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的除夕夜,还是一名初三毕业班学生的刘士新和家人一起,照例以吃年夜饭、放鞭炮的方式庆祝团圆。只是从那年起,他们的过年方式加入了一项新的文化娱乐活动——看春晚。 自1983年央视首届春晚亮相荧屏,春晚成为国人除夕夜一道不可缺少的文化大餐。“那时的春晚没有专业主持人,没有华丽的舞台,还是通过黑白电视机看的。”刘士新回忆起第一次看春晚的场景,感觉一切都是新奇的。第一个广告、第一首流行歌曲、第一个小品、第一个让大众痴迷的偶像……春晚以其开创新潮的魄力打破了诸多束缚,唤起了大众文化的觉醒。 观众们也通过春晚喜欢上了“小品演员”这一全新的工种。“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是我最喜欢的春晚节目之一,现在也百看不厌。”刘士新笑着说。自1989年开始,小品取代相声成为春晚的第一主角,这种局面延续至今。而幽默风趣的小品语言和表达,承载着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最鲜活的历史记忆。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各地电视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央视春晚不再是一枝独秀。“不仅大年三十有央视春晚,过年期间各大地方卫视也有自己的特色春晚,现在年轻人还喜欢看网络春晚。”刘士新说,“春晚也融入了更多高科技元素,在不断创新。”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由拮据变得富足,而合家一起观看春晚依然是无数家庭的保留节目。“小时候一起围坐在火炉旁边,嗑着瓜子零食,守着春晚节目,感觉十分美好。”刘士新说,“现在看春晚,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吧。” 进入21世纪,网络的兴起对电视等传统媒体产生了强大冲击。一方面人们有了更多过年娱乐方式的选择,对春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春晚的传播也越来越广泛。“现在的春晚不仅成为国内观众守岁过年的新民俗,也吸引着海外华人华侨的目光,乃至国外网友的关注。”刘士新说,作为一名传统武术的非遗传承人,他总是向习武的外国学生推荐每年春晚的特色武术节目,他觉得,“春晚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承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窗口。” 30多年来,春晚成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最鲜活的时代影像资料。无论人们身处何地,无论春晚形式如何变幻,经历过岁月的沉淀,春晚早已由一场过年晚会,变成了每个中国人心中独特的文化符号。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01月31日第03版 刘书田)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