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强调平等、参与和共享,极大地提升了残疾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是中国特色人权事业进步和发展的一个生动写照。
《平等、参与、共享:新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70年》白皮书中英文版。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7月25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平等、参与、共享:新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70年》白皮书。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他们是国家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和享有者。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 中国残疾人事业一步一个脚印。新中国成立以后,残疾人在政治上获得了和其他人一样的地位,享受应有的公民权利和义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残疾人事业、改善残疾人状况的重大举措。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残疾人事业整体发展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中国残疾人事业有着清晰规划。自1991年开始,中国残疾人事业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国务院先后颁布7个残疾人事业五年发展规划。2013至2017年,各级财政专门用于残疾人事业的资金投入超过了1800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长123%。2015年开始,中国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等,每年开展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调查。 中国残疾人事业是人权事业组成部分。中国的三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中,均有专门章节规定残疾人权利。在健康权方面,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在受教育权方面,着力办好特殊教育,努力发展融合教育,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权方面,国家鼓励残疾人就业和创业,残疾人按规定享受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规范体系业已形成。 中国残疾人事业依法推进。截至2018年4月,中国涉及残疾人权益保障方面的法律共有80多部,行政法规50多部,这些全面保障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白皮书指出,2018年,共有5000多名残疾人、残疾人亲友和残疾人工作者担任县级以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他们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努力。 中国残疾人事业与世界共进。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起草和通过,成功推动联合国将残疾人权利写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当前,中国正在积极开展“一带一路”残疾人领域合作。2003年时任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获“联合国人权奖”,2012年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获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亚太残疾人权利领袖奖”,2016年张海迪就任康复国际主席,反映了来自国际社会的积极反响。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强调平等、参与和共享,极大地提升了残疾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是中国特色人权事业进步和发展的一个生动写照。 (柳华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点击“海外网评”,读懂中国与世界。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