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谢华安在实验室做实验。 资料照片 上世纪90年代,谢华安夫妇在田里察看秧苗长势。 资料照片 人物小传 谢华安:1941年生,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人,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72年起,他长期从事三系杂交稻和超级杂交稻育种,研创育种新技术,育成“明恢63”等系列恢复系和“汕优63”等杂交稻品种,对继续保持我国杂交水稻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几场春雨过后,八闽大地生机勃勃,早稻育秧工作正如火如荼,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再生稻基地大棚里,一位老者头戴草帽、双脚踩泥、俯身察看,双手轻抚着稻苗进行观测和比对…… 他,就是扎根稻田一辈子的谢华安院士。 “老师,一个多小时啦!您上来歇会儿,我们来干吧!”田埂上,正在记录观测数据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张建福博士,眼见老师大汗淋漓,衬衣也染成了“花地图”,朝着田里喊了一嗓子。“不行,这会儿正是观测的好时机,趁我还能干得动,就得多干点。”谢华安应了一声。 青青的稻苗中,年过八旬的谢华安弯着腰,如同一张拉满了的弓。脸黑、手粗、身瘦,曾有稻农对他说:“科学家的手,怎么比我们还黑?比耕田的还要粗呢?” “当年入行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 如今,谢华安已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领域摸爬滚打近50年……从青葱少年到久负盛名,谢华安身上的荣誉越来越多;但一见面,一股泥土气扑面而来,让人倍感亲切。 “当年入行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谢华安出生时,国家正处于抗战时期,吃不饱穿不暖是生活常态…… 1964年,从福建省龙岩农业学校毕业,谢华安被抽调到永安农业职业中学负责生物课教学,空闲时间里,他经常跑到试验农场,种植、研究各种农作物,打下了农业技术研究的基础;1972年底,他被调到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此时,全国正掀起杂交水稻协作攻关的浪潮,作为福建省三明地区(现三明市)南繁领导小组组长,谢华安被选派到海南,从事水稻育种工作。 “很兴奋,也很忐忑,水稻育种在当时是全新领域;在那里全国同行相互交流,可以快速学到最前沿的知识。”一年四季都能种水稻的海南,生活却令人意想不到的艰苦。初到海南,谢华安借住在一个仅有十几平方米的集体仓库里;陪伴他的,是化肥、农药、柴油等各种刺鼻的味道和难以驱除的害虫。 一去就是半年,谢华安收获前沿知识的同时也带回了一双粗糙的手。原来,一到水稻杂交授粉时,稻叶的齿就像锯子一样,会在裸露的手和手臂上锯开一道道口子;天长日久,双手伤痕累累,皮开肉绽,受伤结痂,造就了一双粗糙的手。 “科研之路不会一帆风顺,总要历经风雨” 踏入育种门槛后,谢华安总想比别人多学一点,因此经常奔波在各个育种基地之间。交通落后,谢华安就用双脚跑遍了几乎所有兄弟单位的育种基地,锲而不舍地拜师取经。 来自江西的水稻育种专家邬孝忠,非常欣赏这位同行后辈的钻研精神;他取出自己选育多年的15粒母本不育系种子相赠。谢华安视若珍宝,1975年,谢华安和同事们利用这15粒种子,培育出“矮优2号”杂交组合。本想着育成丰产优质的良种,可现实却给谢华安当头一击:还没来得及大规模推广,一场毁灭性的稻瘟病扑面而来,枯黄的稻株整片整片地倒下……谢华安看到几年的心血付诸东流,忍不住泪流满面。 怎么办?谢华安没有泄气,反而鼓励同事:“科研之路不会一帆风顺,总要历经风雨”。他和同事们总结经验得出结论:育种不仅要高产、优质,还要能抗病、抗虫。他的育种生涯由此刷新:育种目标除了丰产性、适应性、米质好等优良性状外,还要具备抗病、抗虫、抗逆等。 1980年冬,经过无数次杂交试验,谢华安从数以千计的优良株系中,选定了一个具有抗瘟性强、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的株系“明恢63”。“明恢63”配成的杂交稻组合,迄今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0亿亩,占全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的49.4%,是应用最广、持续应用时间最长、效益最显著的恢复系。 第二年,谢华安又利用“明恢63”和不育系“珍汕97A”,成功育成了良种——“汕优63”。1986年,“汕优63”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累计增产稻谷700多亿公斤。东南亚一些国家推广种植后,对“汕优63”大为称赞。 “不得不说,培育出‘汕优63’这个集‘高产、优质、抗病和广适应性’的水稻品种,让大家伙儿吃饱饭,是我一生最大的安慰。”谢华安说。 “要多给年轻人锻炼机会,为我国的种业发展、粮食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水稻育种又苦又累,如果再给您一次年轻的机会,还会选择这个工作吗?”记者问。 “如果重来一次,我还要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做更多的研究!”谢华安语气坚定,他不仅自己坚守岗位,也不断激励着身边的年轻人…… “谢老当时就一辆自行车,前筐里放着稻作工具,后座上坐着我,一骑就走,去地头给稻农解决难题,经常在山路上摔跤。”回忆起40年前和谢华安共事时的工作状态,如今已经年过六旬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原所长郑家团对老师充满感激:“正因为谢老愿意让学生大胆尝试,才能培养出一批做出成绩的学生。” 注重培育新人、发挥青年学者的创造力,是谢华安从业近50年来的原则。在他的团队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谁带头,谁署名。上世纪80年代初,谢华安带领郑家团着手培育“威优63”籼型三系杂交水稻,“谢老只管大方向,具体研究部分都放手让我发挥,连最后的成果也让我来发布。” 最终,“威优63”获得成功,1983年以来累计推广1190万亩。郑家团也在研究中快速成长,主持或参加育成20多个大面积推广的品种。 “我的毕生目标是让大家吃得好。”直到现在,谢华安还经常扎在田间地头。“我国人多地少,让人民能吃饱饭、吃好饭,始终是我们育种工作者的奋斗目标。老一辈育种人要多给年轻人锻炼机会,为我国的种业发展、粮食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谢华安说。 当下,在全国各地,由谢华安指导培养出的博士、硕士有20多位,他们正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为祖国水稻育种事业发挥着光和热……(记者 刘晓宇) 向着大地 守望稻田(记者手记) 在下乡同行的车上,谢华安院士还在与福建南平市浦城县农业农村局的负责同志打电话,沟通优质、抗病常规稻最新品种“福香占”的种植推广;50分钟的车程,原本可以小憩的谢院士,却在抓紧每一分钟解决水稻难题。 年过八旬,还有着“满满的日程表”;面对各界赞誉,却像一株沉甸甸的稻穗向着大地,质朴而谦逊。谢华安坦陈:“我不敢有一点点骄傲,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了一点点成绩。我们要永远敬重那些奠基人、先行者。” 如今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70后”已成为研究骨干,“80后”正在成长,“90后”的身影也逐渐显现,但作为一名“40后”,谢华安始终是这支团队的重要人物,也一直守望在稻田里…… 本版制图: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06日 第 06 版)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