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中,不乏科技工作者的身影,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就是其中之一。他不仅对菌物学有着深入研究,还致力于推动食用菌产业升级,带动农民致富。 (二)“哪里农民需要,我就在哪里。”二〇一二年以来,李玉率队深入四十多个深度贫困地区,每年近三百天奔走在扶贫路上。他和农民一起摸爬滚打,培育新品种,探索新技术。 (三)二〇一七年,李玉与陕西柞水县结缘。这里种植木耳历史悠久,却苦于传统种植方式耗时长、产量低、效益差。李玉与团队仔细研究,为当地选育良种,推动木耳产业向智能化、轻简化、机械化发展。 (四)为推动扶贫工作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李玉的团队先后向柞水县派遣科研骨干人员三十余人次。他常说,农业科学家必须深入田间地头,留下一门技术,带出一支队伍。 (五)发展木耳产业的同时,李玉还关注着桑黄种植。得益于他和团队的努力,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八家子镇,过去贫瘠的玉米地,如今成了产量可观的桑黄基地,带动全镇上千人增收。 (六)如今,年近八旬的李玉,仍然奋战在一线。他说,要力争把新的科学发现转化为农民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再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基础,要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去。 (杨宏富)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25日 第 08 版)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