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连云港市设立的首批11家普惠托育试点陆续开始运营,切实减轻家庭抚育0到3岁子女的负担。图为连云港市海州区新海街道小红花托育中心的小朋友在老师指导下做游戏。耿玉和摄(人民视觉) 近年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以居家和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载体,为老人提供休闲娱乐、基本医疗、餐饮等服务。图为3月27日,老人在玉泉区四里营西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练习声乐。丁根厚摄(人民视觉) 3月26日,北京首厚大家朝阳养老社区为老人们开设手机摄影课,丰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图为一名老人与工作人员自拍。新华社记者 才 扬摄 老年人越来越多,今后谁来照护?幼儿园建得不少,但3岁以下的婴幼儿托育服务去哪里寻?“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勾勒出充满民生情怀的发展蓝图。 “支持200万户特殊困难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由目前的1.8个提高到4.5个”“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示范”……看到这些目标措施,不少居民充满期待,“找准咱们生活中的短板啦!” “适老化改造”让居家养老也从容 在中国老年群体中,居家养老仍是主流养老模式。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十四五”规划纲要针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需求,提出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推动专业机构服务向社区延伸、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等;另一方面,规划纲要针对机构养老需求,提出扩大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供给,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55%,更好满足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等。 “我不愿意去养老院。即使我愿意,孩子们也不答应。”年过八旬的北京市民王奶奶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但患有多种慢性病,需要经常去医院开药、打针等。 提起养老服务,王奶奶的想法是,家政机构的服务项目更加多样化,标准化程度提高,让不同年龄段、不同程度自理能力的老人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居家养老服务。“多数老人不需要24小时专人照顾。在我们小区,老人们就想了个办法:住同一单元的两三个老人共同雇一位阿姨,每天定时到各家做饭、打扫卫生。遇上洗澡、去医院等无法独立完成的事情,也可以帮忙。”王奶奶说。 “老人骨头脆,即使身体硬朗,也怕伤筋动骨。恢复慢不说,还会加快身体机能老化,许多病跟着就来了。”赵老师是北京某高校退休教授。在他看来,老年人最怕摔跤,年龄越大越是“摔不起”,做好家庭适老化改造,安装扶手、栏杆等辅助器具等特别重要,“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的相关设施适老化改造非常及时。 许多老人注意到规划纲要以专栏形式提出的一系列目标:支持200万户特殊困难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配备辅助器具和防走失装置等设施;支持500个区县建设连锁化运营、标准化管理的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提供失能护理、日间照料以及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等服务;支持300个左右培训疗养机构转型为普惠养老机构、1000个左右公办养老机构增加护理型床位,支持城市依托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建设医养结合设施。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划纲要专栏提出的五方面举措,特别注重对特殊群体的覆盖,兜底性和针对性强,试点价值高,真金白银足。这些举措如能达到预期效果,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使更广泛的人群受益。” 儿童友好城市助家长们轻松育幼 家有年幼子女的家长们期待社会发展也能“适儿化”。 “公办幼儿园‘一位难求’,民办园入园贵,条件却比公办园差不少。”王丽和丈夫从南方老家来到北京打工近10年,儿子已经5岁,在离家不远的一所民办幼儿园上中班,每月花费3000余元,超过了家庭月收入的1/3,令经济本不宽裕的小家庭捉襟见肘。 “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不多,孩子上幼儿园前只能靠老人照顾。”潘伟和妻子是同县老乡,毕业后到深圳发展,育有一个1岁半的男孩。由于工作繁忙,两口子将父母从农村老家接来帮忙带娃。“爸妈岁数大了,身体也不好,两代人带一个娃尚且力不从心,哪还敢生二胎?”潘伟说。 公办幼儿园入园难、民办幼儿园入园贵、0-3岁婴幼儿托育机构少……这些问题都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得到解决。 规划纲要提出,将在“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并将“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由目前的1.8个提高到4.5个”列入“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此外,规划纲要以专栏形式提出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示范,加强校外活动场所、社区儿童之家建设和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完善儿童公共服务设施;支持150个城市利用社会力量发展综合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新增示范性普惠托位50万个以上。 “儿童友好城市”是个新词汇,引起年轻父母们的关注。拥有2个学龄前孩子的上海妈妈张琳这样理解:“‘儿童友好’要体现在细节上:公交车和地铁上有儿童座椅和儿童扶手吗?公园里有专供3岁以下幼儿进行活动的场地吗?公共场所有维护状况良好的母婴室吗?这些都需要进行‘适儿化’改造。” “规划纲要提出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这建立在政策和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要让老百姓‘生得起’且‘养得起’,就必须大力发展质优价廉的普惠性托育服务,同时重点发展0-3岁婴幼儿托育、3-6岁儿童托育等服务,降低抚养孩子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陆杰华指出,规划纲要聚焦“一老一小”群体当前的最迫切需求,涵盖养老、托育、医疗等多个方面,非常及时。 加快建立“一老一小”工作机制 细读“十四五”规划纲要,发展“一老一小”相关事业产业的关键词真不少。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发展养老、托育等服务业,扩大覆盖全生命期的各类服务供给,推动家政服务业与养老托育等融合发展;推动养老托育等消费提质扩容,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养老托育等便民服务场景有机集成和精准对接;聚焦养老、抚幼等重点领域,推动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等。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通知,要求做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贯彻落实工作,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加快建立健全“一老一小”工作推进机制,并明确将建立“一老一小”服务能力评价机制,探索开展各地区养老托育服务能力评估。 “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要扎实打好基础,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的作用。”陆杰华指出,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首先应健全相关制度安排,强化兜底服务;第二,在保证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基础上,发展专业化、社会化、较高质量的养老托育事业;第三,发展标准化、规范化、市场化的养老托育产业,满足多层次养老托育需求。 目前,在更好服务“一老一小”群体方面,各地正在真抓实干。 上海计划新增150个普惠性托育点和至少150个托幼一体托育点,到2022年底实现全市街镇普惠性托育点覆盖率不低于85%。湖南长沙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三年行动取得良好成效,儿童友好设施不断完善。福建为省内散居特困、低保家庭中的8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和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家庭适老化改造,以降低老人在家发生意外的风险。 陆杰华指出,“一老一小”群体将长期成为国家和社会的重点关注群体,“十四五”时期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机遇期,应抓住时机,从体系建设的重点、群众关切的热点和难以解决的堵点着手,尽快对人口服务体系进行完善。 “服务‘一小’,应推动制定并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吸取有益的试点经验,为相关顶层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尽快复制推广并上升为制度层面。服务‘一老’,应聚焦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这部分需求,强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此外应重点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更好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要,积极探索智慧养老、医养结合等新模式。”陆杰华说。(记者 汪文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4月06日 第 11 版)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