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工坊是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知名品牌,近年来进入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当地就业和脱贫。图为在吉布提鲁班工坊学习的当地青年。 刘俊仁摄 河北邯郸近年来通过建设现代职业教育示范区,打造了一批职教名校,增强了本地青年创新创业和就业技能。图为邯郸一家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进行网络工程实习。 新华社发 作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第4项目标(SDG4),优质教育如今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重点。教育对减贫具有重要作用,确保享有优质教育权、减少文盲以及促进社会整体教育水平发展等教育重点政策可以改变农村贫困人口所处的困境,这既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也被认为是实现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战略。 日前,教育扶贫国际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召开。会议以“教育:消除贫困的重要途径”为主题,聚焦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探讨教育与减贫的关系,分享中国教育扶贫的成功实践与经验做法。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经过长期持续奋斗,到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创造了中国减贫史乃至世界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中国累计有514.05万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家庭有了第一代大学生,高等教育向贫困生倾斜,促进了社会的向上流动。 “中国实施精准扶贫方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将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在教育扶贫国际研讨会开幕式致辞中指出,贫困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消除贫困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首要目标,普及有质量的教育是消除贫困的关键基础。 另一组数据也反映出中国在教育扶贫方面所做出的扎实努力。2020年,中国贫困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8%,较2015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截至去年底,义务教育阶段1.45亿学生中,辍学学生由台账建立之初的60多万人降至682人,其中20多万贫困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田学军表示,中国大力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构建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广泛动员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实施产业扶贫,帮助众多贫困乡村走上致富道路,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补齐贫困地区的教育短板,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中国的教育扶贫提升了贫困家庭的脱贫能力,有助于切断贫困代际传递。从陇中黄土高原的深山到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从宽敞明亮的新校舍到免费职业教育“托底”……以教育为抓手,中国教育脱贫攻坚影响之深远前所未有,也极大开拓了贫困人口子女的发展空间。 赢得国际社会好评 尽管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优先事项和战略纳入其国家发展计划和项目中,但仍有不少国家弱势群体受教育权需特别关注。 在发展中国家,教育和技能培训相联系,对于确保青年人掌握必要的就业技能来使他们摆脱贫困至关重要。根据《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估计,2030年全球仍将有2亿多儿童失学,实现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进展过于缓慢。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脱贫攻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脱贫目标,获得了国际社会极大关注。 “中国的成功实践表明,教育和技能培训对消除贫困具有基础性作用。我相信,中国作为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贡献最大的合作伙伴之一和创始会员国之一,将为世界提供教育减贫的经验与做法。”研讨会上,与会国际专家对中国减贫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功给予高度评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优先和对外关系助理总干事马多戈就是其中之一。马多戈表示,人类为消除贫困奋斗了数十年,发展面向全民、有质量的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发展有质量的教育。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及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赤那帕认为,中国实施的教育精准帮扶对世界各国开展教育扶贫工作都非常有参考意义。“中国使数亿人成功摆脱贫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壮举。”赤那帕说。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贾尼尼看来,教育扶贫与发展公平、包容、有质量的教育紧密相关。贾尼尼十分赞赏中国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联盟的支持,以及为保证教育连续性做出的积极贡献。贾尼尼表示,教育必须要基于绿色经济的数字背景被重新考量,并使用终身学习的方法来驾驭世界的快速变化。“我们目前最大的危险就是意识不到教育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全球团结,需要适当的财政支持以及经验分享来帮助我们加强教育,要基于合作精神,加快行动,让更好的教育成为现实。”她说。 交流合作惠及各国 研讨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副主任王力分享了正在编制的《从国际视角看中国教育精准扶贫案例集》,介绍了中国教育扶贫的重点举措和典型案例,并呼吁国际社会加强教育扶贫领域的合作交流。 “中国教育扶贫有4个重点目标,一是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以及能够保证全民受到教育;二是加强高等教育区域发展能力建设;三是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就业驱动型就业能力;四是推进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劳动力市场竞争力。”王力指出,基于这样的目标,中国从包容、公平、平等、精准和全面等五方面入手,制定了教育扶贫的政策框架。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累计有800多万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了中高等职业教育,而通过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中西部贫困地区孩子实现了“升学有路、就业有门”。目前,职业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学好一技之长,已成为许多职业学校在校生实现人生梦想的重要途径。 与此同时,中国高校发挥自身特色优势,精准对接贫困县实际需求,取得良好成效,为促进区域全面发展发挥作用。其中,64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累计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超25亿元,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超46万人,培训贫困地区教师近10万人次,落地实施科研项目1949项,引入企业实际投资额151.6亿元。此外,通过“特岗计划”“国培计划”等政策,在扶贫地区已建立起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教师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埃及实施了和中国类似的教育扶贫策略,给儿童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孩子提供免费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帮助贫困人口获得脱贫致富的技能。”埃及艾尔·凯尔基金会首席执行官阿卜杜勒·拉曼表示,中国分享的教育脱贫经验对于全球共同探索教育互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拉曼十分感谢中国对埃及教育减贫工作的支持,希望双方能在教育交流合作中取得更大成果。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秦昌威指出,中国的巨大成功和世界各地的共同努力让我们看到:只要有坚定决心、不懈努力和科学策略,就能够普及教育,消灭贫困。“中国愿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大对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力度,携手推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秦昌威说。(记者 孙亚慧) 《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4月26日第09版)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