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RIO DE CHINOS 华侨快报(国际刊号 ISSN 2530-1349)官方网站http://www.laicw.com 新手帮助
西班牙国家图书馆注册
国际刊号 ISSN 2530-1349 
西班牙华人网创立于2010年
源自戈雅的故乡——萨拉戈萨

Prensa para extranjeros “独立、公正、即时” 的新闻发布
世界华文大众传播媒体协会 团体会员
国际中文记者联合会 成员 
“一带一路” 文化先行
“海聚推荐”是海外版 官方网站与西班牙华人网《华侨快报》的合作频道,所有文章来自系编辑的推荐发布
传播中国声音,服务世界同胞;弘扬正能量,促侨社进步。
微博 Qzone 人人 贴吧 微信

乡村振兴让“天上神仙都羡慕”

北京时间:2021-6-17 06:09| 发布者: 海外网| |原作者: 张荣耀|来自: 海外网

海聚推荐栏目所有文章页(简要上方) 赞助商广告位 150欧元/月 广告联系微信:xbyhrw1

晨曦中的阳朔县漓江段风光旖旎。  刘 峥摄(人民视觉)

6月13日,龙胜各族自治县迎来一年一度传统节日梳秧节。图为当地民众开展民俗巡游。  潘志祥摄(人民视觉)

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卜花屯村村民乐队。  本报记者 陆培法摄

由中宣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沿着高速看中国——红色之旅”主题报道车队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后,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到处鸟语花香,一派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场景。

“鸡窝渡”变成“栖凤坞”

穿过阳朔县城,记者到达遇龙河万景码头。阳朔镇鸡窝渡村就在码头边上,因坐落于群山环抱中,形似鸡窝而得名。

在村口,几间风格古朴的精品酒店格外引人注目。进村后,只见全村房屋风貌统一,道路宽阔整洁,房前屋后瓜果累累,村里建起了一栋栋民宿酒店,百姓安居乐业。

进村的柏油路干净宽阔,一座座小楼灰瓦白墙,房前屋后有小花园、小菜园。在村口,几间风格古朴的精品酒店格外引人注目。记者走进一家名为蔽龙阁的精品酒店,青砖墙、雕花窗、高天井、宽堂屋,处处彰显着当地民居风格。据店主介绍,他们家的酒店正在进行内部装修。

村民告诉记者,以前鸡窝渡除了村口的几个民宿酒店门前环境尚可外,村里猪牛乱窜,房屋凌乱,真的像鸡窝一样又脏又乱,与村外的风景格格不入。

2019年7月,作为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首个综合整治村屯,鸡窝渡投入资金2000万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环境整治,动员全村160户,挨家挨户做工作,拆除违法建筑、废弃栏圈,新建微花园、微果园、微庭院。

改造后的“鸡窝渡”,成为了桂阳高速沿线一处山清水秀、交通便捷的“栖凤坞”。当地大力培育精品农业、养生度假、精品民宿等旅游新业态,鼓励有条件的村民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全村旅游从业人员200余人,竹筏漂流、民宿、农家乐、特色小吃、租车等,成为热门就业选择。

记者来到遇龙河的上游,两岸青峰起伏、稻田连片、白鹭翩飞,河心不时可见竹筏漂流,游人如织。从鸡窝渡村一家民宿酒店的餐厅向外望去,遇龙河风光尽收眼底。鸡窝渡村目前有8家各具特色的精品民宿酒店。

陶秀琼是鸡窝渡村党支部书记。她告诉记者,在桂林至阳朔高速没开通前她做导游,年收入才1万多元,当时游客还不是很多;该高速开通后游客多了,她就开起了民宿,生意很好,一年有8万元左右的收入。因村委会工作比较忙,她就把自家的房子租给老板做民宿,租金一年收入10万元。

环绕鸡窝渡一周,记者见到了虫鸣鱼游的景色。鸡窝渡村民还为自己的美丽乡村创作了一首歌谣:“一江河水清幽幽,两岸青山绿油油。天上神仙都羡慕,千万美景任我游。”

村里开了间法式餐厅

记者走进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卜花村发现,这里还有法式餐厅。

设计感满满的原木椅子、工业风的混凝土墙面和铁艺书架,尤加利叶和香槟玫瑰点缀着纯白的桌布,小黑板上写着菜单:美式咖啡、卡布奇诺……这是一家舒适而低调的法式咖啡厅,最适合路过的游人品杯咖啡,歇歇脚。

这家看似寻常的“卜花法式餐厅”,是全国较早开在农村的法式餐厅。

这里之所以建起法式餐厅,最重要原因是世界酵母产业巨头——法国乐思福集团落地于此。合资建厂不仅为江州区带来了发展机遇和就业机会,同时也带来了160多位在此定居的法国工作人员,给法式餐厅提供了客源。浙江卓创乡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在此进行乡村风貌提升,建立卜花民宿的时候,这间法式餐厅也应运而生,面向国内外的游客和当地人开放。

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品尝美味的中餐,也可以享用纯正的西餐、西点、咖啡,感受西方饮食文化和壮乡美食之间的碰撞。

没有发展乡村旅游之前,卜花村还是一座不起眼的普通农村,垃圾随处可见,建筑杂乱无章,更无景观可言。

自从崇左市江州区政府与浙江卓创乡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以来,卜花村的民居褪去了自建农房不具设计感的外观,化身坡式屋顶和仿木结构结合、白底青砖搭配的“文艺范儿”建筑。

2019年7月29日,法式餐厅正式开业的日子,村子里的游客络绎不绝,乐此不疲拍着照的游客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太漂亮了!”

记者看到,卜花民宿包括3栋单层民宿、4栋双层民宿和1个露天泳池,有22个房间共30张床位。在配套体验方面,民宿配有露天泳池,大草坪上是亲子活动区,法式餐厅及其酒吧是配套休闲设施,消费体验项目丰富。

今年春节,来自广东、上海、浙江、山东的旅游房车来到卜花村,在停车场宿营。“作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卜花成为一个打卡新热点。作为兼职解说员,我就接待了来自广东、云南、福建和天津、重庆等省市的20多个考察调研团队。”卜花村第一书记陆志敏说。

卜花村在产业发展上,重点培育“甘蔗生产+”、种养相融、产游相融、“土地整治+”4种产业发展模式。其中,甘蔗种植1.5万余亩,产值近4000万元;引进温氏集团肉鸭养殖项目,群众可入股分红;建设如意龙腾漂流、热气球、法式餐厅等旅游项目,卜花村郡造屯15户贫困户通过参与民宿管理、花船经营等增加收入。

“红军岩”上游学热

雨中的白面瑶寨,烟雨迷离,山下是清澈的溪流,山顶白云飘飘,美不胜收。

记者从山下爬上这座瑶寨时看到,瑶家山歌迎宾,唢呐吹起,跳起长鼓舞,一起打糍粑。记者感受到了大山深处的热情,峡谷中美丽的风景。

沿着包(头)茂(名)高速一路南下,记者来到了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周家村白面瑶寨,这是一座仅有40余户瑶族人家的少数民族村寨,一年竟吸引10万游客前来观光。

在白面瑶寨下,有一块巨石从陡峭的山腰上横伸出来,因形似龙舌,得名龙舌岩。龙胜各族自治县人大工委主任周恩平指着巨石告诉记者,1934年红军长征经过龙胜时,曾在这块巨石下刻下“红军绝对保护瑶民”的标语,因此龙舌岩被称之为“红军岩”。

以前,由于白面瑶寨交通闭塞,道路不通,观光游客进来很不方便,老百姓生活也非常艰苦。

“要想富,先修路。”龙胜各族自治县副县长蒋文明告诉记者,自从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来到周家村白面瑶寨的游客成倍增长,昔日的红军长征路变成了今天的致富路。

路修通了,老百姓的日子也好过了,白面瑶寨通过与旅行社合作,过上了“唱起山歌搞旅游”的日子,村民们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就业等形式参与旅游开发,收入得到大幅增长。

记者放眼望去,如今的白面瑶寨,古朴的木制“半边楼”整齐地立在半山腰的斜坡上,寨子里还建起了红瑶博物馆、旅游步行道、停车场以及污水处理、村寨亮化等设施。

“现在党的政策非常好,我们的生活也过得红红火火。”谈到现在的生活,白面瑶寨的村民王艳菊笑得合不拢嘴。她告诉记者,目前寨里已有12家农家乐和民宿,主要是旅游接待、歌舞表演、制作瑶族服装、经营农家乐和民宿、销售土特产。

寨子里共有47户人家,其中12户开设了民宿和餐厅。周家村村民委主任李运友介绍说,旅游服务采用集体经营的模式,旅游收入会上缴一部分给集体基金,用作寨子的发展和集体分红。

李运友记得,自从2008年寨子里修通水泥硬化路以来,外出务工的人都陆陆续续回来了。如今,随着寨子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已经很少有人再外出打工了。

对于收入变化,村民秦新发深有体会。他对记者说,2010年刚回村时每月收入大概有1000元;2013年就涨到了2000元;2015年—2017年增长更快,寨子里日接待游客量能达到上千人,他家里有6间民宿和餐厅,一年的流水可以达到30万元。

今年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带动红色旅游升温,3月以来,来到“红军岩”游学的人更多了,最多一天超过500人。(本报记者 陆培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6月17日   第 04 版)


海聚推荐栏目所有文章页(文章下方) 赞助商广告位 100欧元/月 广告联系微信:xbyhrw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海聚推荐栏目所有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方) 赞助商广告位 100欧元/月 广告联系微信:xbyhrw1
留学服务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闭

站长推荐广告位300€/月上一条 /1 下一条


©2009-2016 西班牙华人网 http://www.laicw.com西班牙国家图书馆注册西中文化传媒促进会主办Powered byDiscuz!X3.4DIARIO DE CHINOS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