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济环保教育站的志工在进行塑料瓶分类。(资料图片) 在台北市内湖区的慈济环保教育站站点里,废纸、塑料袋等可回收物被志工们分类后,分别捆扎在一起,送往再利用的地方。整个站点按区域分成废纸区、塑料袋区、塑料瓶区……每一处,都有几位慈济志工在忙碌着。 “以鼓掌的双手做环保” 谢秀连是这里的负责人。她有个自制的展示板,上面把可回收垃圾详细地分门别类,仅废纸就被分成好几种:纯白的是“全白”、有字的是“小白”、有彩色图画的是“色纸”;一盒磁带则被分解成塑料盒、螺丝、胶带…… 在台湾,垃圾分类、资源回收,民间力量举足轻重。无论是社区、学校,还是社会组织、宗教团体,都会自发推行环保。这当中,少不了慈济慈善基金会的身影。 全台湾地区有近7000个行政村,有6000多个资源回收环保教育站。这些环保站都是慈济志工秉承“以鼓掌的双手做环保”理念,自发自立组成的。 1990年8月,慈济证严法师在台中做演讲。结束时,她看到大家用双手热烈鼓掌,便说:“请大家把鼓掌的双手,用在捡垃圾、扫街道、做资源回收,让我们这片土地变成净土。”如今近30年过去了,慈济的回收站已遍布全台湾。 “垃圾变黄金,黄金变爱心” 值得一提的是,慈济回收站的工作人员都是志愿者,他们“欢喜做、甘愿受”,为环保默默奉献心力。 “我们是志工不是义工!”慈济志工白赐清解释说:“义工的‘义’繁体字为‘義’,里面还有一个‘我’,而志工只有一颗心。有一颗无所求的心,才能够获得更大的快乐与自在。”慈济慈善基金会在台湾推动人人做环保,认为环保重在教育,重在认知,重在力行,把利人利己的事当成一种使命和人格的提升。 经过志工们处理的回收品,最终以比市场价格高一点的价格转卖给资源回收商,所得资金再通过慈善基金,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对此志工们进行了形象化的总结:“垃圾变黄金,黄金变爱心,爱心化清流,清流绕地球。” “从生活小事开始改变” 在慈济的回收站,常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机关团体来参观,并动手体验环保的重要和分类回收的不容易。 “宝特瓶(塑料瓶)几十年、几百年都不会分解,因为它的原材料是石油提炼而成的。我们应该将能够再生利用的东西全都加以利用,延续它们的物命。”志工向参观者介绍塑料瓶的环保知识,也鼓励大家自带水杯。 临走时,参观者都会收到慈济志工赠送的小卡片,上面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环保细节,比如:随身带手帕、环保筷、环保杯;不吹空调,或将温度调到26至28摄氏度;电脑不用时要关机,随手关灯等。 “我们希望可以从生活小事开始改变。”谢秀连算了一笔账:“在内湖区,我们平均每个月可以回收15万公斤废纸。而50公斤就是一棵树,如果我们不做,这里每个月就有3000棵树消失了。” 正是全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支撑着台湾垃圾分类处理不断细化,提升效能。这种让垃圾“从有到无”的环保“学问”,值得借鉴。(本报记者 任成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5月16日 第 04 版)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