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是中国国家扶贫日,也是国际消除贫困日。相比往年,今年的国家扶贫日意义特殊。今年,中国将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既要做好脱贫攻坚必答题,又要做好疫情应对加试题;既要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又要巩固已脱贫成果。 “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国家扶贫日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摆脱贫困与政党的责任”国际理论研讨会致贺信时说。 中国用70多年时间,在减贫的规模与速度上都创造了人类减贫历史上的奇迹。 中国的减贫成就不但意味着人民福祉的重大改善,标志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里程碑,对于世界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贫困恶魔并非不可战胜,中国的减贫成就将给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巨大激励。同时,中国已经创造了若干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经验,能够为还在减贫道路上艰难跋涉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 首先,包容性发展是最大的贫困消除器。中国减贫成就不但得益于快速的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经济增长模式是包容性的。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够吸纳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分享发展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数亿贫困人口通过参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提高了收入,摆脱了贫困。 其次,中国减贫战略与时俱进。中国减贫注重长远规划,同时也注重问题导向,减贫战略根据实际发展水平与发展条件不断适应性调整。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就开始实施扶贫开发战略,扶贫政策更加系统、扶贫措施更加多样。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进一步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 第三,中国注重提高贫困人口内生发展能力。长期以来,中国扶贫强调不但要提供“输血”机制,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自身“造血”能力。贫困的挑战是多维度的,不但包括收入贫困的挑战,也包括知识贫困、生态贫困等多方面挑战。中国经验表明,只有从多维度消除贫困,才能根除贫困。 此外,中国注重发挥各方力量共同参与贫困治理。对口支援机制,包括中央部委对口支援、各省份之间的对口支援和省内的对口支援等。社会参与机制,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非政府组织、社会捐赠等通过各种途径共同参与。国际援助方面,积极争取多方援助,吸引国际机构、国际组织对减贫事业进行支持。 目前,中国减贫组织体系从中央政府到村基层,层层推进,机制完备。扶贫干部像种子一样撒播在中国广阔的乡村大地上,和贫困人口一起工作,一起生活,把扶贫政策转化为切实的扶贫行动。他们在实践中注重扶贫模式的创新。例如,通过帮助农民掌握手机拍摄短视频、直播带货这一信息时代的新“农具”,使得一些乡村摆脱了贫困。 而今,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一历史性事件,必将给全球减贫事业带来正能量。(鄢一龙) (作者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0月17日 第 02 版)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