年轻人多读报纸,因为当今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经常让人感到真假难辨,而报纸则可以引导读者认知事物的本质,同时可以帮助读者选择哪些新闻是值得他们关注的。 因此,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人民日报海外版继续精准地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为广大海外华侨华人和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友人提供一个了解中国并能相互交流的平台,增强海外华侨华人群体的凝聚力。 我也期待人民日报海外版邀请来自世界各地、各行各业以及各个年龄段的外国友人来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通过他们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及独特经历,向世界传递更多生动且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 2021年过去了,2022年已经开启。两个百年的交汇点,我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借此机会,祝愿我们的祖国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永葆活力!祝人民日报海外版越办越好! 主动探索融媒体发展道路 ● 南庚戌 博茨瓦纳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环球广域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最近,在博茨瓦纳,有一个4岁的中国孩子成了家喻户晓的“网红”。这个孩子因为能迅速学说当地话而圈粉无数,成为中博两国人文交流走深走实的重要见证。其实,这样的故事在中国也不少见。近年来,随着“汉语热”兴起,世界各地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也与日俱增。每当看到此类故事,我都会思考中文外宣媒体的使命担当和创新之道。 作为华侨华人的“家书”和海外学子的“家园”,人民日报海外版是海外侨胞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旅居海外20余年,我是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忠实读者。近些年,在博茨瓦纳,我创办了《非洲华侨周报》和环球广域传媒集团等华文媒体。为了办好这些华文媒体,我时常从人民日报海外版的选题策划、文章风格和版式设计中汲取经验。 站在2022年岁首,我想从一个华媒人的角度对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创新发展提几点建议: 一是报道更贴合华侨华人的实际生活,既展现其为民间外交和促进民心相通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也报道他们在海外生活和牵线中外交流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烦恼; 二是除了讲好华侨华人在海外生活的故事,也要更多展现外国留学生在华学习和生活的“花絮”,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双向发力; 三是开设直通五大洲专栏,挖掘五大洲有特色、有故事的人物和事件,展现五大洲文明互鉴的精彩故事; 四是展现中国社会各领域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为华侨华人回国投资兴业和牵线中外合作提供最有价值的资讯; 五是加强同海外华文媒体的合作力度,拓展内容供给的渠道和交流合作的空间; 六是主动探索融媒体发展道路,用让海外读者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办报。 本报记者 贾平凡整理 所有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1月01日 第 05 版)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