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在美国政府升级对华经贸摩擦的背景下,美国国内一部分政治力量无根据地渲染“中国威胁”,并要求限制美中社会人文交流。对于这种极端声音,越来越多长期投身对华交流的美国人士公开发声表示反对,其中许多人还强调,在美中关系面临挑战的当下,两国间的社会人文交往更显关键,应为双方整体关系提供更多支撑。 “零和思维以及非赢即输的逻辑是错误的,也是幼稚的” 对于美国一些人将美中间正常社会交流渲染为“威胁”,许多美国人士以亲身经历站出来说“不”。美中关系布什基金会主席尼尔·布什不久前在公开演讲中表示,自己曾140多次访华,在他看来,美中两国在过去40年里从密切的商业、教育、政治和文化交往中都获得了巨大利益。 尼尔·布什进一步指出,面对中国崛起,一些美国人心存焦虑,“这种零和思维以及非赢即输的逻辑是错误的,也是幼稚的”。他还呼吁,希望美国当前对华政策向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 7月初,美国百名专家学者及政商界人士在《华盛顿邮报》上以“中国不是敌人”为题发表公开信,认为美国国内部分政治力量夸大了所谓“中国威胁”。目前,联署该公开信的人数仍在不断增加,美国前副总统沃尔特·蒙代尔也在这封公开信上签名以示支持。在该信上签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外交关系研究所主任傅瑞珍对记者表示,在许多领域,美国同中国合作比竞争更能促进美国自身和国际社会的利益。 美国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库恩长期投身美中文化交流活动,近期还参与主创了一部以中国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纪录片。他告诉记者,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是人类最重要的事业之一,丰富了所有参与者的生活。美国之所以能拥有世界领先的科学和教育体系,就是得益于这样的交流,“今天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和学生应该受到欢迎和珍视”。 就当前美国限制美中交流的一些做法,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帮办谢淑丽表示,美国现在存在一种盲目的认知,将中国视为威胁,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过度反应,这种现象正带着美国人“冲下悬崖”。 “我们不应该制造毫无根据的怀疑和恐惧的有害气氛” 多年来,中美教育领域交流密切,为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益处,但目前华盛顿一些人却毫无根据地将这种交流塑造为所谓“国家安全风险”,要求加以限制。对此,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学等诸多美国知名大学都公开发声,强调继续欢迎包括中国留学生在内的国际学生和学者,认为“关闭大门只会损害美国自身的活力和竞争力”。 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拉斐尔·莱夫在一封致全校的公开信中强调,“我们不应该制造毫无根据的怀疑和恐惧的有害气氛”。他还指出,无论是长期签证延误,还是针对移民的严厉言辞,都让人们意识到,美国正在关上大门。 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也在公开声明中指出,美国和中国关系的紧张以及学术交流审查的加剧,增加了耶鲁大学和全美大学众多国际学生和学者的不安。他表示,国际学生和学者在耶鲁校园是受欢迎和尊重的,学校感谢他们表现出的专业性、创造力和奉献精神。 根据国际教育协会的数据,2017—2018学年,有36万多名中国学生在美国学习,是9年前的3倍多。美国高校普遍认为,向中国学生敞开大门,不仅给学校带来了经济上的益处,也为校园增添了全球视野。“所有的大学校长都想拥有一个国际化的校园,因为我们的学生将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美国教育委员会高级副主席特里·哈特尔对《华盛顿邮报》表示,“校方都在担心国际学生可能在经贸摩擦中成为棋子”。 事实上,当前不仅美国高等教育界对华交流意愿强烈,越来越多美国中小学也在开展对华合作。在记者近来走访的佛罗里达西棕榈滩市巴克艺术中学,学校负责人和老师都对加强对华交流充满了热情,对一些人炒作威胁的政治论调完全不认同。巴克艺术中学校长萨利·鲁然斯基对记者表示,“展示自己的文化,同时向他人学习,是很美好的事情。除了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更要意识到我们是多么的相似”。 “当任何问题出现时,都不能采取一走了之的态度” 在美国社会,长期活跃着一个支持、推动对华交往合作的群体。近来,尽管中美关系遭遇困难,但这些人士还是在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发声,反对华盛顿部分人士试图人为阻隔两国社会交流的做法。 美中合作委员会主席查尔斯·福斯特对记者表示,美中双边关系对两国都非常重要,对世界也十分重要,因此双方必须作出正确选择。他强调:“中国的确同美国不一样,但这根本不是问题。我们不能施加威胁,而是应该积极寻求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办法。” 长期支持美中教育合作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副校长、美国国会前议员邵建隆多次在公开活动中指出,“当任何问题出现时,都不能采取一走了之的态度,更何况美中关系关乎整个世界的利益,更是需要妥善处理,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至关重要”。 美国国务院前全球政府间事务特别代表雷塔·刘易斯曾负责帮助美国州政府和地方官员建立对外合作关系。她在日前举行的一场聚焦美中地方合作的研讨会上表示,确保美中地方交流大门继续敞开,其重要性正在上升,双方需要探讨如何继续将这一关系置于优先位置。 美国国际姐妹城协会副董事长卡萝·洛佩兹表示,之所以美中社会交流能够拥有当前的生机活力,根本上是因为双方人民想要的东西是一样的。她告诉记者:“当我们相互了解,我们就更愿意分享。” 不久前,记者采访了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教授、“图灵奖”得主劳伊·雷迪。采访中,这位与中国结缘已有30多年的知名科学家对一些人试图打断美中交流的做法十分不以为然。他告诉记者,自己对接受媒体采访兴趣不大,之所以答应和记者聊一聊,就是觉得现在这么做很重要——“想告诉中国朋友,美国有很多人不赞成限制或者打断与中国的交流。” (本报华盛顿8月13日电 记者 郑 琪) 《 人民日报 》( 2019年08月14日 03 版)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