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政治局会议研究上半年经济表现,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重要性自不待言。
7月30日,备受国内外瞩目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举行。 这次政治局会议研究上半年经济表现,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重要性自不待言。在外部环境动荡、内部下行压力加大之际,中央会怎样研判和部署下半年的经济? 信息量很大,一一来看。 看点1:形势严峻 先说大势。 从对整体经济形势的研判来看,语气似乎比4月更为严峻。 回顾今年4月19日的政治局会议,当时的判断还是“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开局良好”。到了7月30日,则变成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新的风险挑战”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何解?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认为,主要的风险和挑战要分国际国内两方面来看。 国际方面风险有三: 一是双边关系上中美贸易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二是多边关系上,西方选举周期(中东、欧洲、英国脱欧)或将导致地缘政治风险。三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工业产出下滑,前述原因导致外需萎缩,出口遭遇挑战。 国内方面则主要集中在稳杠杆和稳增长方面。二者基本上不可得兼,因此维持平衡难度较大。另外,国内经济发展积攒的风险也在逐步出清,比如包商银行等中小银行的风险、债券违约风险、地方债问题等。 怎么应对?这次政治局会议体现出的政策思路还是具有相当的连贯性。还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稳中求进”总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八字方针等等,一以贯之。 此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实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表述依然在列,但增加了“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的细节。 对此,颜色的看法是,意在提示财政宽松不宜做支出方面的大幅宽松,要继续在减税降费方面支持企业,为企业减轻负担。 看点2:侧重民生 与4月份的那次政治局会议相比,这次会议的措施要细得多,有些表述更加直白明确,对当下关切也有更直接的回应。 举个例子。对于万众瞩目的房地产市场,4月份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说“落实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似乎给地方上宽松房市开了口子。由此,一些房地产商开始放风,呼吁政府放开房地产市场调控,让房地产继续拉动经济云云。 这次的会议在重申了“房住不炒”的原则外,直接来了句“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言辞相当强烈,可以说堵住了放宽楼市限制的狂野想象。 不过,从上半年金融及信贷数据来看,不少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非标融资都流去了房地产行业。以此次政治局会议的口径变化看,中央再次表明了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而非楼市的决心。 这次政治局会议还有个有意思的看点,一些事关民生的“小事”也被郑重当做补短板基建项目提出。 比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都被点名。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它们首次出现在政治局会议的新闻稿中。 事实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高频话题。 在6月19日的国常会上,总理李克强要求部署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顺应群众期盼改善居住条件。国常会提出,今年将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安排中央补助资金。 住建部数据显示,各地上报需要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达17万个,涉及居民上亿人,机构预计,这将拉动万亿级投资需求。 而“城市停车场建设”和“提高冷链物流能力”则分别出现于2015年9月和2016年10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 颜色认为,上述措施有个明显的特点:稳增长与惠民生是兼顾的,而且并非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简单宽松来实现。 尤其是基建补短板方面,一改“铁公基”做法,偏重于城市建设领域,这使百姓的获得感会更加直接和强烈。 看点3:消费挖潜 在这次会议提到的诸多措施中,“深挖国内需求潜力”被提得很高,甚至排在了“稳定制造业投资”条目之前。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今年上半年,消费表现亮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1%,继续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所以,更加重视提升内需是题中应有之意。那么,下半年,中央在促消费方面又会提出哪些新思路? “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这一表述意味着什么?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2019年下半年,针对提振消费的多方向政策有望形成合力。 第一,新一轮基建发力有望着重完善低线城市以及广大乡镇地区的消费基础设施,打通新零售向县域经济的渗透渠道。 同时,加速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由此激活县域经济对医疗、服务、教育等服务消费的升级需求,这一过程亦将创造当地新就业,进一步夯实地区消费能力。 第二,下半年或将推出更多针对汽车、家电等大额消费品的补贴政策,有望进一步拉动汽车销售走出低谷。 长期来看,II型和I型大城市落户限制的放松料将加快落地,通过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拉动与住房、汽车相关的商品消费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强调了“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意思还是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下扩大消费,而不是走“价廉物劣”,山寨货充斥的低质量发展老路,尤其是农村市场的启动,更要避免这样的误区。 看点4:金融改革 关于民企和金融供给侧改革依然是这次会议的大看点,但7月与4月相比有较大变化。 4月是这么说的:要有效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引导优势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7月则变成了: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把握好风险处置节奏和力度,压实金融机构、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责任。 加粗部分就是关键之处。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胡志浩对此有以下分析: 为什么这次要强调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民营经济在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消多说,但“玻璃墙”的问题一直存在。 即使当前金融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但短期融资多、中长期融资不足,这反映出的是金融机构甚至企业对长期发展的信心不足。信心不足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相关,也与体制机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相关。 但要在经济下行中穿越周期,中长期资金布局必不可少。金融机构要有这样的长远考虑。有些事情不做,是因为没有信心,但有些事情,是只有做了之后信心才会增加。 而把握好风险处置节奏和力度是什么意思? 胡志浩认为,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一方面要提高有效供给,另一方面也要消除无效供给。推动金融机构挤泡沫、出清资产风险、消除金融产品的层层嵌套和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的低效运转就是题中之义。 但是,处置风险也要掌握节奏和力度,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爆发。这次对锦州银行的风险处置,就比包商银行更注重节奏和力度。这反映出管理层对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处置态度不变,但节奏力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以此维持金融市场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当前种种问题和任务部署,此次会议也清楚地表明态度——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把握长期大势,抓住主要矛盾,善于化危为机,办好自己的事。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抓住主要矛盾,善于化危为机,办好自己的事”就意味着不能因为受到外部环境冲击和内部下行压力,就掉头走回粗放发展的老路。反而要坚定高质量发展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继续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经济发展久久为功,化危为机恰在此时。(文/ 侠客岛 云中歌)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