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的审议。图源:新华社 3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 这三个“要求”,对认识和解决中国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领域看,高质量发展“不能有短板”。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内涵更加丰富,外延不断发展,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解决好这些问题,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也就意味着,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不能有“短板”,而是要着眼长远、把握大势、科学布局,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全面立体的获得感。 从空间看,高质量发展“一个都不能少”。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基础、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各不相同,破解发展难题,必须精准施策。如果把高质量发展仅仅视为经济发达地区的事,而欠发达地区靠透支资源、破坏生态来实现所谓“区域均衡”“弯道超车”,无疑是南辕北辙,欲速不达。各地区只有因地制宜、扬长补短,才能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比如,青海肩负着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在谋求高质量发展时,青海就必须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 从时间看,高质量发展“咬定青山不放松”。“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又跃上新的大台阶,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但我们要看到,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破解这些问题,绝非旦夕之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务必保持战略定力,长期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在“十四五”时期砥砺奋进。 文/王俊岭 编辑/云歌 来源:侠客岛微信公众号 本文原刊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3月8日第5版 《人民日报海外版》3月8日两会特刊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