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贝里人工岛南岛全景。 本报记者 曲翔宇摄 “力龙”号绞吸船船长指导外籍驾助施工操作。 本报记者 曲翔宇摄 从波斯湾岸边的朱拜勒工业港搭乘时速近20海里的交通船,半小时便到达中交疏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交疏浚”)沙特阿拉伯贝里人工岛项目施工现场。只见名为“力龙”的绞吸船停在海面上,宽平的船体上布满吊车和管道,船体中部伸出长长的“手臂”正在施工,管路中沙石隆隆翻滚。 沙特国内多沙漠,填海造地成为沙特拓展发展空间的主要方式,贝里人工岛就是这一背景下的典型项目。疫情期间,中国企业在严格采取防控措施的同时,稳步推进施工建设,注重保护当地环境,赢得各方称赞。 “中企的积极作为为沙特抗疫情、保生产作出了贡献” 走进“力龙”号100多平方米的驾驶室,只见驾驶台上有12台电脑,2至3名工作人员即可操作。中交疏浚中东区域中心总经理杨洪周说:“专业技术人员可通过实时数据观察、历史数据下载分析等形式,为施工现场提供远程技术指导。‘力龙’号只需要5人就可以完成整个船舶的施工和监控,高度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为我们抗疫保生产增添了底气。” 施工时,“力龙”号在水下通过绞刀旋转将沙石面挖松,并通过泥泵机产生的负压吸力把沙石从水下抽出,输送到上千米乃至上万米外的指定区域。据介绍,“力龙”号可以在一小时内把一个标准足球场填高两米。10年来,中交疏浚在沙特实施的各项目造地总面积达3035万平方米,造地用沙总量超过1.6亿立方米。 “面对疫情,中交疏浚要求分布在境外22个国家和地区的所有船舶储备足够用量的备件,采购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对于陆上员工,要求外出必须佩戴口罩,同时加大对员工身体状况监测力度。在检修班前会和集控室交接班等环节,严格保持人员距离。”中交疏浚中东区域中心副总经理陶明说。 包括中交疏浚在内的中方参建单位与沙特阿美公司一道,不断完善疫情防控管理。项目主管穆罕默德·阿里介绍说,任何人员、车辆、设备进入作业区域,都需要授权,重要设备一律安装前后摄像头及6米范围内的警报系统。 “针对疫情防控,中企及早行动,周密部署,借鉴了中国国内防疫的好做法,确保项目向前推进。”朱拜勒和延布皇家委员会工业投资发展主管阿卜杜拉·阿卜达里表示,疫情期间,仅中交疏浚参与的贝里人工岛周边的3个项目,就创造产值近3000万美元。“中企的积极作为为沙特抗疫情、保生产作出了贡献。” “一系列环保举措对整个工业区建设很有帮助,更拓展了我们的环保理念” 从贝里人工岛南岛路堤向外望去,一些酷似渔网的连串漂浮物,从海岸线向外延伸2000米。据介绍,漂浮物下连接防污帘,以控制浑浊泥流扩散,防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我们在沙特各项目部均选用强度高,适应性、稳定性好的防污帘,防污效果超过90%。”阿里说。 资深潜水员萨利赫受沙特环保部门委托,带领团队定期针对填海造地项目下海取样送检。刚脱下潜水服的萨利赫掏出手机,展示他在15米深的水下拍摄到的视频画面——透过翡翠般清澈的海水,五光十色的软体珊瑚摇曳生姿,体态各异的鱼穿梭其间。萨利赫说:“中企对环境的保护很到位,拍摄的水下情况会作为环评报告的依据。” 项目高级工程师穆罕默德说:“中企在施工时注重环保,一开始就提出‘不影响海龟下蛋、海草生长’,令我印象极为深刻。” “海水更清了,海滩更净了,我们的海岸带变了模样。”阿卜达里表示:“中企的一系列环保举措对整个工业区建设很有帮助,更拓展了我们的环保理念。” “有中企与各国企业的彼此支持和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取得进展” 距离“力龙”号2000米远处,是中交疏浚贝里人工岛项目荷兰分包商波斯卡利斯公司的“太阳神”号绞吸船,负责贝里人工岛南岛的疏浚工作。记者此前探访时,发现“力龙”号上的船员下班乘交通船返回途中,会顺路接上“太阳神”号上的外方工程师,双方人员相互交流工作心得。当前,面对疫情带来的共同挑战,中交疏浚与波斯卡利斯公司的骨干成员们虽然见面比之前少了,但在社交网络上建立了群组,可以随时随地交流。 “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前景广阔。”波斯卡利斯公司工程师范迪克表示,荷兰约20%的国土面积由数百年填海造地得来,荷兰企业在相关领域经验丰富,且对波斯湾及沙特主要港口的水文地质情况熟悉。此外,波斯卡利斯公司在当地还拥有大吨位自航绞吸船。“我们公司作为分包商加入,可节约相应成本,是共赢之举。” 范迪克还分享了一个花絮。去年12月正值贝里人工岛项目施工攻坚期,船员一天三班倒、赶进度。一天晚上,“太阳神”号吹填输泥管线突然爆管,须停工换管线。但管线在海上漂浮,更换难度很大,“太阳神”号无法自主完成更换作业。“太阳神”号船长当即联系正在附近的“力龙”号寻求支援。“中方船员刚结束8小时紧张施工,有些人饭还没来得及吃,就带着两艘辅助船舶前往爆管现场。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连续作业,故障解除了。”范迪克说到此处,流露出感动的神情:“疲惫而又喜悦的荷中两国船员在朝阳下拥抱,这一场景印证了荷中两国企业合作之高效,友谊之深厚。” “因为有中企与各国企业的彼此支持和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取得进展。这再次证明,人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阿卜达里表示,共建“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的巨大机遇。 (本报沙特达曼电) 本报赴沙特阿拉伯特派记者 曲翔宇 黄培昭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28日 03 版)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