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父亲远离家乡来到大连瓦房店,成为沈大高速公路预制场的一名起重工。因为工期紧张,加上交通闭塞,一走便是一年。 春去冬归,始终如此,父亲的交通事业一干就是30年。 儿时通过座机电话,我从父亲口中了解到交通工程。后来有了移动手机,父亲每次回来都会给我看照片,从他如数家珍般的讲述中,我了解到工地环境的艰苦与施工人员的辛劳。再后来有了智能手机,父亲工作之余拍摄了许多工地的视频,而我却不忍再点开,因为我知道,父亲也是烈日下挥洒汗水的画中人。 2016年6月,大学毕业后的我进入杭州市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也成为一名交通工程人,延续着父亲的使命。时至今日,我已参建了两个国家重点项目,见证了当地从天堑到通途,我走遍了父亲曾经走过的路,却不用再体会他当年的艰辛。 昔日的钢筋加工棚,几根木桩石棉瓦、一台简陋切割机就是全部;如今是方管钢板齐上阵,切割焊接自动化,棚内加工材料和设备分区设置,井然有序。昔日,运送混凝土靠“铁铲加小车”;如今,混凝土输送泵车是标配,原料“上天”“入地”不再难。昔日的工地上,几块石头支起锅,露天灶烧两个菜,水井旁边洗个澡;如今的大食堂窗明几净,独立卫浴洗去一天的疲惫……交通工程施工技术不断革新,工程人的工作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选择施工一线,就意味着风雨兼程、使命在肩。就拿我参与的溧阳至宁德国家高速公路QHTJ03标段建设来说,我们严格落实“绿色工地”“平安工地”目标,努力创建“品质工程”——通过分账管理、实名制度、信息公开等举措,杜绝拖欠民工工资;通过雨污分流、垃圾分类、边坡复绿等方式,公路创建有了绿色符号;通过安全双控、流动课堂、应急演练等活动,从源头上避免风险隐患…… 两代人,三十载,共追一个交通梦。父亲从起重工到有自己的架桥机和团队,我从青涩少年到项目骨干,祖国交通事业从蹒跚起步到飞速发展,我们父女俩是见证者、建设者,更是受益者。在崇山峻岭间,在钢筋混凝土中,我们穿越了寒冬酷暑,为交通强国梦不懈奋斗。 走过肩挑手扛的穷困岁月,感受当下智慧建造的时代脉搏。我想,正是一代代交通工程人接续努力,才绘就出我国交通事业的宏伟蓝图。 踏着脚下修好的路,我们大步走向小康生活。 (作者王晓双为杭州市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职工) 《人民日报》(2020年07月07日 第07版)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