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紫貂。 葛群安摄 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游客畅享冰雪乐趣。 人民网记者李 洋摄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莫莫格湿地的白鹤。 潘晟昱摄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原则,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五年三次视察吉林,着重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为吉林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查干湖考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坚持绿色发展。 保护好吉林省的绿水青山、冰天雪地,是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吉林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重要引领,坚持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工程。白山松水间,保护生态与发展生态产业相得益彰,绿色种植与绿色经济方兴未艾。 1. 鱼跃鹤舞人欢笑 查干湖,意为“白色圣洁的湖”,主体位于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从地图上看,它就像一颗蓝宝石镶嵌在吉林省西部。 记者来到查干湖,正赶上增殖放流的季节,渔场职工张文在湖畔忙前忙后,顾不上多说:“要捕鱼还得先养鱼,我们现在都用6寸网眼,5斤以下的鱼都能漏掉,小鱼会继续生长!” “查干湖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距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查干湖近3年,查干湖的人们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 “严把项目准入和建设关口,未经审批的项目一律不允许开工建设,最大限度减少湖区生态压力。”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闫来锁说。 远眺查干湖,碧波荡漾,一望无际,头顶不时有候鸟飞过。“以前的查干湖可比不上现在这般美。”闫来锁在查干湖工作了30来年,对查干湖的变化了然于心。吉林省西部从前“十年九旱”,湖泡、湿地面积萎缩,查干湖也一度由近500平方公里缩小到50多平方公里。 引松(松花江)济查、退耕还湿还草还林,种植水生植物,多年来,吉林省实施一系列重大水利和生态工程,致力于改善查干湖的环境。2013年,一场更为浩大的河湖连通工程在吉林省西部展开:湖泡间的“毛细血管”被打通,再也不会面临汛期洪涝、枯水期干旱的尴尬问题。一张河湖相济的巨大水网密织开来。 河湖连通给查干湖引来了活水并带来充足补给,湖水碱性减弱,更适宜水生动植物生长。吉林省西部的小气候也因此发生变化,降雨量增加,湿地供水充足,植被逐渐恢复,鸟儿更爱来了。“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在这里生动展现。 在白城市镇赉县的莫莫格湿地,丹顶鹤自在翱翔,它们已成为这里的留鸟。听当地人说,每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也会在这里停留。如今,莫莫格湿地已成为东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白城市大安县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风景同样宜人:芦苇丛生,碧水蜿蜒,水鸟、野鸭随处可见,这里已是灰鹤、白鹭、苍鹭筑巢繁衍的家园,更是市民休闲游玩的乐园。 2. 山绿水清虎豹现 记者前往长白山时,一路都有森林相伴。道路两侧白桦林立,远方是成片的松林。 长白山林区,曾是新中国森林工业的摇篮、国家重要的商品材基地,为国家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出于保护环境、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2015年4月1日,吉林省大刀阔斧,全面停止重点国有林区商业性采伐,坚定走上绿色转型之路。 59岁的宋秀林过去就在白河林业局红石林场工作:“我从小就在长白山下长大,大半辈子都与林场有关。但为了保护这片绿色,一切都值!”像他这样的伐木工人,有的外出务工,有的就近择业,宋秀林则到镇上的一家公司从事桦树汁生产,月入三四千。随着长白山全域旅游不断推进,生态种植、特色旅游产品生产、旅游服务等方面的就业机会大大增加。长白山逐渐走出了一条森林保护、生态旅游多管齐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这过程中,生态保护始终被放在首要位置。 作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长白山区具有极其丰富的物种资源。成立于1960年4月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长白山区最核心的区域,被誉为世界少有的“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如今,整个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超过95%,已发现的野生动物有1586种。东北虎、东北豹、紫貂、中华秋沙鸭、黑熊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生物多样性得到极大保护。 车行路上,不时能看到注意野生动物的慢行提示。“在我们这儿开车一定不能太快,以免撞上野生动物。”宋秀林说。 自2000年起,吉林省全面禁止猎捕陆生野生动物;2006年,吉林省开始实施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长白山管委会相继投入100多亿元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项目和生态修复项目,坚持生态保护“红线”,为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环境。 野生动物越来越多了。在长白山东部的边境城市珲春,当地人正兴奋地谈论刚刚出现的东北虎。4月14日和4月26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天地空”实时监测系统在珲春境内两次拍摄到野生东北虎的视频画面,其中一次,更是捕捉到了东北虎追逐梅花鹿的罕见镜头。放眼整个吉林省,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的数量已由2014年的27只和42只,分别增加至现在的37只和48只。 3. 黑土地充满活力 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红利日益突显。在吉林,到处都是绿色发展带来的生机。从吉林松原到白城,沿路都能看到白色的风力发电机在不停转动,阳光下整齐排列的光伏发电板如蓝色的波浪。在这里,一项“陆上风光三峡”工程正紧锣密鼓地加速进行。 何为“陆上风光三峡”?松原、白城等地风光资源丰富、未利用土地多,瞄准这一优势,吉林省规划在这里建设国家级新能源生产基地。在白城市的384个村,均建设有平均500千瓦的村级光伏电站,村级光伏电站产生的收益用于公益性岗位支出,成为白城市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 将生态资源优势化为绿色转型的引擎,吉林省借此契机,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活力不止于此。在位于大安市海坨乡的中科佰澳格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为记者展示了无人机拍摄的实时镜头。屏幕上,灰白色的地块散落分布,有些地块,则呈现出象征生命力的黑褐色。很难想象,这里曾经全被盐碱覆盖。 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大安市,是全省盐碱地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经过5年攻坚,中科佰澳完成了对6.5万亩盐碱地的改造,使这里长出了受市场欢迎的弱碱性水稻。 盐碱地变“鱼米乡”,黑土地也越养越肥。从长白天池到向海之滨,从松江雾凇到查干鱼趣,一幅建设美丽吉林的壮丽画卷徐徐展开。中东西“三大板块”功能区建设统筹推进,蓝天、碧水、青山、黑土地、草原湿地“五大保卫战”全面实施,查干湖、东辽河治理保护等标志性战役取得重大成果。 吉林省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大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本报记者 何欣禹《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5月18日 第 08 版)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