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西班牙不限地域工作
本人男,湖北人,30+,身体健康,勤劳肯干,有国内10年电脑手机门店销售经验,踏实稳
◆以“楼市新政”招揽人才,可在不放松限制投机“炒”房多种政策的前提下,较好地消化城市库存房源,助力房地产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房地产供给与市场“刚需”更加贴近◆通过引进人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 ...
◆ 以“楼市新政”招揽人才,可在不放松限制投机“炒”房多种政策的前提下,较好地消化城市库存房源,助力房地产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房地产供给与市场“刚需”更加贴近 ◆ 通过引进人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动能,有助于摒弃“土地财政”,进而推动房地产迈向平稳健康的高质量发展轨道 高质量住房市场开新局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邓华宁 落户宽松、提供购房补贴、降低公积金使用门槛……《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调研采访到,在各地出台的“人才新政”中,都不约而同将房子作为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南京、杭州、武汉、成都等热点二线城市,为了能在同一线城市的竞争中凸显优势,更是将购房补贴作为招贤纳士的核心手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地方主体责任,继续实行差别化调控,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仍然趋严的背景下,这一系列“楼市新政”是否意味着调控出现定向松动的趋势?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各地房地产行业出现的新变化,是因城施策和差别化调控思路的继续推进,并没有背离官方设定的楼市调控政策主基调。 在业内人士看来,以“楼市新政”招揽人才,可以在不放松限制投机“炒”房多种政策的前提下,较好地消化城市库存房源,助力房地产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房地产供给与市场“刚需”更加贴近。特别是,通过引进人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动能,有助于摒弃“土地财政”,进而推动房地产迈向平稳健康的高质量发展轨道。 ▲ 消费者在2017 重庆春季房交会上了解楼盘信息 王全超摄 【重在扩大租赁市场】 “如果说销售市场还存在着‘炒作’情况,那么租赁市场上的需求则基本上都是真正的‘刚需’。”有业内人士评价,这也是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住房租赁市场”的动因所在。 今年以来,各热点城市纷纷将增加租赁房供给、搭建租赁服务平台作为重要施政方向:
“要树立不买房也能在这个城市扎根的理念。”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南京市市长蓝绍敏表示,租赁房用地是经营性用地收益的八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南京市今年建设100万平米租赁住房,预计财政上要减少200多亿的土地收益,“这说明南京是下决心培育、规范房地产租赁市场”。 “北京试点集体土地建租赁住房已经有了样本。”中国中建设计集团副总经理吴宜夏说,目前北京海淀区唐家岭、朝阳区平房乡、昌平区北七家镇等5个集体土地建租赁房项目、1.28万套房源已经开工,已入住超过5000户。“不久前,国家允许集体建设用地建租赁房,这是增加租赁供给,盘活集体土地,振兴乡村的重大利好。” 今年初,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我国将研究制定权属不变,符合规划条件下,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办法,深化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加快推动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政府将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 “此次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新政的‘题眼’就是企业化。”华融房地产公司董事长荣瑞丰认为,一些大城市周边长期存在“小产权房”,多数是村民自建出租、小打小闹,环境散乱差,安全隐患大,且不合法。企业化的优势是可以成片开发,设计和质量肯定明显优于小产权房,物业和服务能跟进。 “我们企业每年的用工缺口都达到4万人,招聘中心24小时开门,我们最希望形成长期稳定的租赁市场。”蓝思科技长沙基地生产经理罗承林说,但是目前企业建设筹集租赁房源还需政策配套:一是加快推进租购同权落实,尤其是教育同权;二是降低机构出租人税收负担,这样才能长期可持续。 ▲ 3月1日,北京市海淀区首个共有产权房开盘选房 张晨霖摄 【让楼市供给更加贴近“刚需”】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我国房地产发展的基本定位。要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就是要让房地产供给主要面向那些真正有“刚需”的需求方。 大学毕业生,初入社会,面临着就业及组建家庭的压力,经济能力有限,鲜有炒房的行为,是房地产市场上很重要的“刚需”团体。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82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在京沪等一线城市已明确表示持续收紧户口指标的大背景下,以南京、杭州、武汉、成都为代表的热点城市纷纷向大学毕业生推出各种优惠政策招揽人才,加快“揽才”步伐。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梳理发现,2017年以来,武汉、南京、成都、西安、长沙等20多个省会城市招才揽贤的政策接连出台。武汉、南京更多次升级政策优惠力度。政策措施主要包括放宽落户的门槛和限制、提供人才安居住房、发放人才租房、购房补贴等等。 武汉市提出打造“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通过“走进去”、“走下去”、“留下来”、“干起来”四项具体举措,大力发展“菁英经济”,确保5年留下100万大学生。武汉在全国率先推出最优落户、收入、居住三项政策后,吸引了一大批高学历大学毕业生在武汉落户。据武汉市相关部门统计,2017年,当年大学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达30.1万人,是2016年的3.1倍;14.2万大学毕业生落户武汉,是上年的6倍。成都市提出人才计划后,2017年超11万全日制本科以上青年人才落户成都,增幅明显。2017年吸引大学毕业生同比大幅增长的南京市,今年初又出台新政,提出高层次人才在南京买首套房不再受户籍限制,且公积金最多可贷120万元,高校毕业生租房补贴年限可延长至5年。计划每年吸纳20万以上大学生在宁就业创业,实行一条龙服务,积极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遏制炒作,价格调控是十分关键的举措。2018年伊始,南京就完成了2018年第一批全自持出租住宅地块出让,这五宗地块兼顾了“职住平衡”原则,分布在各个产业发展园区的周边,这些地块的起拍楼面价仅为每平方米2550元左右,仅相当于周边普通商品住宅地块价格的六分之一,并全部底价成交。 武汉市房管局3月下旬发布新政,在去年人才可以享受8折购房的基础上,又推出人才租房可享受8折优惠的政策。新提出,毕业3年内的普通高校大学生,拥有武汉市户籍且家庭在武汉市无自有住房的,均可申请租赁大学毕业生租赁房,并确保低于市场价20%,如属于合租的可低于市场价30%。 【以创新发展取代“土地财政”】 中国房地产市场之所以曾出现过诸多“乱象”,关键是旧的城市发展模式导致“土地财政”顽疾难以根除。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摒弃“土地财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各个城市在发展竞争中占据优势的关键,也是推动房地产市场实现平稳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今年2月下旬,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对人才战略与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做出了精辟论述:知识人群在哪里聚集,财富就在哪里聚集;哪里环境好,精英就在哪里聚集。目前,全国新一轮“人才争夺战”已经打响,几乎所有二线城市都出台了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高层次人才是稀缺资源,要实行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把国内外顶尖人才往山东引、往山东拉。 事实上,近年来,在一系列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各个地方都在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动能,积极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比如,贵州省以大数据为引领,加快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带动经济“弯道超车”;杭州市信息经济增加值增速超过GDP增速两倍以上,对GDP的贡献率超过50%。实践证明,谁抢占了科技高地,谁就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大量事实表明,领先科技出现在哪里、高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争力就转向哪里。 2017年武汉大力推进“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吸引超过30万大学生留了下来,人才大量落户为产业升级带来了直接支撑。2017年,武汉招商引资签约总金额25828.9亿元,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就有789个,城市吸引力和产业竞争力站上新高度。并且在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的投资比重达到63.6%。 2018年3月1日,南京市推出“宁聚计划”,吸引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短短两周,申请落户南京的青年人才已将近10000人,按照工作日算,平均每天大概有1000人申请落户。据南京市人社局统计,目前申请落户的本科生占比84%,研究生学历人才占比8%,技能人才占比6%。每天围绕落户问题的咨询量,就有2000多人。随着各类人才的集聚,南京市产业优化调整不断推进。以软件行业为例,南京软件谷已集聚各类软件企业超1900家,21.4万软件人才,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千亿级软件产业基地”。 继连续两年以“一号文件”聚焦人才后,成都又出台“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已经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30个地区超过10万名全日制本科及以上青年人才到成都就业创业。人才加速进入加快了成都产业升级步伐,包括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文化创意等产业正在崛起。成都市市长罗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介绍,今年1~2月,成都一般预算公共收入增长15.9%,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加快速度,税收占比超过70%,增幅更高,达到20.2%。说明一批高科技项目正在“将生产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杭州市在过去几年,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2.9万人、外籍人才1.5万人。2017年人才净流入率、海外人才净流入率均居全国城市第一。今年3月,杭州再推“全球聚才十条”、“开放育才六条”等人才政策,广揽海内外人才。杭州市从人才安居,到创业扶持,到人才家属子女安置等方面给予一系列大力支持。杭州人才战略已经结出硕果,近三年来,杭州信息经济产业始终以近25%的速度增长,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互联网+”已成为杭州的一张靓丽名片。LW 刊于《瞭望》2018年第14期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