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汹涌,确诊和疑似的病例仍在不断增加。迄今为止,我们对这个肆虐的“新冠病毒”还知之不多:它究竟从何处来?中间宿主是什么?传播路径是怎样的?如何在潜伏期更早发现?如何找到对症治疗的方法和药物?不确定性加剧了公众对疫情的忧虑。 值得庆幸的是,在科研人员和医务工作者的努力下,我们正在抽丝剥茧地揭开病毒的神秘面纱。病毒基因测序的完成、诊疗指南的更新、病毒毒株的分离,种种进展都更接近病毒的“真面目”。 战胜疫病离不开科学的支撑。众志成城、科学防治,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在此过程中,科学的事情不仅要多做,也要多说,说得再多也不为过。 科学的事情要多说,也要早说、及时说。科学防治疫情全民关注,但与此同时,针对病毒来源和治疗方法的言论纷纭,其中不乏趁机牟利的谣言、缺乏科学支撑却又难以分辨的“理论”。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这些在朋友圈中披着“科学”外衣频频传播的信息,极易众口铄金、造成恐慌。在此背景下,科学的声音要及时传递,跑到谣言的前面,才能起到去伪存真的效果。要让民众相信,只要按照科学的方法应对,防控疫情绝对有信心。 科学的事情要多说,也要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说。疫情凶猛,一定程度上源自于人类对于未知的恐惧。我们对病毒的认知仍在不断摸索、深入,对疫情的防控举措也是从零开始、逐渐完善。民众希望听到科学的声音和权威的指导,以规划生活和工作,做好隔离和预防。因此,面对公众的科学语言要通俗易懂,更要可操作、可实践。一种药物可以抑制病毒,是不是就等于能够预防?民众关心的事情说不透、讲不清,就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科学的事情要多说,也要用科学的方法多做。病毒的溯源需要审慎和合力,药物的研发需要遴选和临床……抗击疫情分秒必争,许多结论还来不及构成可重复的支撑,很多科研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但只要坚持科学的程序和态度,就一定能够攻克难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刘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2月06日 第 09 版)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