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路上遇到过不愉快,但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刘杨还是决定出门尽量戴口罩。 (受访者供图) 西班牙一家超市内,货架近乎已空。 (受访者供图) 在法国当地超市内,能见到购买大量法棍的居民。 (受访者供图) 在王翰林所在的洛杉矶工业市,超市外早已排起了长队,市民们早早赶来抢购生活物资。而桶装水、卫生纸等热门商品常常断货。在学校正式停课前,王翰林也已经储备好了足够的生活用品,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受访者供图) 留德学子: 来自同胞的支援让人“泪目” 本报记者 孙亚慧 刘杨正在德国萨尔州留学,就在3月16日晚上,他碰到了两件让自己非常不愉快的事情。“街上先后有两名喝醉了酒的本地人冲我喊‘病毒人’。”刘杨说,虽然他非常生气,但考虑到对方很可能是在醉酒情况下才出言不逊,“不值得跟他一般见识”,才勉强压住了自己心头的愤怒。 偏见还来源于口罩。“我们戴口罩出门仍会受到嘲讽,有的人会与我们保持距离,有的人会直接说出难听的话。但是,他们说他们的,我们该戴还得戴,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刘杨说。 一次,刘杨的同学就因戴口罩,被当地一位不理智的居民辱骂。后来,这位同学干脆在口罩上粘了一张贴纸,上面用德文写着:“不要太紧张,我是为了保护我自己,同时也为了保护你们。”几行字,以作为自己“无声的抗议”。 17日上午8点,刘杨所在的学校正式关闭,直到5月4日才会重新开学。他提前储备了一些生活物资,打算用这段时间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 天刚蒙蒙亮,街上还没有太多人的时候,他出去跑步;等路上跑步的人渐渐多起来,他便结束运动回家。“错峰运动”实属无奈,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让他无奈的还有德国人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看法。“我们是4个人合租一套公寓,除我之外都是德国人。他们确实没太把疫情放在心上,天天往外跑。”刘杨苦笑说。“今晚还要办派对,我也拦不住。” 这几天,来自一家名为易达物流公司捐赠的口罩终于送到了萨尔的中国留学生手上,每位学生能免费领取20个口罩。这份来自同胞的支援,暖热了刘杨的心窝。“‘雪中送炭’一定说的就是这种感觉,我们既感谢又感动!中国人就是这样,无论在哪里,总有平凡的人在做着不平凡的事,再把这种力量传给更多的人。” 作为德国萨尔学联的负责人,一旦学校或中国留学生出现紧急情况,刘杨会迅速与中国大使馆联系。同时,使馆发布的重要公告、辟谣信息、防疫举措等,萨尔学联也会立刻面向当地中国学生和学者发布。在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一些留学生的心理状况难免复杂、压抑,能在第一时间获取官方信息、击破谣言,也让远在海外的学子们心中更觉踏实。 刘杨说,防疫可能是场“持久战”,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很重要。做好防护、理性防疫,是学子们守好自己平安的关键。 留西学子: 疫情终将过去 生活还要继续 郎玉茁 “我曾经尝试过很多次,跟当地同学与老师描述新冠肺炎的危害,但效果甚微。”谢奕帆的语气里夹杂着无奈。她是北京语言大学西班牙语系的大三学生,从去年9月开始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做交换生。 截至3月16日,西班牙已累计确诊新冠肺炎患者9191例。就在1周前,当地妇女节的游行活动仍在正常进行。谢奕帆说,此前来到塞大做讲座的一位政客夫人如今已被确诊为新冠肺炎,而现在,看着增长中的确诊数字,她感到异常焦躁。 3月13日,谢奕帆终于收到了学校将于下周正式停课的通知,事实上,直到现在西班牙街头戴口罩的人也不多。“我能做的是尽可能减少外出,必须要出门时也尽量与路人保持距离。”西班牙不容乐观的疫情,让谢奕帆感到无助。 陈庆也在西班牙读书,她所在的萨拉曼卡大学也已下发停课通知,但单纯的停课并未缓解她对于疫情发展的担忧。 “最近这几天,西班牙的确诊病例增长速度很快。”陈庆说,她与同学尝试戴口罩外出,但看得出来,当地人向她们投来的目光并不友善,因为在当地人的观念里,只有生病的人才需要戴口罩。 在妇女节游行当天,游行队伍恰巧路过陈庆上课的教学楼。众人聚集在一起,排成巨型方阵呐喊示威。虽然与同学是在楼上俯视街头的游行活动,但当看到密集的游行者不戴口罩、大声说话的时候,陈庆说自己感到“心头一紧”,条件反射似地立刻屏住呼吸。 一方面,担心自己有可能被感染,另一方面,也在为学业发愁。 谢奕帆很珍惜这次公费交换学习的机会,她原本计划在这一年时间里充分锻炼自己,进一步提高西语水平,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她所有的计划。过去半年中,为了先适应当地生活,她并没有选很多课,而是打算在下半年修更多学分。但现在面对疫情,摆在她面前的成了是否要结束交换的艰难选择。看着周边同学陆续决定回国,她也开始动摇,就在前几天,她终于打定主意——结束交换,回国。 “由于我上学期选课较少,学分不够,这次结束交换提前回国后,想要正常毕业就意味着大四课程量增加,会面临学业与毕业的双重压力。”但再三思量,她还是决定回国。然而,就在3月14日,西班牙正式宣布在全国限制人员流动,这给谢奕帆的回国之路增加了更多变数。 陈庆则打算继续留在西班牙。“坦白地说,回国途中也存在被感染的风险。因此,我们几个同学经过商量,还是决定在西班牙自我隔离,团结起来,保护好自己。”陈庆说。 采购、囤货、做好长期不出门的准备,陈庆说,她也开始了自己的“战时”生活。除此之外,由于目前还不确定学校是否会提供网课,她决定先做好自学的计划。“虽然正处疫情期间,也要尽力做到‘停课不停学’,因为疫情终有一天会过去,而生活还要继续。” 留法学子: 担心不可避免 但仍要按部就班生活 鲍佳音 继3月12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从16日起关闭全国所有学校后,当地时间3月14日19时30分,法国总理菲利普在电视讲话中正式宣布法国疫情进入第三阶段,从3月15日凌晨起关闭餐厅、咖啡馆、酒吧、电影院等“非必要”的公共场所。 每当有关于疫情的新消息,正在雷恩第一大学读书的江宁都会在中国留学生群里与大家交流讨论。然而,弥漫在华人之间的紧张气氛,一出门便会被冲淡——街上戴口罩的人仍旧不多。“我们与法国人对这次疫情的态度有很大不同。或许因为经历过病毒肆虐后,我们对疫情的严重性有了更深了解。但对于大部分法国人来说,新冠肺炎疫情到目前为止与一场普通流感没什么区别。” 然而,焦虑情绪已开始在江宁身边的留学生群体中蔓延,很多中国留学生将原本六七月回国的机票改签到了三月。江宁坦言,不少中国学生确实对法国的疫情管控缺乏信心,对于政府措施和民众态度都显得忧心忡忡。 江宁表示,自己并不会提前回国,到目前为止这次疫情还未对他的生活造成太大影响。超市里物资供应正常,但随着疫情形势发展,一些法国人也加入“囤粮”队伍,超市里甚至能见到买了一车法棍的当地居民。这段“宅家”的日子,他可以认真准备自己的毕业论文,之后,还要准备申请研究生的相关事宜。“遗憾的是我原本买了去西班牙的机票,计划去看欧冠比赛,而现在,体育赛事都已暂停,我也哪里都不会去了。安全才是第一位的。”江宁说。 即将硕士毕业的丹丹正在巴黎一家公司实习,她是巴黎政治学院的一名学生。丹丹表示,目前自己身边的大部分人都还没有因为疫情打乱职业规划,但若是疫情形势继续恶化,未来是否离开法国的确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可以坚信的是,疫情过后的巴黎一定会更美好,会回到它原来的样子,也会吸引无数异乡人来这里。” 留美学子: 做好自我防护 尽量不影响学业 孙晨彭 美国刚开始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时,就读于犹他州立大学的徐浩然就去超市买了不少生活必需品,以备不时之需。没想到,如今确实派上了用场。“之前我就有意识地买一些口罩以防万一。现在美国的超市很难再买到口罩,而像瓶装水、卫生纸等生活必需品都成了抢购的热门商品。” 就读于圣安东尼奥山社区大学的王翰林已经准备好上网课。此前,美国西海岸多所学校已相继停止面对面授课,改为远程授课。 此时,徐浩然正在等待学校网上授课的通知。“学校还在就网课进行协调,具体安排还未通知,我们也在等待。”徐浩然表示,有的老师拒绝网上授课,认为讲授知识就应该在课堂内进行。面对两难,徐浩然能做的只有等待,静观其变。而停课后如何衔接好线上线下教学,也是高校避不开的问题。“学校已面向师生提出了一个方案,下一步会先实施一下,看看效果如何,后续再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徐浩然说。 面对疫情,喜欢踢足球的王翰林也只能暂时放下爱好,安心待在家里。父母出于担心,跟他提过让他回国的事,但在他看来,此刻最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回国只是方法中的一个,却不一定是最优选择。“这个学期是我在社区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顺利通过后我就能转学了。我不能在这个时间点上半途而废。” “现在课程紧张,我们也并非所有的课都在线上。还是要以学业为重,当然,是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徐浩然说。现在,妈妈几乎每天都会给他打电话,询问身体情况和生活状况。“妈妈知道我一切都好也就放心了。她时刻关注着美国疫情,经常嘱咐我需要注意的事。以前,她不会这么经常给我打电话的,我明白,每一个电话都是父母对我们的担心与牵挂。”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3月19日 第 08 版)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