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日本和德国垃圾分类的经验可以看出,实施垃圾分类是一个水滴穿石的社会工程。只有通过政府部门、企业和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各方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把“强制的麻烦”转化为“日常的习惯”。
资料图:垃圾分类(图源:新华社) 继上海实行“最严垃圾分类”之后,北京将推动垃圾分类立法的消息引发热议。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这也意味着中国正式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更多城市将面对垃圾分类这项“必答题”。 中国探索垃圾分类并非始自今日。20世纪90年代,中国便提出对城市生活垃圾逐步做到分类收集和运输。2000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被列为首批国家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近年来多地也都在探索垃圾分类的可行模式。如今,经过几十年的酝酿,中国垃圾分类终于从理念向实践迈出了关键一步。 垃圾分类是一项世界性难题,而对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中国更是难上加难。经过多年的宣传教育,大部分公众都认可垃圾分类是一件好事,不过说易行难,当人们被干湿垃圾的分类弄得晕头转向、收到一笔笔罚单、失去随处可扔垃圾的便利时,也会有产生“嫌麻烦”的心理。这种“嫌麻烦”的心理不难理解,垃圾分类这项公共政策的落地经历大众动员的过程也是国际经验。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日本在国际上是垃圾分类的“模范生”,但殊不知这种美誉背后有着长达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日本静冈县的沼津市被视为日本垃圾分类的一个发源地。当1975年沼津倡导按照“可燃垃圾”、“填埋垃圾”和“资源垃圾”的类别进行垃圾分类时,不少沼津市民怨声载道。在日本垃圾分类推行过程中,也不乏反对之声,甚至有日本人说“垃圾分类只是政府发起的一场全民洗脑”。但人们看到,通过市场化鼓励举措和公众的相互宣传和监督,相关举措也持续根据民众生活变化不断调整细化,日本垃圾分类逐渐步入正轨。如果有人不按标准进行垃圾分类,不仅会受到经济处罚,还会遭受周边居民的投诉和“白眼”。 再看另一个环保大国德国。德国早在1904年便开始垃圾分类收集,而到20世纪90年代,德国开始实施《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才形成较为完善的垃圾管理制度。如今,德国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率已从1990年的15%增长到68%,循环经济极具规模。 通过日本和德国垃圾分类的经验可以看出,实施垃圾分类是一个水滴穿石的社会工程。只有通过政府部门、企业和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各方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把“强制的麻烦”转化为“日常的习惯”。而当中国近14亿人口共同做好垃圾分类这件“小事”之时,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自身的绿色发展,相信也会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保护和城市治理作出“大贡献”。(海外网评论员 孟庆川)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点击“海外网评”,读懂中国与世界。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