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RIO DE CHINOS 华侨快报(国际刊号 ISSN 2530-1349)官方网站http://www.laicw.com 新手帮助
西班牙国家图书馆注册
国际刊号 ISSN 2530-1349 
西班牙华人网创立于2010年
源自戈雅的故乡——萨拉戈萨

Prensa para extranjeros “独立、公正、即时” 的新闻发布
世界华文大众传播媒体协会 团体会员
国际中文记者联合会 成员 
“一带一路” 文化先行
“海聚推荐”是海外版 官方网站与西班牙华人网《华侨快报》的合作频道,所有文章来自系编辑的推荐发布
传播中国声音,服务世界同胞;弘扬正能量,促侨社进步。
微博 Qzone 人人 贴吧 微信

一步千年 雄鹰振翅向天歌

北京时间:2021-1-13 05:51| 发布者: 海外网| |原作者: 闫宇航|来自: 海外网

海聚推荐栏目所有文章页(简要上方) 赞助商广告位 150欧元/月 广告联系微信:xbyhrw1

图片说明:

图①:布拖县阿布洛哈村通村公路和公路旁的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摄

图②: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贫困户洛古有伍如今已搬入新家。图为洛古有伍的孩子洛古阿飞(左)和洛古阿波兄弟俩在新家门口。

(昭觉县委宣传部供图)

图③:布拖县阿布泽鲁小学,学生们正在打篮球。

新华社记者  李梦馨摄

图④:在昭觉县龙沟乡阿尼米村瓦西社的黄芩种植基地,一名彝族老奶奶在采摘黄芩芽叶。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摄

图⑤:在德昌县巴洞镇小香葱种植基地,一位彝族阿姨正忙着摘葱。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孙亚慧摄

赶山的汉子

嗬哟着走过山梁

踩着祖先们走过的老路

告别阴暗的茅屋

去寻找一个新的黎明。

走进大凉山,彝族诗人吉狄马加的这首诗仿佛在记忆深处低语吟诵。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内,彝、汉、藏、回、蒙、傈僳等14个世居民族荣辱与共,和睦相处。其中,彝族人口占近53%,有270多万人。全国近900万彝族人口中,凉山占到30%左右。

这里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间的过渡地带,大渡河水深流急,金沙江迂回环绕,黄茅埂、小相岭盘错纵横,其间更有一处处峰峦耸峙、河川天险,加上凉山奴隶制社会时期彝族家支势力割据,历代统治阶级的禁锢与封锁,使整个凉山与外界交往阻隔重重,长期处于落后封闭状态。

1956年,大凉山实行民主改革,从奴隶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一步跨千年”的飞跃,让“彝家受尽千年苦,彝家有苦无处倾”的沉痛过往彻底成为历史。

只有彝家自己知道,如今这安定祥和的幸福生活有多么来之不易。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民族团结奋进的生动体现。

兴产业 鼓起钱袋子

德昌县北接西昌,东边便是螺髻山。这山是峨眉山的“姊妹山”,一座似女子蚕蛾之眉、一座似少女头上青螺状发髻,因而得名“峨眉”、“螺髻”。

群山苍莽,峰峦巍峨,山上清泉直泻而下,滋养着德昌20多万父老乡亲。

彝家汉子虎万学不曾想过,自己有一天竟会成为草莓专家。现如今,给苗圃除草、追肥是他每天的工作,单是种草莓一项,虎万学每年就有20多万元的收入。

在德昌去往白鹤沟的路上,记者见到了虎万学。那是2020年8月,他正蹲在绿油油的草莓苗圃里忙活,再过一阵子,草莓苗就可以移栽了。

唯益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德昌当地从事现代化农业综合开发的龙头企业,从事草莓、芒果、桑葚等水果的冷链加工。公司专业技术人员为虎万学这样的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之后再以合理价格收购合作社基地的水果,让种植户们不愁销路。“这一颗颗草莓能给孩子攒够学费喽!”虎万学笑逐颜开。

总经理王洪林告诉记者,公司内部少数民族职工居多,彝族、傈僳族、回族等职工,占到近80%,产业链下游的种植户中彝族不在少数。大家其乐融融,活儿也干得更有劲。全产业链的打造让不少少数民族妇女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附近阿婆也可以进入工厂里做些计件零工,补贴家用。

乃古阿洛是芒果生产车间的主任,在这个车间里,芒果剥皮、去核效率最高的计件工人每天能挣200多元。一个个芒果在工人面前手起核落,不一会儿工夫就盛了满满一筐。午休时分,工人们有说有笑地同去吃饭,沿路闲话家常。“民族团结就像空气一样。”乃古阿洛说,“我们早已习惯了,大家不分彼此,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一起笑也一起哭。每天都离不开,这不就是空气嘛!”

易旧俗 吐故又纳新

2016年11月,昭觉县火普村村民拉马约惹80多岁的父亲因病去世,全家人强忍悲痛,开始料理老人的丧事。对彝族群众来说,葬礼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高于其他一切礼仪。尤其在凉山彝区农村,薄养厚葬观念根深蒂固,不少人为给过世长辈办一场隆重庄严的葬礼而花光所有积蓄,有的甚至举债办丧,给整个家庭带来了不小压力。

按照当地习俗,拉马约惹家要宰许多牛羊,办完这丧事保守估计也得要30多万元。

“需要再多钱也得好好办,一定得给阿普(彝语:爷爷)把这钱凑出来!”家支里的人不含糊,个个拍胸脯。

就在那年7月,凉山州“四好村”创建方案公布,昭觉县以此为契机,引导村民丧事新办,倡导节约。

拉马约惹家的情况,村支书吉色次哈再清楚不过。他家经济压力不小,老母亲年迈体弱,还要养育两儿一女,大操大办这一场丧事不仅掏光家底,还得背上好几年的债。

吉色次哈找到拉马约惹,表明来意后,拉马约惹不同意:我们日子过得再困难也不怕,阿达(彝语:父亲)丧事一定要风风光光,不然别人说我们小气,伤了阿达名声!“坨坨肉都不让客人带了,我们没脸了!”拉马约惹急了。

按彝族规矩,前来吊丧的亲朋好友返家时,主人家要给客人送牛肉,既答谢百忙之中赶来参加葬礼,也有祈愿客人平安吉祥之意。这份送客礼也是以前办丧时大肆杀牛的原因。但后来,家支间逐渐有了攀比风气,牛越杀越多,不少客人把大块大块的坨坨肉带回家,肉没等吃完已经变质,反而浪费了。

“兄弟放心,咱们乡政府帮你做,一定做得周到满意,这民族习俗的根没变!”隔天,吉色次哈又来了。看到老村支书一趟趟跑过来,拉马约惹心中多少有些过意不去,思来想去,拉马约惹将信将疑地点了头。

十几张圆桌铺展开,乡政府请来的厨师忙得脚不沾地,热气腾腾的红烧肉、回锅肉全都上了桌,宾客们吃得还挺满意。回头一算,总共吃了四头牛、六头猪,大大节省了预算。但那时,拉马约惹心中仍有些惴惴不安,坨坨肉不带了,大家会不会埋怨?

万事开头难。直到后来,丧事新办的人越来越多,拉马约惹才放下心来。大家量力而行,举债办丧的沉重大山终于被撬动了。拉马约惹也相信,阿达在天之灵会同意儿子的决定,千百年彝家不曾改变的习惯,拉马家试着迈出了这一步。

阿达走了,但他一定能看到自己的子孙后代在这大凉山过上更好更美更团结的日子。

搬新家 奔向新前程

德昌县金沙傈僳族乡是四川省仅有的4个傈僳族乡中最大的一个。在王家坪村民族团结新村点,傈僳族老阿妈李桂英正眯着眼睛编织“花口袋”,傈僳族语叫作“腊裱”。这种挎包广泛应用于傈僳族的生产生活之中,出工劳动装午饭、搭配穿衣做装饰、传情达意是信物。傈僳族女性心灵手巧,绣腊裱是拿手好戏,看着婆婆绣得起劲,儿媳李丛秀也耐不住手痒。

“好天气里绣包包,你好安逸哦。”乡党委书记安万才笑着打趣道。他是彝家汉子,有着标志性的古铜色皮肤。

“有吃有穿还住得宽敞,啷个不安逸!”见到我们来了,李桂英忙把挎包搁到一旁,起身热情相迎。

李桂英家的二层小楼装修雅致,几间卧室里虽只是床、衣柜等简单家具,但布置得整洁温馨。

2020年,金沙傈僳族乡新建8个新村点,又有206户傈僳族村民完成搬迁,从2012年到现在,已有300多户完成搬迁。一批批高山峡谷里的傈僳族群众,告别了“木楞房”“千脚房”,欢欢喜喜地搬进了山下的新房。

以前山上的房子就怕下雨,屋顶不停地漏水。要是遇上大雨,全家人都不敢睡觉,胆战心惊地怕山洪下来冲垮了房子。

300多年前,德昌一带的傈僳族儿女从金沙江流域向北迁徙而来,当时本族人口较少、势单力薄,因而选择在高山之上定居生活。几百年来,峻岭陡峰护佑着一方山民,但村落也被群山紧锁,交通闭塞,发展受限。搬迁安置,解开大山耸峙的束缚,为奔向好日子找到了新出路。

在王家坪村搬迁安置点,李平与丈夫杨宗才美滋滋地把主体已完工的新房指给记者看,房子即将封顶,一家六口人就要搬入新家了。

杨宗才家是典型的因病致贫,家中两位老人每月医药费就得1000多块。李平刚嫁来那几年,回趟娘家连坐大巴的钱也不舍得掏,有孩子之后便得肩上背一个、怀里抱一个、翻山越岭走五六个小时才能回去一趟。

“头些年太穷了,穷得能锁住手脚。我们天天晚上都觉得好恼火!”婆家家徒四壁,仅有的两件像样家具还是李平的嫁妆。

2015年,针对杨宗才家劳动技能不足的情况,驻村干部手把手教会了夫妻俩种核桃板栗、种草莓桑葚,10亩地如今打理得像模像样,家里6只羊也养得肥又壮。盖新房,政府补贴了3万块,杨宗才还能申请低息贷款。李平掰着指头算了算,盖房、装修加一起大概二三十万元,两口子一起干,再过几年这笔贷款就能还清了。

“等过两年把盖房的贷款还了再买辆车。李丛秀正在考驾照哩,让李平也去考一本,开上车子去卖你们自家种的核桃、草莓,威风得很呐!”安万才笑眯眯地望着杨宗才说。

“还能开上车哇,可不敢想哦。”杨宗才夫妻俩扶着新房的门框边笑边摇头。

“这咋不敢想!”安万才连连摆手。“路通喽,新房搬喽,红花花的票子跟着就来喽!咱各民族一起脱贫致富,谁也不能掉队!”

译汉语 从容出大山

第一次见到昭觉县三河村第一书记李凯的时候,他怀里抱着块小黑板,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在涯悠,看见更丰富的彝族文化。”

“这个‘涯悠’,是什么?”记者好奇。

问过才知道,这是“95后”彝族大学生勒苦伍牛惹与几个朋友一道开发的手机App,功能为彝语人群量身打造。“涯悠”,彝语中意为土豆。饮食习惯里,土豆是彝族群众的主食之一,勒苦伍牛惹希望团队打造的“涯悠”能成为彝家儿女的精神食粮。这款App既能实现彝汉互译,还能语音交互,同时提供彝语音乐的在线服务。对于能歌善舞的彝族儿女来说,音乐是重要纽带,唱的是精气神,咏的是民族情。

李凯正准备在村子里给这App“打打广告”。语言不通造成了大凉山彝族与外界的沟通不畅,也成了彝家脱贫路上的绊脚石。“言语互通、彝汉一家亲,就相当于紧握同一组致富密码,大家也更团结了!”李凯深有感触。

勒苦伍牛惹是西南石油大学2016级测绘专业的学生。高中时,他从老家昭觉考取了西昌的学校,母亲每次想跟他通电话,都要去村委会找人帮忙,因为不识汉字,不懂汉语,智能手机也不会用。

面临交流窘境的远不只是母亲。自从勒苦伍牛惹到成都读大学,凉山若有亲戚到省城办事,一定会喊上他帮忙翻译,不然“两眼一抹黑”,寸步难行。这让勒苦伍牛惹决意设计出一款能够实现彝汉互译功能的App,这样,才能帮助父老乡亲从容地走出大山。

听罢勒苦伍牛惹的创业初衷,汉族学生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他的组队邀约。“56个民族是一家,能为少数民族群众尽一份力,一是义不容辞,二是非常骄傲!”这话,让勒苦伍牛惹感动不已。

因此,勒苦伍牛惹迅速组织起了一支由彝汉大学生共同组成的创业团队,成员来自武汉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

如今,“涯悠”已拥有50.4万注册用户,收录了5000余件独家音乐作品、1.3万余件优秀民族文化作品,同时还与1500多位彝族创作者签约,为他们提供创作平台。

采访中,记者试用了“涯悠”,山鹰组合的一首《走出大凉山》歌声响起,音符中的野性与情感张力仿佛在回应着彝家远山的呼唤:

我最亲我最爱的大凉山

千万年的美丽还是没改变

远走的心依然在流连

总有一天我会回到家

回到我心爱的大凉山。

(记者 孙亚慧)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1月13日   第 03 版)


海聚推荐栏目所有文章页(文章下方) 赞助商广告位 100欧元/月 广告联系微信:xbyhrw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海聚推荐栏目所有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方) 赞助商广告位 100欧元/月 广告联系微信:xbyhrw1
留学服务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闭

站长推荐广告位300€/月上一条 /1 下一条


©2009-2016 西班牙华人网 http://www.laicw.com西班牙国家图书馆注册西中文化传媒促进会主办Powered byDiscuz!X3.4DIARIO DE CHINOS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