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日讯 (记者 孙昌岳) 近日,由中国网主办的“中国圆桌”2021全国两会专场论坛在北京举行,多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研判“十四五”规划中经济发展领域的要紧事,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多位专家在论坛发言中指出,中国“十四五”时期将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疫后复苏推进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关键一年,面临多种风险挑战叠加,改革任务环环相扣的情况,如何抓住经济社会主要矛盾,确保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 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认为,“十四五”时期,中国将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他指出,2019年中国人均GDP已超一万美元,高收入的标准是12535美元,中国还差2500美元,中国只要能保持5%以上的经济增长,“十四五”期间就一定能够跨过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朱光耀表示,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关键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放在首位。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发展战略密切结合起来,将二者作为重要的战略支撑,同时坚定不移地保护知识产权,使得中国创新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十四五”时期要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这与新的增长动能息息相关,而新增长动能的提升、转变和制度有关。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杨瑞龙认为,经济下行并不可怕,上世纪60年代以来很多案例显示,一个国家在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至15000美元左右时,几乎无一例外都出现经济下行过程,中国现在的GDP下行也并不意外。可以看到有一部分国家能走出下行,也有相当一部分国家没有走出来,这其中的关键原因在于能否实现经济增长动能的转变。目前来看,中国经济增长仍有潜在动能存在,这种潜在动能的挖掘和培育与改革密切相关。 对此,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余淼杰表示,要以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推动要素市场化;通过改善营商环境推进投资便利化;通过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融合,推进“新四化”建设,即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以及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格局以及产业分布的转变,“人往产业走”将成为主要趋势。著名经济学家任泽平在谈及相关问题时表示,土地指标、建设用地指标最终服务于人,人迁移到哪儿,就应把用地指标分配到哪儿,这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对于区域发展而言,哪个地方能够把人口吸引过来,哪个地方的营商环境更好,哪个地方更加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哪个地方就会受到奖励,这使得区域竞争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里。 “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认为,改革开放40多年来,市场经济毫无疑问是很重要的着眼点,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市场经济带来的活力。未来几年,如何真正衡量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摆在每一个经济研究者面前非常严肃的问题。无论是科技攻坚,还是企业创新,政府和市场怎么进行有效结合,成本和收益又该如何平衡,这都需要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重新规划。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