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叶柏新医生展示“全球抗击新冠疫情一线医生交流群”。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摄 图为海内外医生在技术人员专门升级的“企业微信群”内互动交流。 截图来自新华社记者 喻 珮 图为张劲农教授在线直播及群友互动。 截图来自新华社记者 喻 珮 3月22日凌晨,叶柏新还没有睡。那晚他做了一件事——建群。 一个多星期后,名为“全球抗击新冠疫情一线医生交流群”的微信群,因为源源不断地加入新成员,已经扩展为三个微信群、一个企业微信群,群成员超过2000人,包括来自20多个国家的一线医务工作者。 收集并分享抗疫知识、请专家教授开通直播、发起捐助活动……本职工作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的叶柏新,成了群主后更忙了。他希望能让世界上更多医务工作者听到、看到、借鉴到中国的抗疫经验,进而能从新冠病毒的威胁下救出更多人。 踢完上半场,再踢下半场 3月13日,结束了美国Stowers医学研究所访问学者的学习、回到中国的叶柏新,一下子就感受到中国在疫情防控上的努力。 “我刚从国外回来,体会最深刻的是,中国防控的精细化程度相当高,这是一个全民参与的战争。”他说,“对于新冠病毒来说,最重要的其实还是防控。不做好防控的话,感染病例会急剧升高。中国全民参与了防控,每个公民,特别是每个武汉市民在这段时间内严格居家隔离,这是非常关键的。方舱医院的建立有效地把传染源隔离开来,不如此就不能改变疫情蔓延的趋势。所以中国对传染源的隔离措施非常果断,非常有效,这是值得世界学习的地方。” 回国后,叶柏新一直在思考如何把中国的抗疫经验分享给其他国家。“对于新冠病毒这样一个传染性极强的新型病毒来说,全球的医生对它都是陌生的,而且普遍有一种恐惧感。武汉和中国的一线医生,在抗击疫情方面具有很丰富的经验,不仅可以为全球医生提供专业的指导,还能增强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他说,“在当前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各国不能自我封闭,应该携手合作、同舟共济。” 更重要的是,中国之前在抗疫斗争中得到了其他国家很多帮助,现在“踢完上半场”后,也愿意接着“踢下半场”。 在叶柏新接触的同事和其他中国医生中,“他们非常愿意分享抗疫经验。特别是武汉的医生,希望能为全球抗疫问题的解决承担责任,因此我就想到了在线沟通的方式,为武汉及中国其他地方的一线抗疫医生和全球各国医生提供交流平台,使抗击疫情的‘中国方案’能够让更多的国家得到益处,造福更多的人。” 医生开直播,有问必有答 说干就干。 让叶柏新没想到的是,需求十分旺盛。“把群二维码发出去之后,加的人飞速增长。当时看入群人数,从100马上就跳到200、300,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500人的群就满了。”他说。 建第二个群,几个小时之后又爆满了。于是又建了第三个群,快满员的时候,经过沟通,微信方面推荐了企业微信给他。企业微信上可建“万人群”,不但可以随时交流,还可以发起群直播、在线会议、在线问诊等。叶柏新觉得完全吻合他们的需要,“有群直播功能之后,病例讨论、远程会诊就可以实现了”。 就这样,群主叶柏新手里就有了4个群,3个微信群,1个企业微信群。 截至4月1日,已有全球2000多名医生加入交流群。已统计的1367名用户中,包括来自美国加州、纽约、新泽西、华盛顿等地区的621名公立医院、私立医院的医生,以及来自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瑞典、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生,485名中国医生也加入其中。 这些来自全球各地的医生涵盖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呼吸科、心内科、妇产科、儿科、外科等。 群里主要的交流方式,一个是各位医生进行问答式的聊天,再一个是直播。“3月28日那天请武汉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劲农教授给我们做了一次直播。”叶柏新说。 1月中旬,张劲农感染了新冠肺炎,后来经治疗康复了。“他当时结合自己患病体验和临床救治办法,跟大家做了一场在线直播交流。”叶柏新说。 直播结束后,群里面一下子涌出很多问题。“我们有志愿者团队,把这些问题收集起来,主讲老师会逐一给他们进行解答。”叶柏新说,反响很热烈。哈佛大学的一个教授私下联系他,问可不可以搭个桥,想和张劲农进行科研方面的合作;还有纽约的一个医生说自己已经是感染者了,叶柏新当即就把他的微信推给张劲农,张劲农后来给他做了很好的解答。 传播经验,语言沟通是个问题。“群里面各国的医生都有,当我们把需要翻译的情况发出去之后,马上就有志愿者站出来,说他可以来做。”叶柏新说,“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把讲座的视频翻译成不同的语言,比如意大利文、德文、法文,希望各国的医生都能听懂、看懂。” 传播正能量,抗疫添信心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院副所长李时悦教授、武汉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劲农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专科II科主任胡克教授、武汉大学附属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外科病区主任周宏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叶柏新的群里,中国方面的专家可谓“群星荟萃”。 “刚开始时候,我征集问题。各国医生如果有什么问题,就通过接龙的方式汇聚起来。三天收集了近40个问题,把这些问题分解成不同的模块。每个开直播的教授,讲之前会把这些问题交给他,他一看就知道各国的医生在关心什么,他再据此对自己的讲座进行调整。”叶柏新说。 经过梳理发现,外国医务工作者问得比较多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是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问题,第二是药物的使用问题,第三是诊疗规范问题。 “怎么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做好个人防护?病房怎么从普通病房改造成能收新冠肺炎病人的病房?这些经验他们没有。此外,某些药物的用量、用时、有哪些副作用等,他们问得也比较多。”叶柏新说,“从反馈信息来看,武汉的经验对他们来说帮助是非常大的,绝大多数的评论是积极肯定的。” 群里面的中国医生通过告诉外国医生武汉在疫情初期是什么样子,后来怎么克服的,传播了一种正能量,提供了精神上的激励。“有些国外医生在私下里跟我说,他们一开始对这个东西是一无所知,很恐惧,跟武汉的同行交流之后,心情就趋于平静了。”叶柏新说。 此外,国外有些医生有物资方面的需求。“比如私下里联系我说能不能给他提供医疗物资方面的援助,我就把他加到另外一个医疗物资的群里去了,让他得到了帮助。”叶柏新说。 在运作这些群的过程中,叶柏新感慨万千。“我觉得我们武汉的医生真的很伟大,我建了群之后,武汉的同事、同行都踊跃参与,都说希望为世界的同行做一点事情。我还发起了捐助,不到2个小时就有100多个人认捐,大部分是武汉的医生。”他说,“在武汉最紧急的时候,全国各地、很多国家都在支援武汉。所以我们武汉的医生现在就可以把这种感恩之情、回馈愿望以及一种责任感、一种担当,变成一股股的力量,汇聚起来,为全球抗疫做一点事情。”(记者 熊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4月14日 第 09 版)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