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至下为:2月7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派出医疗队支援武汉。图为出征仪式上医生们在宣誓。 新华社发 4月15日,北京协和医院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准备启程回京。 新华社记者 熊 琦摄 8月27日,江苏省镇江船厂工人正在加紧赶制海外订单。 封疆江摄(人民视觉) 由上至下为:7月17日,武警江西总队机动支队党员突击队正在进行防汛抢险。 曹先训摄(新华社发) 8月17日,在河北省沧州市黄骅港,总投资52.52亿元的6个码头项目集中开工。 苑立伟摄(人民视觉) 8月28日晚,安徽省淮北市举办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 王圆圆摄(人民视觉) 从天山脚下到龙江之畔,从雪域高原到黄浦江边,从中原大地到西南边陲,一本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摆在书店里,捧在读者手里,放在讲堂上。而它的外文版,也正在快马加鞭飞往世界各地读者手中。 人们把书拿在手中,是要解答一个问题,是什么让中国能,是什么让中国与众不同。“中国之治”,一个简单朴素的词汇,背后是无数人的好奇心。而解读它的密码,既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样明白晓畅的理论,也有一直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着的火热实践。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国之治,继续着伟大的实践。 1 中国抗疫,党和人民一起答卷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所有的计划。许多人还记得,正是在农历春节前,正当人们忙着迎接新一年到来时,这场“遭遇战”猝不及防打响。 1月下旬,武汉市发热门诊就诊量迅速攀升。1月18日晚,一支汇聚了中国呼吸病学、流行病学、重症医学、微生物学、疾病预防控制等相关学科“顶级力量”的高级别专家组赶至武汉,开展实地考察。确认存在人传人后,一系列举措密集出台。 1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立即对湖北省、武汉市人员流动和对外通道实行严格封闭的交通管控。 “作出这一决策,需要巨大政治勇气,但该出手时必须出手,否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人民生命重于泰山!只要是为了人民的生命负责,那么什么代价、什么后果都要担当。”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这是中国抗疫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实施集中统一领导,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召开21次会议研究决策,领导组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大会战,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周密部署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因时因势制定重大战略策略。 和平时期,四万多名医护人员一路逆行,这是新时代最感人的中国故事。白衣执甲,其心赤诚。 满载医疗人员和物资的运输机,从南京、广州、兰州、沈阳、乌鲁木齐、石家庄等地,一次次起飞,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武警部队全线出动。 中国抗疫中的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展现。30个省份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制定落实社区的防控措施,实行网格化、地毯式管理;40多支医疗队、4.2万多名医务人员,星夜驰援;雷神山、火神山两座医院几天内拔地而起;明确由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武汉以外地市;动员14亿人民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中央企业及各地国企提供大量款项和物资用于疫情防控…… 疫情最胶着时,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紧紧扭住城乡社区防控和患者救治两个关键。这意味着,医院是战场,社区也是战场。在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一夜之间,全体社区工作者戴上简单防护工具,为每个进小区、进村庄的人量体温,到人群中宣传防疫知识,为楼道与电梯消毒,执行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防疫命令,确保切断病毒传播路径。国之安宁,需有甘心奉献者。 无数普通人走出家门,成为光荣的志愿者;无数警察停止轮岗,在街头“白加黑”工作;无数环卫工坚守在空荡的街头;无数外卖小哥风驰电掣……他们为村里的孤寡老人、小区里的残疾人送去米面油,为慢性病患者代购药物,为社区打扫卫生,为居家隔离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疫情再艰难,中国社会也不曾、更不会崩溃。 面对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交出了这样的答卷。 2 江河泛滥,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尽最大努力保障 夏日,大雨滂沱。 今年,我国遭遇了1998年以来最严重的汛情。70%的县(市)出现暴雨,700多条河流水位超警戒,多条江河同时发生流域性洪水。各地各部门迅速进入战时状态,汛情严重的江西、安徽等省先后启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 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有关工作时,要求有关方面高度重视今年汛期长江中下游汛情,压实防汛工作责任,克服疫情影响,抢抓水利工程修复,加强物资储备,组织开展抢险培训和演习,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压实责任,勇于担当,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全力抢险救援,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7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救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十分重要。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切实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 面对汹涌来犯的洪魔,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闻令而动,向险而行。今年入汛以来,截至8月19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共出动兵力120多万人次,组织民兵30多万人次,参加了17个省份的防汛救灾行动,共转移群众17万余人、封堵决口和管涌3900多处、加固堤坝900多公里、抢通道路350多公里。 在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奋勇争先。在安徽巢湖,150年未遇历史高水位的危急已经远去,20余万名紧急转移的群众陆续返回家园,然而曾连续奋战96小时、救出2600多人的安徽庐江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陈陆,却牺牲在决堤的洪水之中;在安徽宁国港口镇,副镇长甘磊突发疾病,倒在了防汛一线;在安徽怀远县淝南镇,燕集村村委会委员帖克艳在巡堤查险时摔倒,之后因脑出血不幸牺牲…… 8月中旬,四川乐山市的凤洲岛一夜之间成为孤岛,岛上1020名村民被困。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调集成都等9个支队的救援力量星夜驰援,经过一天一夜紧急救援,被困群众全部被安全转移。 截至9月18日,全国大江大河主要堤防、重要防洪工程未发生重大险情;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倒塌房屋数量与近五年同期均值相比大幅下降。 3 复苏的中国,是百花齐放的 迅速控制住疫情后,中国经济按下了复苏键。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2%,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独树一帜。 中国为什么能?这个答案,或许不能一概而论。复工复产、脱贫攻坚、稳定就业、扩大开放……每一项都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多场重要会议、多次赴地方考察调研,无论是与外国领导人通电话,还是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无论是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的讲话,还是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无论是看望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讲话,还是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他始终在为中国经济谋篇布局、把脉定调。 具体到每个地方在复工复产过程中的发展方式,又各有不同。可以说,在这不同寻常之年,每个中国城市都因地制宜,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在浙江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说,当地从1月下旬就开始研究、准备复工复产工作。2月10日,在全国率先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在这个过程中,杭州市1.2万名机关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摸实情、听需求,帮助企业破解实际困难。数字经济是杭州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已经连续21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上半年,杭州数字经济依然保持了10.5%的增长速度。 在福建厦门,当地出台了200多条惠企稳岗政策,上半年,累计为各类企业减负超过200亿元。今年1—7月,厦门对东盟进出口增长13.3%;当地还出台了全国首个地方应对疫情、支持港航企业发展的政策;上半年,中欧(厦门)班列共开行132列,载货量和货值同比增长超过90%。 在山东青岛,今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逆势上扬,在建项目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在逆势增长的背后,是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青岛招商的脚步加紧加密,网签6608亿元,投资同比增长4%,新登记市场主体16.2万户,增长4.7%。今年1—7月,青岛实现外贸进出口3418.1亿元。 在广东深圳,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深圳经济增速一度低到-6.6%。当地打出了一套纾困惠企政策“组合拳”——“惠企16条”累计为企业减负超过600亿元;“稳增长66条”推动重点行业和关键企业扩产增效;同时,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由市领导牵头,做好“链式服务”。如今,深圳经济逐月向好。 在四川成都,今年前7个月,新增市场主体35.5万户,增长21.7%;进出口总额3898.3亿元,增长24.9%。面对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成都打出“组合拳”,成效明显:今年前6个月,成都开行国际班列1810列,增长40.9%;成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增长45.4%。 在辽宁大连,当地依托地理位置优势,危机面前扎实推进复工复产。今年上半年,多个重大外资项目逆势增资,外资企业复工率100%,达产率107.6%。这背后,是大连市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精准施策,围绕保主体、保定单、保份额、稳市场做功课,先后出台近百条政策措施,包括开通中英日韩四语种24小时企业帮扶电话、加大各项金融支持、新增减税降费120亿元等,直接惠及市场主体,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复苏的中国,是百花齐放的。 4 面对未来,中国继续一往无前 这一年的中国,在过去的9个月中,已经留下了很多值得骄傲的瞬间。 有“硬核”提升。比如,7月2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搭载中国首枚自主实施火星探测任务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海南岛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举行…… 有软性进步。比如,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排名跃升至31位,较上一年提升15位。这背后,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稳步前行:在北京,不动产抵押贷款可在银行窗口“一站式”办理;在深圳,已实现企业营业执照“秒批”;在长三角,“毗邻党建”机制进一步推动了地区经济社会协同联动发展…… 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 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听取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参会的基层干部群众代表,既有来自农村、社区、企业等方面的,也有来自教育、科技、卫生、政法等战线的;既有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扶贫干部,也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农民工、快递小哥、网店店主等。 据统计,这是短短两个月内,继企业家座谈会、党外人士座谈会、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为“十四五”规划编制而召开的第六场座谈会。除此之外,他还到多个地方进行了调研。从中央到地方,从专家到基层代表,从经济、科技到基层治理,习近平总书记为“十四五”规划编制汇聚众智,深入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正是“中国之治”背后的密码之一。 “只要我们还在跑,武汉就不会停下来。”疫情最胶着时,武汉快递小哥朱红涛一语道尽大家共同的心声。 只要我们还在跑,中国就将一往无前。 制图:潘旭涛 本报记者 刘少华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09月23日第05版)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