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经典作品《雷雨》 《敦煌女儿》北大演出后,茅善玉为年轻观众签名 近年来,在全社会的共同支持下,戏曲进校园工作蓬勃发展。不少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主动走进校园,加强戏曲通识普及教育,增进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和体验,营造戏曲传承发展的良好环境。日前,上海沪剧院携沪剧《敦煌女儿》和《雷雨》先后登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舞台,得到不少年轻观众的喜爱。 由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领衔主演的《敦煌女儿》讲述了北京大学校友、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樊锦诗50年执著坚守甘肃大漠,从上海小女孩到敦煌学大学者,穷其一生致力敦煌研究的人生历程。 去年,该剧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首演,吸引了1500多名北大师生购票观看。此后《敦煌女儿》演出近60场,观众达到4万多人次。今年再进北大,《敦煌女儿》带来了新变化。故事主线更清晰,多媒体手段更丰富。观剧过程中,青年学子不禁为樊锦诗50年的人生历程而感怀,他们认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为国家奉献青春的“敦煌精神”是激发他们为理想奋斗的强大动能。 2016年,上海沪剧院与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达成3年合作计划,先后带着《邓世昌》《雷雨》《敦煌女儿》3部作品走进北大校园。沪剧在北大不仅赢得了“高口碑”“高号召力”和“高票房”,还先后举办了“从《敦煌女儿》看沪剧的创新和坚守”以及“听上海声音,讲敦煌故事”两场主题讲座,在北大逐渐培养了一批沪剧粉丝。 如今,3年合作计划成功续约,在下一个3年,沪剧院将携手共同参与筹建的北京大学浦江发展协会,结合导赏、演出、教学等多种形式,在推出更多高品质剧目的同时,让海派文化浸润北大校园。 在北大校园掀起的“沪剧热”也辐射了周围的高等学府。今年,清华大学向上海沪剧院伸出了橄榄枝。11月17日,沪剧《雷雨》在清华大学上演,这是上海沪剧院与清华大学的首次合作。 1933年,22岁的曹禺在清华大学完成了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1938年,沪剧前辈艺人施春轩以幕表戏(仅依提纲演出的“路头戏”)的形式演出《雷雨》。从此,以“西装旗袍戏”闻名的沪剧版《雷雨》的改编演出就没停止过。2013年,上海沪剧院重新修改排演该剧,在尊重原著、忠于原作的基础上,做了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现实、贴近观众的改编,强化了戏剧性与音乐性,做到了抒情性与思想性、可看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和统一。 演出当晚,很多学生观众早早排队进入剧场,在观众席拿起说明书与票根“合影”。两个半小时的演出中,沪剧版《雷雨》情节环环相扣、矛盾冲突此起彼伏。茅善玉、陈瑜、王明达、朱俭等演员以沪剧形式对经典文本的生动刻画,一步步将现场气氛推入高潮。 观剧结束后,有年轻观众表示自己提前两个月买票,因为特别喜欢曹禺先生的原作,并且在中学时演过这出戏,所以很期待沪剧版的表演,演员们收放自如的表演让人意犹未尽。有观众评价,这部剧虽然只有一方舞台、八个人物,但经典的戏剧冲突环环相扣,比当下一些院线电影的剧本逻辑好太多。有观众说,在现场观看艺术家们的演绎,方能感受到沪剧不同于文字的生命力和穿透力,也更能透过舞台艺术的表现力体味到经典作品更为深邃的艺术价值。 “看到一个个年轻的身影迷上沪剧非常开心,有年轻人追捧才有沪剧的未来!”茅善玉在演出结束后表示。据她介绍,明年是曹禺诞辰110周年。除舞台作品外,上海沪剧院还计划带着沪剧电影《雷雨》走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记者 郑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1月22日 第 07 版)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