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乡镇卫生院干了30年,没想到评上正高职称了。”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龙山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樊建林感叹,“以前,乡镇卫生院的大夫评正高职称几乎不可能,现在多亏了双定向,我们能有更多评高级职称的机会。” 樊建林所说的,是人社部2019年开始实施的职称评审“双定向”政策,即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实行单独评审、单列标准、单独确定通过率,评审结果定向在基层使用。 “双定向政策主要聚焦教育、卫生、农业等基层人才相对集中的领域,进一步破除‘四唯’倾向,合理确定评价标准,这样就是把脱贫攻坚的实际贡献作为考核评价人才的重要指标。”人社部专技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长期扎根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并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以破格参加职称评审,以获得更快的职业发展和职称晋升。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共有15964人申报双定向高级职称评审,评审通过13661人,加上前期试点评审的4700人,共有18361人通过高级职称评审,初步实现了贫困地区高层次人才总量的稳步提升。 在新疆精河县民政局干部温都苏看来,单独划线政策也让不少人才受益。 “我2017年来到新疆工作,去年通过了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也是单独划线政策的受益者。这项政策提高了老少边穷地区的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这样就会有更多社会工作者涌现,从事社会工作。”温都苏说。 一直以来,“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人才供给不足问题较为突出。为有效增加人才供给,人社部对护士、执业药师、社会工作者、审计、统计、高级会计师和一级翻译7项基层急需的专业人才职业资格考试单独划线。 那么,双定向和单独划线政策会不会导致人才质量下降呢? 该负责人表示,双定向和单独划线政策对贫困地区基层人才实行单独分组、单独评价、单独确定通过率,避免与省市专业技术人才同场竞技,让基层人才更容易脱颖而出。虽然单独评价或降分,但并非随意降低评价标准,而是根据贫困地区实际,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合理确定评价标准和分数线,并限定在当地有效。 在过去的一年里,双定向政策,为基层增加了1.8万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单独划线政策,为贫困地区增加了7000多名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增幅达158.03%。 与此同时,双定向和单独划线政策拓展了贫困地区基层人才的发展空间。比如,在推行双定向政策时,各地按照“总量控制、比例单列、专岗专用”的原则,单独设置定向使用的专业技术岗位,不占总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有效解决了基层人才职数少、层级低、晋升难的问题,让贫困地区基层人才更有盼头。单独划线政策则是因地制宜、灵活施策,针对贫困地区人才短板,充分考虑基层实际,合理确定合格分数线,进一步破解了贫困地区有岗无人、专业服务匮乏的窘境。 “两项政策都限当地有效,有利于贫困地区稳定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让更多的人才愿意在贫困地区和基层一线扎根工作。”该负责人说,将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扩大双定向覆盖范围,研究完善单独划线政策。(记者 赵 兵) 《 人民日报 》( 2020年06月08日 02 版)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