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核桃”又获奖了。 前不久,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总结会议在京召开,贵州大学农学院教授潘学军荣获国家表彰。 潘学军一直致力于推动贵州赫章核桃产业的发展。13年间,他先后选育“黔核”系列核桃新品种4个,研发核桃产业化专利技术5项,培养科技特派员286人,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潘核桃”。 最初,“潘核桃”一直在跟葡萄打交道,连核桃的边儿都沾不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变?这还要从13年前说起。 2006年,贵州大学与贵州省赫章县达成了产业扶贫和技术指导方面的合作,借此机会,潘学军便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来到赫章县开展技术扶贫。 经过走访调研,潘学军发现,赫章的气候条件和海拔非常适宜核桃生长,许多村民的房前屋后都种有核桃,但由于品种杂多、缺乏管理,赫章核桃一直没有形成稳定的品牌规模和效应。“要想把核桃产业做大做强,带动脱贫攻坚,首先要有好的品种。”潘学军心想,虽然自己没碰过核桃,但核桃应该跟葡萄有共通的地方,办法总比困难多。 令他庆幸的是,当地的原生核桃树品种很丰富,上百年的核桃古树遍布各乡镇,是个天然的基因库,完全可以从中培育出优良品种。 说干就干,整整两年时间,潘学军走遍了整个赫章县,硬是从全县100多万株核桃树中选出了最优品种,也就是现在的“黔核”系列。选种问题解决了,但仍有技术瓶颈需要突破。“桃三李四杏八年,核桃要等十一年”,这句当地俗语反映的就是核桃挂果期很长,短时间内很难获得经济效益。如果要推广优良品种,挂果期这个难关必须攻克。 “经过反复尝试,我们想到了‘高接换优’的嫁接方式,不仅可以将挂果期缩短到5年,还有增产增质的效果。”潘学军介绍,“随着技术的成熟,嫁接的成活率也从最初的10%提高到了70%以上。” 原以为接下来的种植推广会顺风顺水,没成想,村民们不买账了。“我们的核桃树都长了七八年了,一下子把那么粗的枝干都砍掉,还能活吗?”“我们不想冒险,也不想折腾。”村民们你一句我一句嘀咕着。 “过去村民们对核桃树管都不管,任其生长,现在让他们学嫁接、懂管护,观念一时很难转过弯来。”潘学军分析。怎么办?只能找愿意接受的农户,做给大家看,用事实说话。 “以前我们家的核桃个头小,果仁剥出来都费劲,吃起来不香,跟铁核桃一样。”财神镇村民李贵学回忆,“潘老师跟县核桃局的来推广品种,一个懂技术,一个管发展,肯定不会出岔子。” 果然,在等待了5年之后,嫁接的核桃树成功挂果,收获的干核桃个大壳薄,果仁饱满,刚采摘完就售光了,价格是普通核桃的两倍多。仅李贵学一家,一亩就增收了6000多元。 看到这种场景,附近的村民再也坐不住了,主动向潘学军学习新技术,嫁接好品种。“潘学军,‘盼学军’!这个老师一点大学教授的架子都没有,现在大家都叫他‘潘核桃’,都盼望他能常来镇上,帮我们解决种植核桃遇到的问题。”李贵学感慨。 随着核桃种植规模的扩大,潘学军又开始琢磨做大核桃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核桃不仅仅可以卖干果,还可以加工成核桃乳、核桃糖、核桃木家具,核桃壳还能做成工艺品,青皮还能入药……核桃全身都是宝,都能用来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潘学军介绍。 在他的努力下,目前赫章县创立、引进了核桃深加工企业12家,进一步延伸了核桃产业链,让“小核桃”在赫章发展成了“大产业”。 如今,赫章全县核桃种植面积从2006年的14万亩增加到166万亩,亩产干核桃从不足百斤变为最高400斤,产值从3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15亿元,带动贫困户18059户,户均增收3670元,既带动了脱贫攻坚,也为防止返贫提供了产业支撑。 “我们会把赫章核桃做得更好,希望能有更多科技特派员活跃在田间地头。”憧憬未来,潘学军的信心更足了。(记者 苏 滨) 《人民日报》(2019年12月22日 05 版)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