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江苏淮安市洪泽区浔河内的浮床上栽植水生鸢尾、千屈菜等植物,用来净化水质。万震 摄(人民视觉) 在长三角,被誉为“东方水城”的苏州市曾面临部分河道断流的问题,如今恢复了河汊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的秀美景观。 在珠三角,广州在城市快速扩张过程中,一度被违法建设、“散乱污”企业偷排乱排污染了上百条水体,截污治水后,岭南水乡正重回人们视野。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饮用水安全,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目前,各地黑臭水体治理进展如何?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各地积极推进 一大批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休闲滨水景观带相继建成 碧波荡漾,溪流纵横,锦鲤畅游池底,野鸭嬉戏其间。金秋十月,记者走进位于北京丰台区的槐房再生水厂,迎面而来的没有浑浊的污水、难闻的异味,倒像步入了一座景色宜人的公园。 槐房再生水厂项目位于永定河冲积扇的潜流溢出带,明清时期这里就是一片泉眼密布的湿地。随着时光变迁、产业发展,自然湿地景观一度消失。如今,经过人工恢复的湿地生态重现了历史上的美景。 “你看这水,清得能看见水草纹路。这可不是天然河水,而是污水经过净化后产生的再生水。”槐房再生水厂厂长阜葳一边介绍,一边踩了踩脚下的土地,“再生水都是从这地底下‘冒’上来的。”原来,地上是美景如画的湿地公园,地下还藏着一座污水处理厂! 走进地下的污水处理厂,只见空旷的厂房里排列着整齐的处理池,池中布满了挂面般的白色软管。“这种白色软管叫做膜丝,上面布满了直径约0.08微米的孔洞,相当于头发丝的千分之一,能过滤掉水中的污垢。经过这一‘膜处理’工艺的关键环节,污水变成再生水,也就是符合排放标准的地表Ⅳ类水。”阜葳介绍,整个工厂有约1280个膜箱、两亿多根膜丝,污水处理能力达60万立方米/日。 移步丰台区小龙河南苑路桥段,记者发现了再生水的去处。透过清澈的河水可以看到,鱼群在丰茂的水草中穿梭,岸边还坐着三三两两的垂钓者。周边居民说,以前经过这条臭水河都要掩鼻快走,现在大家都爱在河边散步。 “现在河道里流淌的就是经过槐房再生水厂处理过的再生水。”丰台区水务局副局长李重阳描绘了小龙河的治理方案——封堵河道排污口,沿河铺设截污管线,将原先直接排入河中的生活污水输送到槐房再生水厂,处理过后再通过再生水管线补充回河道和地下,实现水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 既建污水处理厂也建排污管网,既治理水体也治理岸上污染源,这种“厂网一体”“水岸同治”的系统治污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北京市污水处理能力。2016年以来,北京市建设再生水厂26座,完成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8座,新建管线1956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线451公里,新建再生水管线430公里。 同北京一样,不少城市近年来均加大了对黑臭水体的治理力度。2015年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住建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过90%,完成了“水十条”提出的目标。一大批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休闲滨水景观带相继建成,促进了人居环境改善和城市品质提升。 治理一举多得 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增添动力 北起羊台山、南入深圳湾,在深圳南山区,10多公里长的大沙河已经由以前黑臭淤塞的水体变成了碧水微澜的生态廊道。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选择就近落户,河两岸形成了高校、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密布的“创新走廊”。 观澜河、福田河、龙岗河……2016年开始,深圳市通过补管网、建污水处理厂,用4年时间补齐污水处理设施欠账,159个黑臭水体逐步转绿,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 “加大投入治理黑臭水体,无论是算民生账、生态账还是经济账,都是划算账!”中规院(北京)公司生态市政院院长王家卓认为,目前60个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的经验表明,黑臭水体治理不仅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治理推动了城市高品质开发建设。“要开发,先治水。水治好了,自然会吸引百姓居住、企业入驻,城市土地、空间也会随着环境优化而升值。”王家卓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清晰地认识到生态环境对城市的重要性,并开始采取EOD模式(生态引领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来规划发展。 治理还有力带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我国当前补短板强弱项、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举措之一。“黑臭水体治理不仅带动了环保等相关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倒逼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企业转型,带动产业升级。”华北市政院副总工程师马洪涛说。 任务依然繁重 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要总体得到消除 几年间,黑臭水体治理给不少城市百姓带来了宜人的环境,也让城市管理者收获了不少治理经验。正如王家卓所说,“治理有了明显进展,得益于治水思路的创新。” 方向更明确。“治理的是呈现令人不悦颜色和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黑臭水体,不再按五类水的标准划分,而是从老百姓的直观感受出发制定治理标准和目标。”马洪涛介绍,住建部会同生态环境部先后出台《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为治理提供了全面科学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详细方案。 手段更科学。“近几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采取的主要手段包括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补给。其中最重要的是控源截污,就是将污水截流并纳入城市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从源头控制污水排向城市水体。”王家卓分析,黑臭在水里,源头却在岸上,以往一些地方治理污染水体的方式往往只能治标,返黑返臭现象时有发生,从源头控制好污染源才是治本之策。 监督更有效。近年来,住建部督导各地在黑臭水体整治中通过“河长制”落实主体责任,并与生态环境部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到位。此外,住建部和生态环境部还开通了全国城市黑臭水体监管平台,累计收到1.37万条群众举报信息并转地方解决,强化社会监督。 “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一步黑臭水体治理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这一目标,不仅包括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治理,也包括县和县级市的治理,不仅要求更大范围内的治理,也要求保持巩固住现有治理成果。”同王家卓一样,不少受访者表示,完成既定目标要从多方面努力。 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王家卓认为,目前部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刚刚达到“及格”的程度,还有一些地方存在管网破旧、雨水污水管混接错接、污水厂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未来还应持续补短板。他建议,未来要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和系统管理的智能化、数字化,使污水处理提质增效。 进一步巩固现有治理成果。“黑臭水体污染源不仅包括生活污水,还有工业和农业废水,相关部门要坚持源头治理,加大对偷排漏排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和监管。”马洪涛认为,接下来应进一步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推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 加大水体生态修复力度。“消除黑臭水体只是给污染水体‘治病’的第一步,下一步是增强水体的‘抵抗力’,要通过生态修复形成完整的水体生态系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王家卓说。 三分建、七分管。专家们认为,未来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要逐渐从工程思维转向机制建设,力争让河长制、联席会议制度、群众共建共治共享机制等进一步完善、发挥更大作用。(记者 赵展慧)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4日 第 18 版)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