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同态和老伴。 刘宇太摄 周春柱在修剪绿化树。 路漫漫摄 余洪永(左)在新房门前与第一书记陈健分享致富喜悦。 吴 艳摄 侯彩凤在收菜。 陈 鹏摄 九月二十三日,刘青平(左)在参加庆祝丰收节的点豆花大赛。 张 浪摄 崔满路近影。 本报记者 付 文摄 9月22日是秋分节气,人们迎来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春种秋收本是四季轮回,而在2020年的时光记忆中,田野里却起了非同寻常的波澜——新冠肺炎疫情打乱农民种田节奏,面对耽误不起的农时,上下合力保春耕;南方洪涝伤及粮食生产,洪水退去后人们抢种补播,确保丰收到手——亿万农民以汗水浇灌出丰收硕果,为脱贫攻坚战胜利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十四五”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活比蜜甜 █ 方同态 湖北 黄冈市但店镇方新湾村村民 9月21日清早醒来,听到鸡舍里不同往常的动静,我就预感有好事发生了。赶忙披了件衣服跑去一看,果然有好事——把那只“咯咯”叫不停的母鸡从我自制的孵化器上抱开,只见稻糠中的鸡蛋都已经裂开了一道道或长或短的缝隙。我拿起裂缝最深的一个蛋,把它轻轻握在掌心,眼看着雏鸡一点点拱破蛋壳。我高兴地大喊:“老婆子,你快来看哟!” 这是两年来,我自制的“土味”孵化器第一次成功孵出小鸡。 回想这些年,跟做梦似的,我们家陆续迎来丰收,从一个极度贫困的家庭慢慢爬出了深渊,脱贫奔小康。 那是2013年,我刚做完食道癌手术,每个月都要去做化疗,身体非常虚弱,啥农活都做不了。为了看病,家里欠下了六七万元债务。当时我已67岁,一度觉得这辈子就这样完了,甚至不敢去想那些医疗费,那是深不见底的窟窿。 纵然再难,生活还要继续。我又操持起年轻时学会的篾匠手艺,每天编竹器换点钱,还尝试着搞起了中蜂养殖。儿女各有自己的负担,我不想花他们的钱,但自己挣的钱实在太少了,一到晚上想起还没还清的债,就睡不好。 就在这时,党的扶贫政策春风吹进了我们村。中建三局的扶贫队从2016年起来到了方新湾村,动员留在村里的妇女和老人发展特色养殖,我也动起了这个心思。 2018年,我养了50多只土鸡,但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死了不少。我又心疼又后悔,心里直打退堂鼓,扶贫工作队队员找上门来给我鼓劲,还帮我争取了产业补贴,请来了县里的养殖专家,手把手教我怎么养土鸡。有时候他们还来我家鸡舍打扫卫生,帮着喂药。去年,我终于养大了100多只土鸡,很快就通过村里的网店销售一空,赚了1万多元。 扶贫工作队队员看我养的中蜂产蜜量太低,又给我请了专家来指导。去年我增加了25箱中蜂,增加了3000多元的蜂蜜收入,年底一算账,毛收入2万多元!我靠自己不光把剩下的债还清了,平时还能给孙子、孙女点零花钱,心里别提有多舒坦了。 现在,我的儿子和女儿都在黄冈市水厂当工人,两个小家都生活得不错。我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用新酿的蜜泡一杯水,喝一口,香甜涌遍全身!我觉得生活越过越甜蜜。 本报记者 程远州整理 豆腐也感恩 █ 周春柱 河南 南阳市周庄村村民 “豆腐!热腾腾的豆腐!”叫卖声打破了村子的宁静。这是我的“感恩豆腐专车”出村了。 因为9月20日那天要举办庆祝丰收节的活动,我凌晨就忙碌起来,做了几方豆腐。卖完赶快回家,为的是把村文化广场和附近路面清扫干净,为附近的花树剪枝。当天上午欢度农民丰收节要载歌载舞,我有广场舞节目。有空的话,我还准备给河渠清淤。我忙而充实,每天有使不完的劲。 过去我活得没有精气神。老伴患帕金森症多年,看病欠下一大笔债;大儿子四处务工,无稳定收入,儿媳妇进家门都眼含泪花;小儿子在家打零工,媳妇也整天疾病缠身,家里住的都是危房,墙缝透光,遇上刮风下雨让人提心吊胆。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由南阳市社科联叶伟杰任第一书记的工作队驻村帮扶,我家享受了雨露计划培训、转移就业、义务教育补贴、医保6次报销、危房改造、农村低保、到户增收等多项政策性帮扶,生产、生活、就医等方面有了保障,儿媳妇的病也因为有了医保治好了,还添了一双儿女。我家利用危房改造补助金建起了新房,全家办了低保,还流转了19亩地种花生,获得了好收益。叶书记邀请致富带头人传授种植、养殖、食品加工等技能,指导我做豆腐。我做豆腐不抽豆筋,卖得快,淡季一次能赚百十元,旺季一次能挣三四百元,终于脱贫了。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自告奋勇担任义务宣传员,现身说法,讲我自己的脱贫经历,宣传工作队的帮扶,宣传脱贫政策好。我坚信通过政策帮扶和自我努力,我家和所有农民一起,将在脱贫基础上稳健走好小康路。 路漫漫整理 勤劳致富,把日子过得更好 █ 余洪永 贵州 遵义市绥阳县茅家铺村村民 9月22日是丰收节,也是我搬新家的日子。一大早,贵阳海关驻村第一书记陈健到我家帮忙,一起打扫新房子,再把床和大件家具搬进去。歇息时,小陈书记问我丰收节怎么过,我告诉他,住上新房子就是过节了。一会儿我要去镇上买孩子喜欢吃的烤鸭和水果,再炖上自家腌制的腊猪脚,热热闹闹吃个过节饭。 特别感谢贵阳海关对我的关心,扶贫干部们把我当亲人。没有他们,我脱不了贫呀。 我今年45岁,家里4口人,妻子身体有伤疾,大儿子在浙江学汽修,小儿子还在读小学。我是在一岁那年因为意外导致肢体三级残疾,右手已经没有手指,只剩下左手3个手指。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我有时候会感到没办法。但是我打心里不服输,觉得人穷志不能短,手指少了我还有手臂可以抱,还有肩膀可以扛。 村里基于我家情况把我纳入贫困户,说实话,刚开始我很反感别人说我是贫困户,觉得没有面子,心里老琢磨我为什么就成了贫困户,我要摘掉这顶帽子。 小陈书记总跟我说,成为贫困户不丢人,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勤劳致富。 如今,政府出钱把家里的厨房、厕所改造了,免费安装了电线、门窗和护栏。村里发展高粱种植产业和绿色生态稻+鸭产业,给我提供了高粱、水稻种子和鸭苗,并保底收购,我还获得了养猪、养牛等产业量化补助和扶贫项目分红。现在医疗费用也得到了补助,小孩读书也有资助和物资捐助,我更加有信心了。今年我养了4头牛、2头猪,收了近3000斤谷子、1000多斤玉米。除了务农,我还去打零工,算下来,我和妻子努力干活一年纯收入能赚4万多元。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修起了3层楼的小洋房,没欠账,还花十多万装修好了。我觉得能有今天的好日子,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离不开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的关心。我会更加勤劳干活,把日子过得更好。 陈 健整理 以丰收的方式过丰收节 █ 侯彩凤 江西 兴国县潋江镇凤凰村菜农 我刚脱贫不久。种菜,让我和家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第三个丰收节马上到了,这几天我的内心非常激动,因为这是我脱贫后迎来的第一个丰收节,今年的丰收节,我家迎来了大丰收。 过丰收节,就应该用丰收的方式去迎接。这几天菜园里种的空心菜涨势正好,订单不断,每天下午光摘空心菜就要摘上四五个小时,每一笔订单大概上百斤,可以赚100多元。这些天虽然忙碌,但我内心充实。卖了这批空心菜,预计总共可赚1000多元,可以说这是丰收节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我出生在农民家庭,10岁左右学会了种菜。但我没想到的是,种菜竟然能发家致富。2014年是我家四口人最困难的时候。大女儿患有智力残疾,需要终身吃药,为了给她看病,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小儿子那年刚上大学,需要几千元的学费和生活费,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我们夫妻的肩上。 正当一家人一筹莫展时,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春风吹到了家门口。我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了医疗保障、教育扶贫、饮水安全等各项扶贫政策,让我们一家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有政策的扶持,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但脱贫致富最终还是要靠自己。那时,我反复在想,女儿身体不好,儿子要上大学,自己想出去打工,家里却无人照料。可在家里能干点儿啥呢? 帮扶干部给我家指了一条光明路。有一次,帮扶干部在入户宣传脱贫政策的时候,考虑到我们这个村属城郊村,离县城近,适合发展蔬菜产业,就鼓励我搞蔬菜种植。为了支持我发展产业,帮扶干部还帮我请了种植大棚蔬菜方面的专家前来指导,并为我申请产业扶持。 说干就干。那段时间,我每天起早贪黑,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菜地了。从开垦土地、搭建大棚、精心育苗到观察温度、测量湿度,每一项工作都马虎不得,就是为了种好菜,有个好收成。 种菜还是挺适合我的,毕竟可以工作、顾家两不误。我一边照顾女儿,一边每天早起摘菜、挑菜、卖菜。每当看着自己菜地里一个个垄起的大棚、一茬茬绿油油的蔬菜,我内心就特别开心,这应该就是一种丰收的喜悦吧。 有付出就肯定有收获。如今我可是村里有名的种植大户呢!通过几年的努力,从原来的2分田小规模种植,发展到现在的3亩;从种露天蔬菜到种温室大棚蔬菜,规模越来越大,日子也是越过越好。2019年,我家光蔬菜种植收入就接近2万元,我也因为种菜成功脱了贫!今年,我种植的茄子、辣椒及时令蔬菜,收了一茬又一茬,丰收不断,特别是有了温室大棚后,一年四季都有收获,菜园里一年四季瓜果飘香。 这几天,电视里都在报道我们农民的丰收节。过节这天,我在自家菜地摘了最大的茄子、最红的辣椒、最新鲜的空心菜,然后做了几道美味的农家菜,与家人一起庆祝丰收节的到来! 本报记者 朱 磊整理 值得我们全家感恩的日子 █ 刘青平 贵州 赤水市丙安村村民 9月23日天还没亮,我早早起床,打理完自家的金钗石斛基地后,回家认真洗漱了一番,准备去参加一场特别的活动。 为庆祝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赤水举办了庆祝活动。乡亲们饶有兴趣地观看文艺表演,兴致勃勃地参加趣味活动。我参加了点豆花大赛……大家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一起欢度属于我们的节日。是啊,丰收节是一个值得全国人民庆祝的日子,更是一个值得我们全家感恩的日子。 在丙安村,我曾是贫困户,又是三级残疾人。2011年冬天,我在当地竹加工厂务工时发生意外,失去了右手。祸不单行,妻子、大女儿和老父亲也先后患病,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无尽的苦难。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党和政府伸出了援手,帮我们解决最低生活保障,减免儿女们上学的费用,家人治病也有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干部们经常送米送油,想尽办法帮助我们渡过难关。2014年,我家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到更多扶贫政策的红利。 即便如此,我依然觉得战胜磨难、找到幸福不能等靠要,关键是自己得努力。没有了右臂,我还有左手,可以单手砍竹。但一只手使不上劲,加上重心不稳,一次次摔倒,我就一次次爬起来,慢慢掌握了技巧,一年可砍竹30多吨,收入1万多元。后来我还相中金钗石斛种植,这是我们当地的特色产业,劳动强度不大、市场前景好,很适合我。 可一无资金二无技术,我当时一筹莫展。党和政府又一次伸出援助之手。缺资金,帮我申请产业发展帮扶资金;没技术,农技干部主动上门,手把手地教我种植。如今有了资金和技术,我干劲十足。白天要照顾患病的家人,我就晚上打着手电筒干,搭建大棚、种植幼苗、移植上山……常常忙碌到深夜。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种植了25亩金钗石斛种苗和原生态金钗石斛,加上卖竹子、务工等收入,每年收入不下5万元。2016年,我们终于脱贫了。随着种植的金钗石斛进入丰产期,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我家的收入不降反升,预计今年可达8万元。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天天都像在过丰收节。 刘利平整理 丰收节喜事连连 █ 崔满路 甘肃 秦安县五营镇雒塬村村民 我家所在的雒源村气候干旱少雨,庄稼全靠天收,产量很低。从17岁开始,我就外出打工,靠勤劳吃苦盖了新房、娶了媳妇、有了孩子。但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一场交通事故让我丧失了劳动能力,原本富足的家庭因此欠下7万元外债。 2013年,我家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靠帮扶政策和资金,加上扶贫干部的帮助,我家光景又逐渐好了起来。家里8亩多地,有3亩多流转给了村上的大地家园果蔬专业合作社,一亩地一年750元,剩下的还是我们自己种。我妻子,在合作社打工,一年四季都有活干。现在,她已经从一个围着锅台转的农村妇女,变成了油桃种植技术员,每个月工资3000多元哩! 经过治疗、休养,我的身体也慢慢康复。从大前年开始,我开始养牛。这不仅是个技术活,更是个体力活。每天天刚麻麻亮,我就要起床喂牛。眼下,我有5头母牛、2头小牛犊。镇畜牧站的技术员经常教我饲养、防疫知识,牛养得很顺利。到现在,我已经卖掉了5头育肥牛,每头都能卖1.2万元左右。以前,由于电压不够,配饲草料只能用小型铡草机,不仅速度慢,还要人工投料,容易夹到手,安全隐患很大。上个月,村干部协调拉来了动力电,现在换成了自动投送的机器,又快又保险。 除了养牛,我一闲下来也去合作社打零工,工资一天80元到100元不等。现在,我们已经还清债务。今年种的小麦、玉米和油菜收成都很好,又是一个丰收年!更让人高兴的是,我媳妇参与种植、培育的水蜜桃品种——“陇蜜九号”,刚刚获得秦安县第四届蜜桃鉴评会的“桃后”。丰收节那天,合作社举办采摘、广场舞等活动,我也去参加了。 最近,我家喜事连连:当兵的大儿子立了二等功,读大专的小儿子到北京实习,明年就能工作。我有两个心愿:一是希望老大再立新功,同时早点儿结婚;二是申请贷款建设棚圈、购买母牛,把养殖规模再扩大一倍。 本报记者 付 文整理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09月24日第12版)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