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六年的发展,从理念到行动,从规划到实施,“一带一路”一路行来,成果丰硕。世界聚焦下一阶段如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打造“一带一路”2.0版本。
资料图: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民心相通”分论坛在北京举行。 海外网4月25日电 (王法治)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今天(25日)起至27日在北京举行。经过近六年的发展,从理念到行动,从规划到实施,“一带一路”一路行来,成果丰硕。世界聚焦下一阶段如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打造“一带一路”2.0版本。24日,在人民日报海外网主办的海外网智库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任晶晶提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需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以下为任晶晶发言摘编: 经过近6年的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正在从“大写意”向“工笔画”转型。在推动“一带一路”向深入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一些根本性的问题,特别是要处理好以下这五对关系。 一是个体发展与联动发展之间的关系。习近平主席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规模、体量和效益举世瞩目,也积累了大量成功的发展经验和发展理念,目前已经到了把个体发展和带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相互联系的阶段。因此,如何在个体发展与联动发展之间搭建一条合理的路径,中国能否在发展中国家总体性联动发展中获益,成为当前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会遭到一些无端指责,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没有能够向世界解释清楚和阐释明白个体发展与联动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是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之间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先后提出“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性、联动性的国内发展战略。能否在整合国内资源,调动国内积极性,在实现国内政治动员和区域性联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发展外部性效应的提升,提高国内发展的边际效应,是中国在今后发展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三是学术研究与政策导向之间的关系。“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新生事物,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政策导向难免存在一定认知上的差异。“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六年来,已经从“大写意”走向“工笔画”,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必须在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上厘清“一带一路”倡议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宏观政策和顶层设计提供更为有力的智力支持。 四是地缘政治现实与线路规划之间的关系。“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大概念,涉及到大国关系、周边安全、区域合作、文化交流、全球治理、多边外交等中国对外关系和外交政策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推进过程中,“一带一路”的开放性问题应当被提升到一个重要位置。“一带一路”和“多带多路”齐头并举,推动“一带一路”第三方合作广泛开展,应该成为中国推广新发展理念的路径选择。 五是经济利益与道德风险之间的关系。如何澄清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的谣言和认识误区?“一带一路”建设的可持续性如何实现?“一带一路”风险防控和预警机制建设从何抓起?解决这些问题,要在理念上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不能简单把“一带一路”和全球化的某些外在表现形式挂钩。“一带一路”在本质上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倡议,不是地缘政治工具。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应尽量推动“一带一路”回归经济外交的本质。 (整理/人民日报海外网 王法治)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更多中国理论权威解读,尽在海外网—中国论坛网(www.china-theory.cn)。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