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绝非权宜之计,而是着眼于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千秋伟业的自主选择。
资料图:江苏南通海东光伏电站,新能源推动绿色发展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两次参加团组审议,两提生态优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绿色,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时刻,中国两会密集释放出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信号引发国际舆论关注。自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来,国际社会对中国如何实现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表现出浓厚兴趣。中国提出的目标远远超出了《巴黎协定》中关于“2℃温控目标”下全球2065—207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的要求。如果目标达到,全球实现碳中和的时间将提前5-10年,也将对全球气候治理起到关键性推动作用。 中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绝非权宜之计,而是着眼于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千秋伟业的自主选择。实现碳中和目标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短期看,节能减碳的挑战会给企业带来一定压力。但长期看,这反而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根据发达国家碳排放的规律,随着城镇化率不断提升,汽车、建筑用能消费将成为碳排放的“新高地”。以碳减排为抓手,让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产品制造、供应链管理等全过程,企业将会不断提升生产效能、拓展市场空间,助推制造体系持续“绿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如果将历史镜头拉长,世界会更真切地发现,“碳中和”雄心背后是一个百年大党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最终目的使命担当。正如美国环保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杜丹德所说,“对于中国和全世界来说,生态文明是一个很有胆识的理念,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个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行动纲领的执政党。”相比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近年来中国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下降水平十分迅速。国际能源机构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8年,中国工业碳排放强度下降近50%,耗时远低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更在大气污染物减排、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土壤污染防治与安全利用等多个领域为中国未来十几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具体指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注意到,中国制定了2021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0%等“硬指标”,称这是“实现2060碳中和目标的开始”。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面向未来,中国将继续与各国一道,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汇聚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海外网评论员)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点击“海外网评”,读懂中国与世界。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