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天鹅湖。合肥市委宣传部供图 9个已经建成和计划建立的国家大科学装置;4个国家级实验室、13个国家级科研机构;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9.5件……近几年,依靠科技与产业创新,安徽合肥开始频频“露脸”。昔日江淮小城,转眼已经崛起为创新之都。 日前,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开幕,以“创新创业创造,迈向制造业新时代”为主题的大会也成为合肥向世界展示创新成果和发展成就的新窗口。在此期间,40余家国内媒体和海外华媒走进合肥,实地走访产业创新和城乡建设一线,用镜头和文字记录合肥的新变化,共同见证这座创新之都的崛起。 新兴产业刷足“存在感” 合肥是继上海之后的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近年来,随着高端创新平台的壮大,合肥在智能语音、太阳能光伏、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刷足“存在感”,新技术层出不穷、新产品引人瞩目。 在光伏发电领域,合肥拥有全球最大的全氧燃烧光伏玻璃生产线。尤其是在彩虹光伏生产车间,可以体验到前沿科技在实际生产中的转化和应用。“彩虹光伏投入使用的全氧燃烧窑炉的结构设计、工艺控制技术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彩虹光伏副总经理方忠喜介绍。据悉,除了工艺技术的革新,智慧化的生产设备也应用在合肥各大产业。在全球最大的晶硅电池生产企业通威太阳能,几百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寥寥数人,智能机器人忙碌于各个生产环节。作为通威太阳能的智能制造样板工程,今年初投入使用的数字化生产车间以高效单晶电池无人智能制造为主,打通生产、工艺、设备等各个环节,让智能化生产引领产业创新。 产业创新领先一步 以“创新创业创造,迈向制造业新时代”为主题的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是合肥迈向国际创新之都的又一新起点。在会场,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展区人流涌动,记者也亲身体验了帮助病患进行康复训练的医疗机器人。“哈工大”系统这块金字招牌为何看中合肥?研究院市场部总监钱程坦言:“在合肥,技术、人才与产业已经形成集聚效应,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合肥是中国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高度集聚的大科学装置集群正在加快形成。在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重点领域,一批重大创新平台正在布局搭建,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正在集中突破。 与此同时,合肥也致力于打造基础科研平台、协同创新平台、产业发展平台,集聚优势资源,优化创新环境。2016年2月,工信部正式批复“中国声谷”为首个国家级智能语音产业集聚区。科大讯飞、华米科技等3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集聚“中国声谷”,在智能语音技术及产业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向人工智能技术及产业延伸。 短短十几年时间,合肥靠着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这股劲头实现完美“逆袭”。今日合肥,创新指标持续增长,各类人才加速汇聚,原创成果竞相涌现,产业创新效果显著,创新氛围日益浓厚,正逐渐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与非遗文化“零距离”接触 创新之都的“新”不仅仅是在科技与产业上,合肥的旅游业也蓬勃快速发展,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近年来,作为合肥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合肥的三河古镇面貌一新。在古镇西街做酱菜生意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十年前初到三河时,景区商贩都把摊儿摆到街上去,游客根本走不开。”如今的三河古镇,商铺食肆井然有序、文明和谐,越来越多的游客认可三河、爱上三河。几位安庆市的退休阿姨组团来到三河,她们觉得与其他古镇景区相比,三河古镇更干净、也更有秩序。 在“网红”城市街区罍街,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商业有了全新的融合方式。罍是商周时期用以盛酒的青铜器,以安徽境内出土更多。而在合肥本地更有“炸罍子”的说法:亲朋好友相聚,酒至酣畅推杯换盏,相互碰撞一下,然后一饮而尽,取义“有朋自远方来,小杯换大盏”,表现出一种深厚的友情和豪放的酒风。罍街近年来成为合肥民众吃喝玩乐的新去处。 在罍街,处处皆是传统风情,又处处透着城市生活的繁华热闹。或在罍街茶馆品茶听曲,感受几分古朴典雅;或去早餐一条街大快朵颐,连装扮行头、桌椅板凳也都是一派古色古香。活字印刷、蜡染、制陶……在罍街与这些非遗文化零距离接触,给繁忙的都市生活注入了几分雅意。(海外网 刁世峰)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10月30日 第08版)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