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良在接受专访。新华社记者 张金加摄 爽朗大气、快人快语,离回归纪念日越来越近,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越来越忙,各种采访、活动应接不暇。1988年加入澳门基金会工作,现年55岁的吴志良见证了基金会的成长,也见证了澳门回归后翻天覆地的变化。澳门回归20周年前夕,本报记者采访了吴志良。 吴志良是澳门回归的亲历者、见证人。谈及关于澳门回归时最深刻的印象,吴志良说:“当时印象最深的是澳门社会各界‘翘首盼归’的心情。回归前,澳门治安不好、经济不景,澳门人对澳葡政府的管治非常失望,澳门各界最期盼的就是早日回归,期待着回到祖国之后澳门人当家做主,期待着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澳门可以快速地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安定、生活改善。” 回归20年,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功。提到“澳门特色”的成功经验,吴志良认为,回归以来,澳门的变化有目共睹。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是澳门回归以来最大的收获。他认为,澳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中华文化传统在澳门根深叶茂。过往的经历让澳门人对“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这句话深有体会,国家强大,澳门也强大;国家贫弱,澳门也受欺负。这种家国情怀是非常适合“一国两制”发展的土壤。 二、从澳门特区政府到广大市民,对“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有全面准确的理解。澳门人非常清楚,“两制”源于“一国”,服务于“一国”。澳门回归20年来创造了一项纪录,那就是没有发生过有关中央与特别行政区关系的宪制争议,更没有发生过挑战中央权力的情况,行政、立法和司法机关严格依法履行职责,以行政为主导的政治体制有效运作。 在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关键问题上,澳门人毫不含糊,不仅按照基本法第23条的规定成功进行了维护国家安全的立法并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还率先在澳门举行国家安全教育展,培养、树立维护国家安全的观念和意识。在学术界也是如此,爱国爱澳力量完全掌握了话语权和舆论导向,在涉及到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问题上旗帜鲜明、理直气壮。 三、爱国爱澳成为澳门核心价值。澳门爱国爱澳的社会政治基础来自于导向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从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国家民族观念。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的首份施政报告,就旗帜鲜明地把“加强推进爱国主义和公民意识教育”列入施政目标。从家庭、学校到社区,都以多种形式、深入而广泛地开展爱国爱澳教育。 四、澳门特区政府始终把民生改善作为澳门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抓住了民生这个最大的政治。财政收入增加后,政府就大幅提高民生的支出,现金分享、养老金、免费医疗、长达15年的免费教育,良好的福利让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成就了今天澳门政治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吴志良说,澳门地方很小,但参与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给它一个巨大的舞台和发展空间,澳门中西方文化交汇的历史文化优势能更好体现出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能更好地发挥出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澳门定位为“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多元文化共生共存共荣的澳门经验,确实值得挖掘和向全世界推广。在社会民生和城市管理方面,澳门也有很多经验可以输出。还可以利用澳门在葡语系国家的历史联系和人脉优势,做沟通联系的工作。 “澳门在发展,发展中也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一国两制’,都需要通过更积极融入大湾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来解决。”吴志良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 王 尧 毛 磊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2月13日 第 04 版)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