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RIO DE CHINOS 华侨快报(国际刊号 ISSN 2530-1349)官方网站http://www.laicw.com 新手帮助
西班牙国家图书馆注册
国际刊号 ISSN 2530-1349 
西班牙华人网创立于2010年
源自戈雅的故乡——萨拉戈萨

Prensa para extranjeros “独立、公正、即时” 的新闻发布
世界华文大众传播媒体协会 团体会员
国际中文记者联合会 成员 
“一带一路” 文化先行
“海聚推荐”是海外版 官方网站与西班牙华人网《华侨快报》的合作频道,所有文章来自系编辑的推荐发布
传播中国声音,服务世界同胞;弘扬正能量,促侨社进步。
微博 Qzone 人人 贴吧 微信

海南万宁:兴隆小镇侨味浓(我的侨乡·我的家(24))

北京时间:2021-5-21 05:43| 发布者: 海外网| |原作者: 王西洛|来自: 海外网

海聚推荐栏目所有文章页(简要上方) 赞助商广告位 150欧元/月 广告联系微信:xbyhrw1

图为兴隆热带花园俯瞰。  资料图片

香味浓郁的咖啡,清凉可口的角滑,风格别致的竹楼尖塔,身着鲜艳筒裙的女子……漫步在海南省万宁市兴隆镇,浓郁的东南亚热带风情处处流淌。在这个由太阳河哺育的小镇上,生活着来自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

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一批批归侨来到兴隆华侨农场安家。他们筚路蓝缕,奋力拼搏,改造荒山荒地,建设新的家园,小小兴隆逐渐热闹起来。这里种植着橡胶、咖啡、香茅、可可等多种热带作物,还汇集了10多种语言,20多种服饰和风俗,人称“小联合国”。

在兴隆,最浓不过“侨”滋味。

“把南洋美食做成侨乡金招牌”

刚在兴隆有名的“南洋风味”餐厅坐定,热情的老板娘詹舒敏就端上了新鲜出炉的美食:包裹着椰丝的木薯球软糯而不失弹性,清凉的角滑充满斑斓叶的香气,鲜嫩的咖喱鱼丸散发着诱人的甜辣味……“快来尝尝印尼的地道美食!”詹舒敏笑着说。

还不到中午,店里二三十张餐桌几乎满座,身着印尼传统小褂的服务员忙着招呼客人。柜台里,各色糕点整齐摆放,让人不由挑花了眼。

“食材选择、酱料配方和点心技艺,都是从祖辈那里手把手传下来的,已经成了我们家的传家宝。”詹舒敏说。

詹舒敏是归侨三代。上世纪50年代,她的爷爷奶奶带着五个子女从印尼苏门答腊岛回国。那时,詹舒敏的爸爸还不到两岁。在兴隆华侨农场扎下根后,归侨们还保持着原来的生活习惯,各类南洋风味小吃在兴隆流行开来。

“印尼小吃色香味俱全,就是做起来麻烦。”詹舒敏指着眼前这道木薯球说,“单说外层的椰丝,就是个大工程:要经过开壳、去皮、切丝几道工序,再用白糖混着红糖来炒。”

小时候,詹舒敏常常跟在奶奶身后,看她用石舂、石碾等工具碾碎香料,做出各种美食。如今,在“南洋风味”餐厅的厨房里,香味如故。“咖喱酱、椰浆、斑斓汁这些必备食材,都是我们用新鲜的原材料加工而成的。”詹舒敏说,“这些传承上百年的手艺,如果消失了就太可惜了。”

从小小的地摊到如今的红火铺面,詹舒敏开店七八年了。“生意越来越好!赶上国庆黄金周这样的旅游旺季,等位的客人能排到100多号。”她高兴地说。平日里,街坊邻里的老归侨们也经常三五成群来这里聚会,品美食,演歌舞,唠家常,热闹极了。

2018年,詹舒敏远在印尼的姑婆(爷爷的妹妹)来到兴隆团聚。看着80多岁的爷爷、奶奶和姑婆一起做印尼美食的场景,詹舒敏感慨万千,“这样的画面,爷爷奶奶曾给我讲过无数遍,这是他们年轻时候的生活。我们一定要把南洋美食传承下去,做成侨乡的特色金招牌!”

“兴隆咖啡走向更大的市场”

给远道而来的客人奉上一杯香浓的咖啡,这是兴隆人独特的待客之道。品上一口,醇厚甘甜的味道在口舌间弥漫开来,令人回味无穷。

“兴隆咖啡是焙炒咖啡。这种焙炒技术是在东南亚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经过几代人不断锤炼最终形成的。”在兴隆华侨农场的太阳河咖啡厂,车间主任高方彪娓娓讲起了往事。

淙淙流淌的太阳河将兴隆一分为二,“太阳河”咖啡的品牌就取自于此。上世纪50年代,从南洋归国的华侨们在兴隆华侨农场开荒辟地,进行生产自救。考虑到橡胶林生长周期长达8年,归侨们提出种植水稻、香茅和咖啡树等短效作物来弥补收成。

“兴隆华侨农场培育了新中国第一棵可可树,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家咖啡厂。”高方彪自豪地说,“我的师傅陈卓明就是一位印尼归侨,如今已经80多岁高龄了,父亲和我都是陈师傅带出来的徒弟。”

过去,炒咖啡豆用的是大平底锅,各个环节都依赖人工,一刻都马虎不得。19岁时,高方彪就来厂里当了学徒。在他的记忆里,陈卓明是位严厉的师傅。“观颜色、听声音、盯火候、勤翻炒,陈师傅把要领细细告诉我们,可以说是手把手教。”高方彪说。

现在,焙炒车间里早已用上了各种机械化装置,大大提高了产出效率。高方彪也成长为炭烧咖啡首席烘焙官和传承人。当年的小学徒,如今也收了徒弟。“我的大徒弟王保辉是归侨三代,他爷爷奶奶是从南洋归国的华侨。”高方彪说,“这座咖啡厂是几代兴隆人的记忆,也凝聚了归侨侨眷们的心血。”

经过60多年的发展,曾经小小的咖啡厂,已经成为一座集咖啡种植、农副产品加工开发、观摩旅游为一体的园林式厂区。人们不仅可以在咖啡厅里体验原汁原味的兴隆咖啡,采购新鲜出炉的咖啡豆,还能参观附近的咖啡种植园。

今年3月,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万宁兴隆咖啡入选该协定保护名录。在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太阳河咖啡深受参展企业和游客青睐。

“走向更大的市场,我们准备好了!”谈及未来,高方彪自信满满。

“绿水青山里藏着金山银山”

灰白的头发,黝黑的皮肤,略显凌乱的胡须——眼前这位老人,是兴隆有名的“愚公”。时隔两年多,记者第二次来到兴隆热带花园采访,郑文泰精神矍铄一如往昔。“我刚刚逛完园子!”老人笑着说。

这个园子可不简单。这是一座占地面积约1.2万亩的热带花园,涵盖4000多种物种,许多濒临灭绝的植物在这里得到迁地保护、繁殖,并形成群落。

在兴隆,郑文泰的传奇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他1945年出生在印度尼西亚,1960年回国。早年,郑文泰闯荡商海,在建筑设计、酒店经营等行业做得风生水起。

1992年,一场大病过后,郑文泰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钱财乃身外之物,要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不能让建筑取代环境。”在建筑设计行业深耕多年,郑文泰一直坚持这个理念。他毅然卖掉在香港、广州等地的产业,与兴隆华侨农场合作,在5800亩的荒地野坡上启动热带雨林修复工作。

兴隆也是郑文泰年轻时奋斗过的地方。1964年,归国后的郑文泰来到兴隆华侨农场。在这里,他半工半读完成了华侨大学植物分类细胞学课程。

近30年如一日,郑文泰拿出上亿身家,将沙化贫瘠的上万亩荒地野坡改造成了鸟栖虫鸣的绿色乐园。

“你这次来,我有新玩意儿招待你们!”郑文泰眨着眼睛,带着孩子般调皮的笑。说话间,他端出了点心饮料。

椰子饼干蘸牛油果酱,再搭配上桄榔芒果汁,的确新奇。“这些美食的原材料,都来自园子里的植物。”郑文泰说。

这是郑文泰如今的新工作。闲不住的他推动兴隆热带花园与海南大学食品学院、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学院等开展合作,共同研发绿色健康食品。热带花园内,还挂牌成立了两个研学机构,每年寒暑假都有大学生前来实习,近距离开展植物学和食品学研究。

“绿水青山里藏着金山银山。要打造好兴隆的绿色产业链,我还有很多事要做!”郑文泰说。

本报记者 李嘉宝 何欣禹《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5月21日   第 06 版)


海聚推荐栏目所有文章页(文章下方) 赞助商广告位 100欧元/月 广告联系微信:xbyhrw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海聚推荐栏目所有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方) 赞助商广告位 100欧元/月 广告联系微信:xbyhrw1
留学服务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闭

站长推荐广告位300€/月上一条 /1 下一条


©2009-2016 西班牙华人网 http://www.laicw.com西班牙国家图书馆注册西中文化传媒促进会主办Powered byDiscuz!X3.4DIARIO DE CHINOS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