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了刘民华,你就会知道,侨领应该怎么做。 ——作者山不言高 水不言深——记巴塞罗那青田人刘民华为什么要致敬改革刘民华的爷爷刘岩明,1925年旅居日本,曾经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因为日本的侵华战争, ...
你了解了刘民华, 你就会知道, 侨领应该怎么做。 ——作者 山不言高 水不言深 ——记巴塞罗那青田人刘民华 为什么要致敬改革 刘民华的爷爷刘岩明,1925年旅居日本,曾经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因为日本的侵华战争,两国关系长期紧张,他从此“一去难回”。但他在家乡有妻子和儿子,故乡是他心中永远的牵挂。直到六十年代初,中日关系稍稍有些缓和,老人家立即踏上了回国寻亲的旅途。刘岩明回国寻亲是一段曲折凄美的故事。 1962年秋天,刘岩明第一次踏上了祖国的土地。他来到了温州市人民政府“华侨科”(历史上青田隶属温州),希望通过政府帮助找到自己的亲人。他只知道自己的家乡是青田“一都”法洪头,可是解放后,农村的区划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都”改成“公社”,村已经改成“大队”、“生产队”了。因为这一改变,差一点让他爷爷找不到自己的家。后来几经周折,在温州市华侨科和青田县华侨科的帮助下,他才找到亲人。一别37年,刘岩明走的时候,儿子还只有5岁。回来时,儿子已经不在了,大孙子已经11岁,小孙子刘民华也已经9岁了。见到妻子和两个孙儿,老人家老泪纵横,禁不住失声痛哭。 1965年,刘岩明老人再次回国探亲。这一次,刘岩明老人在青田住了很长时间。他想在青田城里给妻子和孙子盖座楼房,想让妻子晚年享享清福,他感到自己亏欠妻子太多。他也想让两个孙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老人家在日本有两家餐饮店,还有一幢房子,这是他一辈子在海外打拼的成果,他回国最大的愿望是把孙子带到日本,让他们继承自己的产业。可是,县公安局办理出入境手续的同志认为他的孙子太小,不能办理。 1965年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夜,暴风雨即将来临,国内的政治气候已经开始变化,刘岩明先生已经感觉到了这一点。在无奈之下,他安排好了妻子和孙子,悻悻地离开了家乡,回到了日本。可是1966年开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让刘岩明先生再也回不到自己的家乡了。老人家在日本翘首以待,日夜期盼着亲人的到来,可是这一天,他始终没能等来。刘民华兄弟本来完全可以去日本继承财产,但由于当时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公安局的审查极为严格,拒不给刘民华兄弟办理护照。在无望的等待中,老人家终于在异国他乡忧郁地离开了人世。 这是刘岩明老人的终生遗憾。其实,在那个“闭关锁国”、“狂妄自大”的年代,这样的悲剧又岂止是刘岩明老人家一个?在青田,就有许多这样的“刘岩明”。 西班牙最早的“新闻人物” 赴日本继承财产的梦想破灭后,刘民华兄弟开始了新的人生。刘民华曾经做过许许多多的事情,他在祖国的大西北待了几年,后来投资青田城镇机电厂,也干了好几年。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青田因为地少人多,新一代青田人跟他们的前辈一样,开始掀起了“出国潮”。1981年汪秀民夫妇率先来到了巴塞罗那。1982年,在巴塞罗那创办了自己的中餐馆。汪秀民是刘民华的连襟,在汪秀民的帮助下,1983年11月20日,刘民华夫妇也来到了巴塞罗那。当时西班牙的华侨还不是很多,刘民华是巴塞罗那最早的一批华侨之一。 刘民华夫妇是勤奋的人。初时,他们夫妇就在汪秀民先生的巴塞罗那《新北京饭店》打工,一边学习烹饪技术,一边学习西班牙语。后来汪秀民先生在海罗纳又开了《万丰饭店》,刘民华又来到了海罗纳。 九十年代初,刘民华一家人(图) 1992年,刘民华太太朱美玉和姐姐朱晶月与巴塞罗那市长合影(图) “成功源于勤奋”,经过几年努力,他们夫妇已经有了基本的会话能力,也掌握了经营中餐馆的所有技能。1988年,刘民华在费格兰斯的EMPURIA BRAVA开出了自己的第一家中餐馆《长城饭店》,并且“一炮打响”。从此,刘民华在餐饮领域一发而不可收拾。同年,他在巴塞罗那的IGUALADA开了第二家中餐馆《长城饭店》;1989年,他接着又在CERDANYOLA DA DELVALLES开出了《新中国饭店》,当时餐馆的生意十分火爆。 1991年,刘民华被CERDANYOLA市评为了当年的《十大新闻人物》。CERDANYOLA是巴塞罗那最著名的大学城,市政府把这个荣誉送给刘民华,是为了表彰他把中国的餐饮文化带到了这座文化的城市。这个荣誉如今看起来并不怎么样,但这是西班牙人对中国人最早的表彰和认可。 九十年代初,刘民华在巴塞罗那侨界已经成了有重要影响的侨胞。 巴塞罗那华侨华人社团最早的发起人之一 刘民华就读于华侨中学,我毕业于青田中学。他的年龄比我要小很多,因此我们在青田从来没有交往。我是在筹建巴塞罗那华侨华人子弟学校时,才认识他的。 1995年12月,创办巴塞罗那华侨华人子弟学校时,刘民华是最早的捐款人之一。学校讨论班子时,有人提议他担任副校长,我征求他的意见,他说“我是做事情的人,副校长还是让别人当吧。”他说话时的真挚神情,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这个人正如他自己所说那样,是个“做事情的人”,出钱出力走在别人前头,但从来不会跟人家争什么名。考虑到他在侨胞中的影响,后来我们聘请他担任了学校家长委员会主任。也从此开始,我和刘民华有了长达23年的友谊。 1996年初,遭受中国货行“过期食品风波”的严重打击之后,西班牙中餐馆业迅速进入了低谷,为了团结广大侨胞,应对西班牙媒体的不实报道,巴塞罗那侨胞开始酝酿成立巴塞罗那中餐馆业协会,刘民华是最早参与的发起人之一。当时他担任了巴塞罗那中餐馆业协会的副会长兼“信息组”组长。巴塞罗那中餐馆业协会是巴塞罗那最早的华侨华人行业协会,在为维护华侨华人的利益方面确实也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1997年,巴塞罗那中国侨民联合会成立,他是最主要的发起人。当时曾有很多人提议他担任会长,他都谢绝了。巴塞罗那中国侨民联合会曾做了很多活动,从2000年—2002年,曾经连续三次举办了春晚,他都是带头的捐资人之一。在后来的“阳光行动”中,他资助了家乡贫困山区10名失学儿童,让他们重返校园。 那个时候,我们的活动特别多。记得在2003年,我们参加了巴塞罗那城市一年一度的“嘉年华”大游行,还举办了庆祝中西建交三十周年的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刘民华住在郊区,尽管餐馆生意很忙,但他从不缺席,他还让他的大儿子参加了“青田鱼灯”队的演出。 故土情深。15年过去,来自家乡的20多条“鱼灯”,如今还悬挂在他的仓库里。 巴塞罗那的青田同乡会和华人中心 2003年11月28日,巴塞罗那青田同乡会成立,他被理所当然地推举为首任会长。那一年,他在巴塞罗那市中心的ROGER DE FLOA街3号(毗邻“胜利门”)化巨资购置了一套250平方米的店面房,个人出资装修好之后作为巴塞罗那青田同乡会会馆,免费给侨胞使用。会馆有一个办公室,一个小型会议室,一个可容纳一百多人的大厅。 这是西班牙华人历史上的第一个正式会所,此前所有的华人社团都只有其“名”,没有其“所”。巴塞罗那青田同乡会成立之后还设立了华人中心,刘民华购置了大量图书,免费给侨胞借阅,帮助侨胞填写各种表格,还请了律师免费为侨胞提供法律咨询。每天下午下班后,许多人都会来这里坐坐,看看报纸看看书,一群朋友在一起聊聊天……其乐融融,这是我自参与华人社团活动以来感到最美好的一段岁月。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巴塞罗那青田同乡会成了巴塞罗那华人的图书阅览中心,服务中心和交友中心。 2004年,巴塞罗那青田同乡会承办了《欧洲青田同乡会研讨会》,欧洲十多个国家的青田同乡会会长会聚巴塞罗那,《欧洲时报》社长杨咏桔、总编梁源法、《中新社》社长钟诚等光临了这次活动。《欧洲时报》以一个版面报道了这次盛会。 巴塞罗那青田同乡会和巴塞罗那华人中心为侨胞踏踏实实做了大量的好事。当时,一些从其它国家来巴塞罗那旅游或从中国出来考察的同胞,护照丢了找华人中心,钱被偷了找华人中心。就是在西班牙,有的侨胞失业了,没钱了,也会找到华人中心求助。也有西班牙的侨胞找到华人中心寻求帮助,刘民华给他们三十欧元、五十欧元的那是常事。那些年,刘民华借出去和给出去的钱确实不少。记得有一次,一个从其它国家来巴塞罗那的侨胞钱包被盗,一家人的机票钱都是刘民华借给他们的。我曾经问过刘民华,“他们如果不还怎么办?”他说,“这个世界总是好人多,我相信他们会还的。他们找到华人中心?说明他们对我们华人中心的信任。如果我们不帮助他们,那我们成立华人中心做什么?” 记得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据登记记录,华人中心给侨胞提供的各种服务就有60多起。 后来有一段时间,因为刘民华离开了巴塞罗那,去萨拉戈萨发展自己的事业。一去经年,巴塞罗那青田同乡会和华人中心的活动才慢慢停止了下来。 经历苦难的人 才会懂得奉献的意义 记得刘民华跟我说过,“小时候,我们家非常困难。父亲死得很早,我们兄弟就靠祖母养大。祖母总是告诉我们兄弟,一定要记住别人的好,如果没有乡亲们的救济和帮助,恐怕我也没有办法把你们带大……”祖母的一番话,让刘民华懂得了感恩,也让他记住了,将来自己也一定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只有经历苦难的人,才会懂得奉献的意义。 刘民华在巴塞罗那成功发展之后,他曾经帮助过许许多多的人。在他那个城市的周边,许多老乡的店都是他帮助找下来的,他还会帮助他们购置建筑材料,帮助他们装修,帮助他们制定菜单和菜价,直到开张……在巴塞罗那,帮助别人把餐馆开在自己餐馆周边的城市,只有刘民华一个,绝无第二人。 刘民华对家乡、对祖国始终深怀挚爱之情。在当年的青田同乡会会馆,挂着的都是青田的老照片,摆在最醒目位置的图书就是青田县志。九十年代初,青田农村经济还很困难,他每次回去都要给乡里人有所表示,他对青田华侨中学也有捐资。 “患难见真情”,在祖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之时,巴塞罗那广大华侨华人都伸出了援手,刘民华是其中最踊跃的人之一。 1995年春天,青田遭受了特大山洪灾害,我们立即发起了帮助家乡灾民赈灾的募捐,刘民华是最主要的发起人。那次捐款在吴坑乡建造了一座“西华桥”。如今“西华桥”扔在,它记录着巴塞罗那侨胞对故乡的那一份真情。1995年的捐款是巴塞罗那华侨华人的第一次捐款,那次捐款拉开了巴塞罗那华侨华人捐款活动的序幕。 1998年春天,祖国南方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冰雪灾害。我们再次发起了捐款活动。2月8日,刘民华率先捐款1000欧元,我们14个人共捐款8000欧元。在当年巴塞罗那总领事馆收到的捐款中,也是最大的一笔数字。 1998年8月,祖国长江流域、松花江流域遭受了百年罕见的洪水灾害,当时我们率先发起了为中国灾区人民赈灾的募捐活动,刘民华、叶森、王益民和我,还有戴华东等人跑了加泰罗尼亚自治区许多中餐馆,一家一户地区发动,共募集到了400多万比塞塔,募集到的善款数,占了巴塞罗那捐款总数的80%。 2008年5月12日,祖国四川发生了“汶川大地震”,特大自然灾害牵动了海外华侨华人的心。在这次灾害中,刘民华首先带头,发动青田同乡会乡亲踊跃捐款,捐款数达2万多欧元,是巴塞罗那捐款数最多的华人社团。 岁月真情 “山不言高,水不言深”。前不久,戴华东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写刘民华,说,“致敬改革,刘民华是一个值得写的人物”。我回答他说,“刘民华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华侨,不希望人家写。”戴华东说,“那我叫记者去试试看……”后来我想,在巴塞罗那,不可能有人比我更了解刘民华,我不写谁写?于是有了此文。 我笔下的刘民华,其实只是我心中的刘民华。他曾经做了很多很多的好事,在他的朋友中,都有他们心中的刘民华。我很赞同刘民华说的话,“我只是一个普通的青田人”。他确实是一个平凡的青田人,踏踏实实,勤勤恳恳,默默做事,真情奉献,但是“平凡之中见精神”,刘民华绝对是海外青田人中的典范。 多年前,刘民华对我说,“我现在人在萨拉戈萨,青田同乡会的事情,我已经力不从心,你能不能帮助我找个会长”。我说,“现在的会都一样,都没有做什么事情。你不要这么认真”。他说,“我认为成立会,就要为大家做事。我不想‘徒有其名’……”曾有很多人以为是我让刘民华这么做,其实并非如此。一切都是刘民华自己做出的选择,这是他固有的品格使然。多年来,我们一直寻寻觅觅,直到2017年4月26日,刘民华终于卸下了巴塞罗那青田同乡会会长一职。那一天,我和刘民华一样,心里有着“如释重负”的感觉,浑身感到了轻松。 前不久,为“代表”的事情,巴塞罗那曾经有过一场风波。我想,如果你读了“刘民华”,你一定会感到“心情平静”。刘民华在巴塞罗那已经有35年历史,从1995年创办华文学校开始,从事华人社团活动也已经有23年。数十年来,他曾经做了那么多的事情,曾经有过那么多的奉献,但是他从来没有“代表”过华侨华人,没有到北京参加过国务院侨办举办的任何大会,他既不是“县政协海外委员”,也不是“市政协海外委员”,更不是“省政协海外委员”,甚至连巴塞罗那总领事馆举办的活动,他也鲜有机会参加…… 刘民华好像什么“荣誉”都没有,但他的“荣誉”永远在侨胞心中。 23年来,我和刘民华一路前行。我们曾经一起做过许许多多的事,他为此付出了很多很多;23年来,我在巴塞罗那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但我们始终站在一起。 结识刘民华,结识巴塞罗那的一批朋友,是我的幸运! 麻卓民 2018年12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