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是第三十次全国助残日。今年助残日紧扣“助残脱贫,决胜小康”主题,聚焦残疾人脱贫攻坚和共奔小康。 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他们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不仅是全面小康的受益者,也是建设者和贡献者。 “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许多残疾人受到表彰,他们中有一大批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还有大量在平凡岗位上付出不平凡努力的普通残疾人。残疾人也是追梦人、奋斗者,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中有残疾人,坚守社区防疫的基层工作者中有残疾人,积极复工复产的队伍中也有残疾人。 包括残疾人在内的中国人民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突出成就,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中国残联主席、康复国际主席张海迪日前分别致信联合国大会主席、联合国秘书长、《残疾人权利公约》缔约国大会主席等相关国际组织和主要国际残疾人组织领导人,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疫情期间残疾人个性化需求、努力保障残疾人权益和融合发展。 相关国际组织领导人纷纷回函,高度赞赏中国残联及康复国际在疫情期间为保障残疾人生命和健康所做出的坚定努力,表示愿同中国残联及康复国际加强合作,携手战胜新冠疫情。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残疾人事业登上一个又一个台阶,残疾人小康进程迈出坚实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顺应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帮助残疾人脱贫解困奔小康一直是残疾人工作的重点和目标。 近年来,中国实施精准扶贫政策,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成就显著。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残疾人数量从700多万减少到2019年底的48万,2019年度净减少120万。贫困残疾人“两不愁三保障”基本落实,自我脱贫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贫困残疾人家庭通过获得最低生活保障金、残疾人“两项补贴”及各项扶持政策,家庭收入稳步增加,吃穿不愁得到全面解决。 同时,中国还建立健全了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的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建成了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和社会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和赞许,在国际残疾人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积极参与残疾人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度参与国际残疾人组织治理体系建设,促进“亚太残疾人十年”、亚欧会议等机制性区域合作,推动“一带一路”框架下残疾人领域务实交流,成为推动国际残疾人事务发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中国尚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近1/3的家庭中有残疾人,贫困残疾人仍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将锁定兜底保障、照护服务、家庭无障碍改造、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康复服务等重点领域。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残疾人脱贫攻坚也到了关键时刻。要确保农村贫困残疾人一个不掉队地如期脱贫,千方百计促进残疾人就业,让更多残疾人通过劳动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作者为本报评论员 陈劲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5月19日 第 04 版)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