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人大福建代表团在驻地举行小组会议,分组审查有关报告和草案。图为会议间隙,代表们就扩大内需、创新驱动发展等话题作进一步交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贺浪莎摄 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提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在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中引发热议,大家纷纷围绕如何扩大内需、打通消费堵点等方面建言献策。 内需市场有巨大潜力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认为,经济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努力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我国消费占GDP的比重跟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仍然偏低,成长空间还比较大。 各行业企业人士对扩大内需充满信心。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悦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王连春认为,我国虽然汽车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一,但千人汽车保有量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未来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不断升级,我国汽车市场具有较大增长空间。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润滑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总体保持增长态势。”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源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袁俊洲表示,在市场增长的同时,润滑油产品质量等级也在不断提升。源根石化公司紧抓新能源汽车、风电设备的发展趋势,推出适配的润滑产品,不断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家用空调创新中心主任李金波表示,当前我国旧家电回收渠道“最后一公里”还没很好打通,消费者难以便捷地处理旧家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家电产品更新换代。与大件家电有同样问题的,还包括家具(床垫、沙发、书柜等)、陶瓷卫生洁具等大件家用产品。 “随着我国人均GDP不断增长,人们对日常生活的需求不仅品质上在提高,范围上也在扩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人们要求好山好水好空气,对各种基础设施、城乡公共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完整的内需体系既包括花自己钱形成的个人消费,还包括花政府钱形成的公共消费。随着人们追求生活品质的需求不断提高,今后公共消费变得愈加重要。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如何可持续地提振消费,夯实国内大循环的内需基础?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在需求侧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范小云认为,近年来我国消费水平持续回落,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仍在,同时我国消费存在结构性问题,包括服务性消费不足、城乡消费差距大、地区间消费不平衡等。 范小云委员建议,应在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等方面出台有力举措,通过持续整体改善营商环境、完善消费市场监督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打通影响扩大消费的堵点和难点。 城镇化可助力扩大内需,形成新的内需空间形态。白重恩委员认为,促进居民消费需要营造好的消费环境。城市消费环境相较于乡村,有着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所以更高质量的城镇化可以促进消费增长。 王连春代表建议,各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广大乡村市场,应精准出台或延续新车购置补贴、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政策,鼓励进一步扩大汽车消费。 全国人大代表、森马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光和表示,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是纺织服装产业的重要流通平台和价值实现平台。他建议,大力支持发展平台经济,围绕研发设计、跨境电商、线上线下融合等打造细分品类供应链服务平台,以信用评价为中心,推动重点城市中心城区重点纺织服装市场开展标准化建设。 培育更多“响当当”中国品牌 “要让潜在需求释放出来,变为现实的内需,供给至关重要。”刘尚希委员认为,只有生产出合意的东西,消费意愿变成了行为,内需才算真正形成,所以,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要从供需两端发力,市场和政府两只手都要硬。 加强自主品牌培育,对于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邱光和代表建议,可探索实施“国潮”品牌培育计划,组织行业协会制定“国潮”品牌评价体系,认定一批优秀的纺织服装“国潮”品牌,对符合条件的品牌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国内大循环必须是一个高质量大循环。”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认为,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以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驱动制造业发展到一个新高度,用创新来满足人民群众新的消费需求。 杨元庆代表还呼吁,中国品牌要积极融入到国际循环中去,使得国内国际两个循环都能够顺畅运行。他表示:“期待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打造出更多在世界上叫得响的品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瑾 周 琳 王轶辰 曾诗阳 李芃达)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