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佩戴口罩的行人走过一处提醒人们佩戴口罩的标牌。 新华社/路透 德国总理默克尔近日宣布,德国从12月16日起大规模收紧对公共生活的限制,实施“硬性封锁令”直至明年1月10日。此外,德国联邦议院财政预算委员会日前批准了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计划于明年新举债约1798亿欧元。联邦政府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新增的政府支出将用于卫生、交通和基础设施领域。 疫情严峻 据默克尔介绍,“硬性封锁令”的主要内容包括:除了提供日常必需品之外的所有零售商铺必须关闭;中小学和幼儿园理论上应关闭,但允许提供儿童紧急看护;社交接触限制照旧,假期期间可适当放宽,允许进行聚会,但不含儿童在内的人数上限为5人,且应为“关系非常近的亲友”;跨年夜禁止售卖烟花爆竹,且不允许进行聚会等。 “硬性封锁令”出台背后,是德国日趋严峻的疫情形势。“平均每两分半钟就有一个德国人死于新冠肺炎。”德媒这样形容德国12月10日的疫情形势,当天,德国新增确诊29875例,新增死亡598例,均刷新疫情暴发以来的纪录。根据德国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截至当地时间12月13日0时,德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132万例,较前一日新增2万多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2.1万例,较前一日新增321例。 德国的医疗系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中。据德国跨学科重症和急诊医学协会统计,德国重症护理人员缺口多达3500-4000人,不少医院护理人员受到感染不得不停工,医院运转受到很大影响。医生们警告称,在德国某些地区,重症监护室的床位只有5%至10%可用。 默克尔指出,从11月初开始实施的“轻度封锁令”力度显然不够,近日德国疫情又出现了“指数型增长”的势头,迫使政府不得不再次采取行动。 重重挑战 当前,欧洲各国正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二波冲击,一度被舆论称为欧洲“抗疫模范”的德国也不例外。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赵柯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疫情出现反弹,一定程度上与民众放松对病毒的警惕有关。此外,德国在初期抗疫成效相对较好的情况下迅速复工复产,也给病毒带来了可乘之机。加之秋冬季是疫情等流行性疾病高发期,加剧了疫情的严峻形势。 德国经济亦受到严重冲击。德国伊弗经济研究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商业景气指数在连续上升5个月后,10月和11月接连环比下降。该研究所所长克莱门斯·菲斯特指出,“第二波疫情打断了德国经济复苏进程。受访德企对发展预期表现出明显悲观情绪,经济的不确定性继续上升。”相关分析认为,企业的投资意愿一旦降低,不仅影响生产设备的更新,也影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就业。 “硬性封锁令”能否顺利推行下去?舆论不乏担忧之声。 德国中央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发布报告认为,受国内外应对第二波疫情的限制措施影响,德国经济在今夏强劲增长过后,可能陷入停滞,甚至衰退。 综合德媒报道,自政府11月初实施“轻度封锁令”以来,德国柏林、莱比锡、汉诺威等城市相继爆发多场反防疫措施游行。上月18日,近万人聚集在柏林联邦政府区和国会大厦一带,抗议新颁布的防疫法案“威胁公民的权利与自由”。因此有观点担心,“硬性封锁令”恐遭遇同样的抵制。 “硬性封锁令在具体执行中将面临两大挑战。”赵柯指出,其一,德国作为联邦制国家,要保证封锁令具体举措落到实处,必须依赖各州政府的密切配合和协调。其二,更严格的社交隔离措施将对经济复苏、尤其是第三产业复苏带来挑战,进而影响就业。德国政府需要处理好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 微妙平衡 抗疫、复苏——这是当下德国面临的主要课题。应对疫情反弹,德国正加紧行动。 12月13日,默克尔在宣布“硬性封锁令”的同时做出承诺,将提供更多经济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和个人渡过难关。德国财长肖尔茨也表示,将为受影响的企业每月提供至多50万欧元。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联邦议院财政预算委员会近日批准了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计划于明年新举债约1798亿欧元。这创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历史上第二高的净新增债务预算。联邦政府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新增的政府支出将用于卫生、交通和基础设施领域。其中,餐饮、零售业等受疫情打击最为严重的行业将受到较大额度的援助,另一大额的支出将用于减轻普通居民的财政负担。新增债务中大约有27亿欧元可用来支付疫苗。 展望德国经济,德国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拉尔斯·费尔德认为,“危中有机”,遏制疫情是目前的焦点,这是影响德国经济下一步走向的关键因素之一。 赵柯指出,平衡好抗击疫情和经济复苏之间的关系,是任何一个政府都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从德国的情况来看,德国本身是一个典型的福利国家,具有较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为当前民众面临的失业、医疗费用支出等问题提供一定保障;此外,德国具备应对大型经济危机的经验。今年,德国采取“企业缩短工时、政府提供补贴”的方式避免出现大规模失业问题。“德国政府应当从社会保障网的韧性、经济实际运行状况和疫情发展态势这几个指标进行综合权衡,在抗疫与复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本报记者 李嘉宝)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2月17日 第 06 版)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