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大家好
杜美莹 人民日报社 环球人物杂志社 记者 若把粗犷视为一种“文”的博大,精微视为一种“思”的深远,粗犷以致博大,精微以致深远成为马援的风格。他的那些作品总能直指人的内心,在最纯朴的笔墨中感受到 ...
杜美莹 人民日报社 环球人物杂志社 记者 若把粗犷视为一种“文”的博大,精微视为一种“思”的深远,粗犷以致博大,精微以致深远成为马援的风格。他的那些作品总能直指人的内心,在最纯朴的笔墨中感受到他对社会民生的观照和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从他早期的作品《无尘》、《草原骄子》、《生生不息》等对一个个普通人的精雕细琢,到如今创作的《百年中国》、《陈毅在山东》等重大历史题材作品的宏大构思,都可以看出他作为一个画家对社会历史责任的坚守与担当。 作为人物画家,马援在题材上的跨度令人惊喜,在技法上,除了坚持中国传统绘画对境界的永恒追求,同时将西方绘画的造型语言运用到水墨人物画之中,画面墨彩交融,逸趣横生,使人物画在细节表现上更鲜活,让笔线的表现力和墨彩的丰富变化随着画家的构思而达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马援作品题材在近些年的变化源于一次欧洲之旅。在参观了很多欧洲画展之后,他震撼于西方画家在表现方面的严谨态度。回国后求教于他的导师刘大为老师,刘大为老师鼓励他要更多关注当代社会的发展和担当历史责任,同时也要对中国画有自信心。 马援很受启发,他深感一个画家不仅要自己的小天地里抒情达意,更要为当今的社会主动承担历史责任,不仅仅要关注、记录个体的生存现状,也应该抚今追昔,从历史中挖掘可贵的题材,为时代留下珍贵的精神财富。尽管在人物画创作上的技法日臻纯熟,创作的数量已经非常可观,但他还是毅然决定开始创作重大历史题材的巨幅作品。他认为,当今的人物画家只有以艺术介入社会历史洪流之中,创作的作品才更具有特别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马援在创作的《百年中国之孙中山》、《百年中国之中流砥柱》以及《陈毅在山东》几幅作品正是他开始尝试鸿篇巨制的开始,也是画家以艺术的形式对近代历史的担当,表现出画家对历史的敬意和对社会发展思考的深度。 巨幅作品相较其他作品而言,不仅需要画家具备扎实的造型用墨基础,更是要求画家有对历史的深厚积淀和丰富的人文涵养,同时还要有博大的整体构思能力。马援在创作巨幅作品《陈毅在山东》的过程中,刚生了一场大病,在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他坚持创作完成了这样一幅沉甸甸的巨幅历史作品。马援在创作中搜集翻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正是这样认真严谨的努力,才让他在创作中一鼓作气,把伟人的气度、时代的气息,融汇在满纸烟云的画卷上,酣畅淋漓的表现出了画家的历史情怀和社会使命感。经过这样一次生死的创作体验,坚持下来,他已经完成了一次在艺术乃至人生上的涅槃。 马援说,其实人的一生中除了靠自己的才学和拼搏之外,更重要的是遇到了刘大为老师这样的“伯乐”。马援师从刘大为老师二十多年,这种学习经历,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人物画家在技法上的学习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刘大为老师所处的艺术高度形成的绘画观念以及刘先生的人品气度给予马援的影响。马援对刘老师的尊崇发自肺腑,在他看来,刘大为老师不仅仅是他人生路上的镜鉴,更是一种信仰和心灵上的导师。 马援认为刘老师在近十年对于中国美术推向世界的过程中所做的贡献也是巨大的。正是以刘大为老师为重要代表的新时代中国美术开拓者近十年的奋斗为“中国气派”的美术事业夯实了基础,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在新时代中国美术在走向世界的历程中,刘大为老师称的上是开创者和奠基人,如果说徐悲鸿先生是新中国中国美术的起跑者的话,那么刘大为老师就是新时代中国美术发展火车头式的人物,为新时代中国美术的发展提升了速度,使国外美术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美术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无论是对于新时代中国美术的发展还是在对后人的提携方面,刘大为老师都有着美术史般的贡献。 作为当代中国人物画继续向前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他对自己未来的期待却很踏实也很实在:我没有可以去表达什么,绘画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艺术的道路还很长,画画是我人生中的一种源动力。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