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境外媒体持续关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媒体报道聚焦大会成果,期待以大会为契机,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向前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 “昆明宣言”确立新目标 大会通过的“昆明宣言”,在国外媒体的报道中得到重点关注。国际组织和媒体报道认为,这一宣言将有助于应对当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危机。 联合国网站发文称,“昆明宣言”具有里程碑意义,宣言的通过体现了世界各国对生态变革的热情支持。 柬埔寨新闻社注意到,“昆明宣言”承诺,确保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扭转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并确保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进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 德国之声报道称,“昆明宣言”是此次大会的主要成果,宣言呼吁各方立即采取行动,以扭转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 法广网称,“昆明宣言”表明了中国在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决心及各方间的共识,将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动力。 NHK称,“昆明宣言”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确立了新的目标。宣言更加强调各国重视并积极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海洋污染损失的重要性。 期待大会持续发挥作用 各国媒体一直关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和成果,随着COP15第一阶段会议落幕,媒体也期待此次会议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产生持续推动作用。 路透社报道说,中国近几年采取了不少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展示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美联社、老挝巴特寮通讯社等媒体重点关注习近平主席在COP15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对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等新举措进行了报道。 柬埔寨《柬华日报》在报道中说,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向世界讲述了以绿色为底色的发展故事,世界也看到一个比以往更接近“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COP15,正是中国践行多边主义、凝聚全球环境治理合力的最好写照。报道中说,诚然,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发展蒙上阴影,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面临更大挑战,但这个时代并不缺少希望。国际社会需要做的,是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柬埔寨酸角树新闻网对近年来中国和柬埔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了回顾。报道说,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深刻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和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政府的推动下,柬埔寨民众意识到了保护自然的重要性,森林覆盖率逐步提高,鱼类资源不断恢复,野生动物和珍稀物种也在逐步增加。毫无疑问,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一样的,我们热爱自然、珍惜自然,自然会给我们带来丰厚回馈,反之,如果我们破坏自然,自然就会给我们带来灾难。 越南宣光online在《COP15: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篇章”》文章中指出,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国际社会需要采取更有力的行动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此背景下,在中国召开的COP15被视为一个信号,将开启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新篇章。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