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湖南长沙多所高校的留学生来到长沙市黄兴路逛庙会,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图为埃塞俄比亚的留学生高丽(中)在庙会上佩戴苗族银饰。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图为在上海火车站,搭乘沪港高铁的外国旅客展示领取到的中国结等新春小礼物。王初 摄(人民视觉) 辞别旧岁的爆竹已劈啪作响,中国农历己亥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在亿万中国人沉浸于阖家团圆的幸福与辞旧迎新的喜悦中时,许多国家同样装点上浓烈的“中国红”,品味着浓郁的“中国年”。 如今,随着“中国热”持续风靡世界,中国新年成为全球性节日,各大外媒通过春节了解中国传统、观察中国发展,世界各国因为春节体验中国魅力、分享中国红利。春节带来的暖意又一次传遍全球。 迎春: 一年更比一年火 春节前夕,一座位于河北省的小村庄又忙碌起来,村民们加班加点赶制着成千上万只红灯笼。 “红灯笼是春节期间营造节日和幸福气氛的关键元素。”埃菲社记者采访当地一名村民后得知,他负责的作坊每天生产超过1500个灯笼。而在这座被称为“宫灯之乡”的屯头村,这样的作坊还有许多家。随着春节临近,这些手工制作的红灯笼陆续发往全国各地,照亮千家万户。 “农历新年来临之际,整个国家将变成红色的海洋。”埃菲社将镜头聚焦屯头村世代相传的灯笼制作手艺,从中感受日渐浓郁的中国年味。 和往年一样,岁末年初,红红火火的“中国年”再次成为外媒争相报道的“宠儿”。 拉美社发现,从1月中下旬开始,中国的大街小巷就已有了节日气氛。一些人开始打扫房屋、装饰家居。分散在各地的一家人逐渐聚到一起。象征喜庆的大红色成为人们在准备服装和装饰品时的首选。在一派喜气洋洋的氛围中,人们迎接春节的到来。 随着春节越来越为世界所熟悉,外媒观察这一中国传统佳节时,不再只是猎奇地远远观望,而是更为深入地细细打量。 拉美社在最近的报道中细致介绍了春节的来历。“传说公元前2637年黄帝确立了中国的历法,这一年是第一个黄道周期的开端。春节就建立在农历的基础上。”报道称,春节对中国人而言是辞旧迎新的大好日子,2019年中国再次通过春节向世界展现出现代和传统的完美融合。 春节日益“吸睛”的“国际范儿”也引起外媒的关注。近年来,“中国年”走俏世界,“中国红”风靡全球,过春节不再只是中国人的习俗。 《欧洲时报》近日报道了欧洲国家迎接己亥新春的一系列活动:在德国,柏林地标建筑红色市政厅内张灯结彩,来自中国的“欢乐春节”系列活动让当地民众看了舞狮,赏了太极,喝了普洱,尝了川菜,体验了全套中国文化;在英国,《中国春节》、《春晚探秘》等纪录片相继登上荧屏,让英国观众对中国农历新年有了更多了解;在法国,国民议会举行了2019猪年新春招待会,国民议会议长费朗向中国驻法大使翟隽送上一座巧克力做的小猪雕像…… 在亚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许多国家的民众也敞开怀抱,笑迎中国农历新年的到来。年味浓浓,飘香世界。如外媒所言,中国的新年正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节日。 变化: 一年更比一年新 对外媒来说,春节如同一个万花筒,从中可以感知中国的民情乡俗、文化魅力,也可窥探中国的社会变迁、发展轨迹。 无论走多远,都一定要回家,这是许多中国人春节时关于团圆的一份“执念”。由此而起的“春运”被世界各国惊叹为“地球上规模最大的人类‘迁徙’”,是外媒每年春节报道的大热点。 今年也不例外。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日前报道称,中国农历新年将至,春运潮再次“发功”。2019年,人口流动规模超越以往,预计1月21日至3月1日将有近30亿人次的客流,同比增长0.6%。对此,该媒体直言,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在其他国家几乎不可能实现,但中国政府有能力驾驭这一“世界难题”。 如何驾驭?出现在今年春运潮中的各种“黑科技”很快吸引外媒的目光。 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称,广东深圳的铁路警察们在春运高峰前,启用了搭载人工智能的巡逻机器人“坦克”和“战狼”,辅助春运治安。 还有外媒列举了站内VR全景导航、引路机器人、智能厕所、人脸识别系统等流行科技,称这些“神仙宝贝”已现身中国的各大机场和火车站,为2019年春运安检、检票和旅客服务保驾护航。 除了有高科技助力外,彭博社报道称,在中国西部穿山越岭的几条新高铁线路将行程时间缩短至常规火车所需的一半甚至1/3,这些贯穿中国的东西大动脉同样有助于缓解春运高峰期的铁路压力。 在中国,“春运的脚步”始终与“发展的车轮”同频共振。从春运的新貌中,外媒看到了中国基建水平的提升、组织能力的完善、综合国力的今非昔比。事实上,不只是春运,与春节相关的方方面面都折射出中国日新月异的巨变。 埃菲社在报道中指出,在屯头村,制作灯笼的传统手艺虽代代相传,但其生产流程一直在发生变化。这些年,灯笼的设计越来越多样化,村民们引入了机械化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 拉美社还关注到已陪伴中国人30多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在除夕之夜,围坐一起观看春晚,已成为许多中国家庭过春节的“习俗”之一。 该社报道称,目前,中央电视台已经做好《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准备工作,在保留主要元素和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将在一些环节有所创新,涉及时下人们热议的许多话题。而随着中国春节走向世界,中国春晚也开始在全球“圈粉”。“全球各地的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手机应用程序即时观看春晚。” 红利: 一年更比一年多 近年来,随着生活理念的变化和消费能力的增长,越来越多中国人将出境旅游作为春节期间的一种新选择,这也使得越来越多国家在欢度“中国年”的同时,有机会分享“黄金周”的红利。 彭博社称,随着财富与日俱增,许多中国人正蜂拥前往温暖的地区过年,除了海南、厦门等国内沿海地区之外,泰国、日本有望成为最热门海外目的地。今年春节,中国出境游人次预计将达700万。 “我们宾馆套房完全供不应求”,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日前引述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市一家旅行社负责人的话称,该市各个旅行社都已接到大量中国游客预订春节期间宾馆的订单。“从1月31日到2月15日将是中国游客涌入的高峰期”。 西班牙《先锋报》此前也有报道称,近年来,中国游客已经变成来西班牙旅游的非欧盟游客中的主要消费群体,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成为带动西班牙奢侈品市场的动力。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让该报直言,“必须重视中国游客”。 不久之前,围绕春节主题,一些国际品牌推出专题广告片,目标受众不言自明。而不少热心的外媒则就如何吸引中国游客和中国消费者,为这些品牌出谋划策。 英国商业杂志“The Drum”网站认为,中国的春节是一个关于幸运、喜庆和祝福的节日。想要在中国市场成功推广自己的西方品牌,应从中国的悠久传统、时代精神和文化心理中了解中国市场,做详尽的调研,采用富有创意、不落窠臼的传播方式,“想中国消费者所想”。 该网站还支招称,在当今中国,消费者无论年纪多大,都可能会使用微信,而微博和其他一些社交平台还允许专业人士进行评论。因此,加强倾听社交媒体上的声音,并及时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回应,这是西方品牌在中国营销时必须要做的事。 不难看出,了解中国、拥抱中国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趋势。各国期待在春节收获更多来自中国的“红包”,更期待在新的一年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共享惠利与机遇。 德国《七彩》杂志便借中国农历新年寄托了一份对于世界的美好祝福——2019年是中国农历猪年,希望这是“幸运的一年”。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02月04日第10版 记者 严瑜)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