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西班牙不限地域工作
本人男,湖北人,30+,身体健康,勤劳肯干,有国内10年电脑手机门店销售经验,踏实稳
二、主题思想 《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的灵魂正是它所要表达的思想,能够把握住一首诗的思想,也就抓住了诗人希望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和情感。《抗疫战士李文亮》这首诗歌颂英雄、表达敬意;缅怀英烈,惋惜悲痛。 1.歌颂英雄、表达敬意 通过这首诗歌的前两联,借物赞扬,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他的崇高敬意。以梅品突出人品,在这首诗歌的首联,诗人以君似梅,梅花不惧寒风傲雪,托物赞扬李文亮不畏病毒,勇敢坚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逆流而上,坚持在医院做人民的守护者,做最美的逆行者,这种敢于做出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值得敬佩,值得歌颂!李文亮本来只是一个平凡的眼科医生,如果没有发生此次疫情,他的人生命运应该同大多数普通人一般,朝九晚五,为生活忙碌。但在“毒魔”面前,百姓纷纷避在家中不敢出门,他没有选择退缩,纵使在此之前被派出所误会提出警示和训诫,他也没有怀恨之心,仍旧选择奔赴战场,诗歌用
“身先抗疫”、“壮士成仁”等词高度概括了他的英雄事迹,并以“撼”字写出了李文亮在这次抗击疫情中的影响力。 2.缅怀英烈,惋惜悲痛 在这首诗的后两联,诗人通过借物抒情的手法表现了对李文亮壮烈牺牲的悲痛感伤、惋惜之情。借助“春暖繁花”这个意象从反面表伤情达悲意,营造了一种繁花已开英雄却去的感伤氛围。“春暖花开”是一个美好的意象,诗人从描绘的美好意象里反衬出个人感情,“感情将物象浸透,物象直射出感情,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4。“春暖花开”也与首联的“雪里梅”相呼应,梅花经过冬日的酷寒,待春日到来,人间又是繁花一片。正如新冠病毒肺炎爆发在冬日,春暖之际疫情也已得到缓和,但英雄却不得知,诗人难免不为之感到惋惜。李文亮去世时,其妻正怀有身孕,所幸的是,妻子安好无恙,但李文亮却没有机会看到自己未出生的孩子,就不幸离开人世,让人心生难过!诗人用“哭”和“泪”二字直抒悲伤之情,读者从中也可感受浓浓地哀痛之情。后两联的情感表达直接、深沉而浓烈,展示了诗人对吹哨英雄李文亮离世的惋惜悲痛之感,起到了奠定全诗感情基调的作用。 三、艺术特色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抗疫战士李文亮》是一首平齐平收的七言律诗,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句式整齐,巧用修辞,体现形式美;用词鲜明生动形象,语言悲壮深沉,富有抒情性。 1.句式整齐,巧用修辞 这首诗在句式上非常工整,用韵自然,音律美。首联以李文亮比作雪地顶风而来的梅花,运用拟物的修辞手法。“江城”一词指的是湖北武汉,来源于“黄鹤楼中吹雨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化用典故,巧妙地指出事件发生的地点。新冠肺炎病毒袭来,普通大众别无他法只能避在家中,但李文亮像冬日的梅花,顶着病毒这股狂风做出抗争的姿态。颔联把新冠病毒肺炎的爆发比作
“魔作孽”,形象而生动,加上“惊天祸”一词,体现了这场疫情的灾难性。颈联以叙事的方式讲述了李文亮的事迹,他是最早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的人,因被称为“吹哨人”,但不幸感染肺炎病毒去世。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读之顺口,听之悦耳,便于记忆,便于传诵”2。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顿挫感强。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毒魔”对“壮士”,作孽”对“成仁”,“惊”对“撼”,“天祸”对“地雷”,“忧为黎民”对“魂归楚域”,“早”对“久”,“吹哨”对“巡回”,形式上非常工整,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另外,“毒魔作孽”与
“壮士成仁”两词的色彩义形成对比,一贬一褒烘托了李文亮人物形象的光辉性。 2.用词鲜明,语言悲壮 从整体上来看,这首诗歌的语言具有抒情性,悲壮深沉。在用词方面,准确鲜明,生动形象,把李文亮比作江城中顶风而来的梅,梅开在冬日,李文亮抗疫也在冬日。自古以来,梅这个意象便受文人墨客所喜爱,人们赞扬它坚强、傲雪、不屈等,梅在冬日不畏风霜,即使凌寒也会独自开。“诗人在物象身上倾注了特定的情感内涵, 而使梅物象成为表现诗人情感的媒介、手段,而不是目的”3 。在这首诗歌中通过对“雪里梅”的描写赞扬了李文亮在武汉一线抗疫的不屈不挠;把新冠病毒肺炎比作“毒魔”,突出了它的凶恶残忍和破坏性,但这场天灾确实正如魔一般肆虐作乱,作为医生的的李文亮身先士卒,力图挽救人们的性命;一个“惊”字,一个“撼”字,用词之壮。一个“哭“字,一个“泪”字,用词之悲。这首诗歌的用词准确鲜明,语汇丰富,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抗击疫情不幸去世的悲痛之感。尾联一联虽有“春暖繁花”的字眼,读者却不能从中感受到愉悦轻松,因为这是一首祭奠逝去英烈的战歌,“春暖”与“繁花”本是多么美好的景象,但在这里却带有一丝悲凉之意。“含泪开”既是“繁花”祭奠的一种方式,也是抗击寒冬后的一种成果。经过全国人民几个月的艰苦奋战,疫情得到缓解,人们应该为之感到欣慰,但曾在一线抗疫的李文亮却再也不能看到这些成果,而这应是他最想看到的。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惋惜、悲痛的情感。 四、结语 这首诗歌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在艺术特色上注重形式美,用修辞装饰诗歌,用词准确鲜明而生动形象,语言悲壮;在主题思想上,歌颂英雄、表达敬意同时抒发对英雄逝去的惋惜悲痛之情。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更多的方面对诗歌进行评析,例如:中国传统诗词理论、西方文艺理论等。因此,当今的诗词爱好者应在前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研究诗词,致力于走进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还原作者的内在之意,将诗词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余光中.余光中集(第三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354. [2]高明.对偶修辞格的审美心理特征[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4):83-86. [3]赵丽.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梅意象[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08):76-78. [4]刘芳.诗歌意象语言的语用修辞功能分析[J].外语教学,2012,33(03):26-29.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