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院、演出经纪机构等文化领域引入外资,并不是“缺钱”,而更多考虑的是借鉴国外的管理经验和服务理念。
资料图:电影院。(图源:东方IC) “取消电影院、演出经纪机构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近日出台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关于文化领域的开放举措引发广泛关注。 如果时光退回到2年前,可能没有人想到,试点试验到全面推开,中国在文化领域的开放步伐如此之大。从2017年美国龙之传奇娱乐公司领取北京市首个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到2018年版自贸区负面清单提出将文艺表演团体由禁止投资放宽至中方控股,再到如今全面取消股比限制,日益加快的开放步伐背后是中国文化市场与世界的深度融合。 引入外资这条“鲇鱼”,是基于中国文化市场发展的现实考虑。一段时间来,电影票、爆米花、可口可乐构成国内许多电影院线利润的主要来源,但随着院线银幕爆发式增长,院线总体上座率下降,“老三样”盈利能力逐渐捉襟见肘。事实上,通过服务升级来开拓多元化的盈利渠道在国外早有成熟的经验。2014年,美国三大院线之一的AMC一反增加座位密度来提高容积率的经验,将座椅的宽度从原来的44英寸变成60英寸,让观众可以慵懒地躺着;在北美,越来越多影院配备了精致装修的餐厅,并提供堂食和打包服务;还有的通过直播戏剧表演、举办经典电影重映、开展体育赛事转播活动等多种形式来填补影院在周一到周四上座率的空白……正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嘉珊所说,在电影院、演出经纪机构等文化领域引入外资,其背后带来的是更加先进的管理模式、更加优秀的服务品质,这必将激发出更多的文化市场活力,推动提升文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放宽外资股比限制,也是中国与世界分享巨大的市场红利。以演出经纪产业为例,长期以来由于外资身份的限制,许多外商只能通过各种曲折路线运作,外商通常作为受托方,涉及投资时还要找人代持股份。随着“演出经纪机构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的条款被取消,在演出经纪领域外资完全可以自己“做主”,这无疑将有利于外商以正式身份进入中国内地。数据显示,2018年,仅北京一地全年演出24684场、观众1120.2万人次、票房收入17.76亿元。放宽外资在演出经纪产业的准入门槛,也能让外资在越来越大的中国文化产业市场中分一杯羹。 说到底,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强烈的背景下,观众对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消费体验必然越来越看重。可以预见,随着文化领域的外资限制门槛不断放低,中国的广阔市场必将吸引更多的国际知名公司投资兴业。在对内外资一视同仁的营商环境中,不同所有制结构的企业将会相互竞争、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做大做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蛋糕。(海外网评论员 王法治)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点击“海外网评”,读懂中国与世界。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