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街道中奥嘉园社区的生活垃圾分类驿站。 贺路启摄(人民视觉) “两岸一家亲,大家共建美好家园的目标是一致的,希望通过研讨交流让两岸共同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垃圾分类治理水平。”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名誉副会长柴文忠表示,生活垃圾分类是民生领域的关键,需要持之以恒、全民参与。在他看来,台湾地区城市街道的干净整洁,离不开“垃圾不落地”政策的实行和全社会的集体参与。 4月25日,京台生活垃圾治理研讨会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在北京东城和台湾高雄两地同步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城市管理部门负责人、环保专家和社区居民代表共聚云端,分享交流生活垃圾治理经验。 研讨会上,台湾空气品质健康安全协会理事长沈世宏介绍,垃圾分类需要资源回收车、厨余回收车、垃圾焚化设备和降解技术等,这些方面台湾储备充足;在法律方面,台湾地区制定了多项法律规定,对垃圾分类活动进行规范;在经济领域,台湾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推动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例如垃圾费随袋征收、设立资源回收基金等;在社会动员方面,台湾经常举行宣导推广和垃圾分类比赛活动,让公众更好地认识、参与垃圾分类。 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台湾开始实行“垃圾不落地”政策,建立起完整的垃圾分类回收机制。研讨交流过程中,台湾方面的嘉宾就台湾垃圾分类处理的组织管理体系与制度文件、居民动员情况和生活垃圾收费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视频放映的形式,台湾方面的嘉宾还展示了如何利用回收油制造手工皂,这一场景让不少北京的嘉宾印象深刻,连连感叹。 “北京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我们在源头管控、引导宣传、垃圾分类、运输处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至于垃圾分类完成后如何变废为宝,我们还应该向台湾多学习。”北京市东城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说,除了用回收油制造手工皂,台湾地区将塑料制品回收加工成衣服、日用品的做法也值得称道。 2020年5月,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落地。实施一年来,北京垃圾分类治理取得一定成效。入户推广、实现积分兑换机制、定点定时回收、建立城市生态岛……在交流环节,北京市的嘉宾向台湾嘉宾一一展示了北京在落实垃圾分类方面的措施和成果,相关做法得到了台湾嘉宾的肯定。 北京市台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借助京台交流平台持续加强在垃圾分类、城市治理等方面的交流,并进一步促成京台两地在街道、社区和家庭层面分享垃圾治理的经验和做法,持之以恒抓好垃圾分类治理工作。(记者 柴逸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4月26日第04版)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