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外中文教育发展看祖国的历史巨变——巴塞罗那孔子文化学校 麻卓民一人一生中总有一些事情是难以忘记的。在我的记忆中,第一次出国的经历便是。1992年2月,我只身一人抵达法国戴高乐机场。因为没有语言,我渴望得 ...
从海外中文教育发展看祖国的历史巨变 ——巴塞罗那孔子文化学校 麻卓民 一 人一生中总有一些事情是难以忘记的。在我的记忆中,第一次出国的经历便是。 1992年2月,我只身一人抵达法国戴高乐机场。因为没有语言,我渴望得到帮助,可是机场没有任何地方可以提供中文服务。我找了很多长着“东方人”面孔的人询问,可是他们只是对我摇头,没有一个人能听得懂我说的话。当时,“举目无亲”,我感到十分无助。后来我凭着一张“中餐馆”卡片,乘出租车来到了老乡家中。我跟老乡讲了在机场的遭遇,她告诉我,“你遇到的人可能不是中国人,即使遇到的是华裔,但他们早已不会中国话了……”。多年后,我在西班牙南部小城加迪斯拜访一位八十年代初旅居西班牙的老乡,他的境遇印证了法国老乡跟我说过的话。他说,”我后悔到这么偏远的地方,钱虽然赚到了,如今三个孩子也都已经大学毕业,可是没有一个会说普通话……“ 有些事情冥冥之中似乎都有着一种因果关系,我出国的记忆从语言开始,我日后的事业也都与语言有关。1995年初,我的朋友汪秀民跟我说,”我的小女儿很聪明,西班牙语很好,可是一句普通话也不会说。将来回到祖国,连自己的家也找不到了。你是读书人,一定要办个学校,帮帮这些孩子……“汪秀民是1981年旅居巴塞罗那的老华侨,他帮助过我,也曾经帮助过无数的老乡。因为他的话,我开始走上了传承祖国文化的道路。 1995年12月,我和一些老乡发起创办了巴塞罗那华侨华人子弟学校。这所中文学校是巴塞罗那历史上的第一所中文学校,也是西班牙华人史上第二所用简体字教学的中文学校。当时有4个年级,6个班级,学生总数127人。 二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文化是民族兴衰的标识。它不仅与民族情绪有关,也与经济实力有关。依附于华人社会的中文教育,不仅仅体现了华人对祖国的感情,也反映了华人经济发展的状况。 西班牙华人历史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漫长的岁月里,早期旅西华人漂泊异国他乡,从事着”挈卖“生意,像”候鸟“一样,常年在伊比利亚半岛上迁徙,经历了人们无法想象的苦难。他们思念故土,却有家难回;他们渴望孩子继承自己的民族文化,可是他们的生活朝不保夕,力不从心。1978年祖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新一代华人开始进入了西班牙。随着祖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华人经济也日益发展,这是西班牙中文教育得以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 中文教育大发展在二十一世纪初,它与祖国的崛起同步。2003年时巴塞罗那还只有1所中文学校,2004年开始有了3所中文学校。到了2010年,巴塞罗那已经有8所中文学校,如今巴塞罗那中文学校总数有20多所,学生总数已经达到6000余人。整个西班牙也一样,2000年前,西班牙中文学校总数只有9所,学生数约千余人;如今中文学校总数有近百所,学生总数约近2万。 我们巴塞罗那孔子文化学校是一个典型。2004年9月,我们孔子文化学校创办之初,只有30多名学生,3个班级,3名老师。到了2019年底,学校已经有5个校区,121个班级,120多名老师,学生数达到了3200多。如今,我们学校的学生不仅仅只是华裔青少年,也有一些西班牙青少年和其它移民的孩子。 2017年,时任国侨办主任裘援平在《第四届华文教育大会》报告中说:全球已经有2万多所华文学校,有几十万华文老师,有几百万学生。我认为,海外中文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中文的实用性。祖国的强大,给海外”中文“教育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其实,任何一种文化都一样,离开实用性,就一定会消亡;有了实用性,就一定会兴旺。祖国的强大是海外中文学校快速发展的推动力。 三 如今海外中文学校已经遍及世界各地。有人说,”会说中国话,走遍天下都不怕“。虽然这是一句玩笑话,但在当今世界,无论在哪里,都不再会有我1992年在巴黎所经历的那种尴尬场面了。 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是最幸运的一代华侨,我也为自己选择海外中文教育事业感到无比自豪。
2021年6月24日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