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三峡腹地的云阳县 钟薇依淼 摄 云阳芸山农业红狮加工厂三峡阳菊生产车间 钟薇依淼 摄 云阳云峰山渝峰乌天麻培育基地,农户收获乌天麻。 钟薇依淼 摄 云阳县高级农艺师江学术在柑橘种植基地采摘柑橘 钟薇依淼 摄 海外网摄像付勇超近距离拍摄乌天麻挖掘过程 钟薇依淼 摄 云阳风光 云阳县地处重庆市东北部,位于长江三峡腹地,全县总人口138万,其中农业人口98万,是重庆市人口大县、农业大县。中共十九大闭幕后,由人民日报海外版指导、海外网主办的“2017中国新发现”全媒体大型采访团队走进重庆,感受云阳县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实践取得的丰硕成果,通过镜头和文字记录云阳农民们的故事。 今年年初,中央1号文件提出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响应国家号召,2017年2月,“天生云阳”商标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标志着重庆市首个全产业、全门类、全品种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正式面世。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利好政策的支持下,云阳将以“天生云阳”品牌战略带动乡村产业兴旺。 ①企业带动农民致富 “先从重庆坐接近6小时的大巴到云阳县城,再从县城坐3个小时的船到镇上,最后还得坐近两个小时的摩托车才能到山上。”回忆起初到云阳大山的情景,芸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黎记忆犹新。“当时是11月份,我还穿着秋裤,下了摩托车整个人已经冻僵了。山里基本只有留守儿童和老人,贫穷而荒凉。” 李黎与妻子张雪梅是一对“80后”夫妻。二人结缘于校园。张雪梅靠着读书从云阳大山里走了出来,但是12年前陪爱人张雪梅回云阳探亲的这次经历,让李黎深感触动,也让他下定决心与妻子一起留在大山创业。这一决定,不仅改变了他自己,也改变了一方百姓的人生轨迹,让“三峡阳菊”成为云阳人致富的“抓手”。 时至今日,云阳县已有国家级有机菊花种植示范基地1.5万亩,带动900余户2000多名贫困人口就业。云阳芸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种植菊花的农户提供“三重保障”——免费提供优质菊花种苗、对菊花实行保底回收以及为符合条件的种植户(低保户、贫困户)购买农村社保等,带领菊农增收致富,激励贫困户劳动脱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实现脱贫必须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李黎开玩笑地说,自家公司类似于菊花行业里的“蓝翔技校”,对菊农在菊花育苗、田间种植、加工、包装各个环节,实行全产业链培训。 红狮镇向阳村村民刘远昌种了6亩菊花,实现年增收2万多元。此外,他的妻子就在菊花厂工作,一个月有两三千元的收入。除了菊花,他还有果园,加起来年收入已达到10万多元。 谈到公司入驻“天生云阳”品牌一事,李黎表示,“天生云阳”代表原生态和自然,这就要求不同企业的同类型产品按相同标准进行量化打造。“天生云阳”可以将云阳特色产品联合起来,按照标准化的体系统一进行品牌宣传、技术管理、销售对接,最终实现整个区域品牌的做大做强。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李黎说:“我学习了中共十九大报告以后确实很受鼓舞,更有干劲儿了。发展产业,带动农民生活富裕,这便是我的初心。乡村振兴战略为云阳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除了菊花,柑橘种植也是云阳县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云阳种植柑橘历史悠久,气候条件尤为适合种植晚熟柑橘。在“天生云阳”区域公共品牌下,云阳柑橘产业主打“橘官堂”品牌,一步步获得消费者认同。 云阳县活龙社区主任冉小利介绍,该社区投产的柑橘有2000亩,保守估计产量在300万斤以上,按最低价格2元1斤来算,社区可以实现产值600万元,户均收入可增加7100元,人均增收可达1935元。过去,当地农田亩产值仅有1000多元,如今达到了4000元,翻了两番。“我家种了5亩柑橘,去年收入13000多元,原来种苞谷一年收入才几百块钱。”活龙社区贫困户冉顺隆说。冉顺隆身有残疾,妻子患有食道癌,属于重点帮扶对象。在政府支持下,夫妻俩种植柑橘实现了减贫,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云阳县盘龙街道党工委书记周道吉表示,柑橘种植业是一项具有长远收益的产业,已成为当地实现农户脱贫增收的重点产业,政府会将其作为减贫增收、改善老百姓生活的“利器”。 ②天生云阳不卖假货 “天生云阳不卖假货!”在11月8日举行的国家非茶植物饮品(菊花)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云阳县委副书记、县长覃昌德的话掷地有声,这也是云阳县政府对“天生云阳”品牌的庄严承诺。 11月10日,覃昌德进一步阐述了云阳县政府为实现这一承诺采取的措施。覃昌德表示,这个区域公共品牌不属于哪一个企业,也不属于哪一个产品,而是属于全体云阳人。这种情况下,政府要做三件事情:第一,制定准入门槛。达到一定的条件才允许入驻;第二,过程管理。进来以后就必须符合“天生云阳”品牌商标使用的规则;第三就是退出机制。违反了规则就要被强制性退出。 为做到“天生云阳不卖假货”,覃昌德说,云阳县政府主要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是严格的质量管理,政府要求入驻“天生云阳”品牌的所有公司在基地标准、质量标准、储存标准、加工标准、消费标准上都必须达标;其次为进驻“天生云阳”品牌的所有产品投保,一旦“天生云阳”品牌下的产品在市场上出现质量问题,若经过检测认证属实,保险公司会优先理赔,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为了进一步保证品牌质量,入驻“天生云阳”的很多企业目前已经建成溯源系统,即从基地开始到工厂车间再到运输,全流程记录。市场调查显示,企业入驻“天生云阳”品牌后,产品附加值提高了10%至30%。虽然未来发展中还有很多挑战,但覃昌德表示:“只要找到了问题都好办。” 实际上,保障品质是政府和企业相互监督的过程。渝峰乌天麻集团董事长张成生在谈到政府的准入门槛时表示:“我们希望政府考核严,把好关。因为我们都是希望把公司做大做强的。在‘天生云阳’这条大船上,质量才是压舱石。”另一方面,入驻“天生云阳”对企业也是一种鞭策。“不能让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张成生说。 云阳县连年发面业有限公司是第一批入驻“天生云阳”的企业,总经理冯小艳表示:“‘天生云阳’对质量及各个生产环节的卫生标准都有很高的要求。因为‘天生云阳’代表云阳农产品,所以我们也有很大压力。” ③不忘初心振兴乡村 政府不忘初心,才能实现乡村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学习了中共十九大报告以后,对在县里工作的同志来说,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最大的兴奋点。”覃昌德在采访中提到,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其中有20字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覃昌德认为,党中央把产业兴旺放在第一位是有其深刻含义的,如果产业兴旺做不到,另外16个字就很难实现,而要实现产业兴旺,至少有三个通道要打通,即农产品进城通道、物流通道、田间地头通道。而其中最基础的,就是打通农产品进城通道。 据悉,云阳政府在探索中提出“农村五大件”,即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现在全县有7500多公里道路,每年计划修1000公里人行便道和500公里机动车便道。覃昌德说,乡村振兴战略里的第二句话叫“生态宜居”,修人行便道是为了方便老百姓生活,修机动车便道是要提高产业效率了,让市场主体在农村也能拥有便捷的交通,这也是生态宜居的应有之义。 覃昌德说,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意味着我们在城乡关系或者说整个国家在资源配置的重点方面,更加向农业和农村领域倾斜、更加向农业和农村领域转移,这对“三农”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机遇。行百里者半九十。虽然云阳的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是为了实现全县农民的脱贫摘帽,云阳县政府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更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覃昌德说:“乡村振兴战略对我们来讲,确实是一篇大文章。贯彻落实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全面准确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产业兴旺是根本,生态宜居是基础,乡风文明是关键,治理有效是保障,生活富裕是目标。五个方面共同统一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会按照十九大报告精神,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我们也会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当成一件大事来抓,扶贫先扶智,让精准扶贫走得更远更顺。” 乌天麻显“灵”了(采访手记) 11月的重庆云阳正值深秋,层林尽染。海外网融媒报道团队一行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带领下乘车在绵延无尽的大山中穿行。盘山公路循环往复,随着海拔不断上升,窗外的云海仿佛触手可及,阳光为这片绿水青山镀上一层金色。对于海外网融媒报道团队来说,云阳是极好的采访之处。这里是摄影师镜头里的明媚山光,是文字编辑笔下的精彩故事,是摄像师眼中的燕语莺啼……在这里,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需要的报道素材。 从云阳县城驱车3个多小时来到海拔1500米以上的云峰村,这里已是大山深处,再过10余天或将大雪封山。此时恰好是乌天麻收获的季节。在这里,海外网融媒报道团队进行了深入地采访。大家看到,当地几十位农户在山间地头忙着乌天麻的采摘及育种。为避免破坏根茎,全过程不能使用工具,必须用手轻挖。这里完全是原生态的环境,除了一条车道没有其他道路。泥土松软,全部覆盖植被,既可以为深埋地下的药材保温,又可以提供营养。据介绍,乌天麻是一种娇贵又有灵性的中药材,种植地不能来太多人和车,因为人的噪音、汽车尾气等都会对药材品质造成影响。 在这样的大山中,可以想见,脱贫增收原本是很困难的。传统农作物产量不高,交通又不便,农户除了维持基本生活,几乎没有余钱。实际上,这里几千年来一直流传地下有“精灵”,即乌天麻,但是由于开发困难,一直没有形成产业。 如今,在政府支持、企业带动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这里终于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乌天麻产业体系。农户可以通过土地入股、薪酬以及习得技术之后自己种植再由企业收购等多种形式,实现年收入数万元。 在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发展的龙头。有了产业兴旺,就能逐步实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这里的深山村中,这一点无疑得到了生动真实的体现。 海外网融媒报道团队用不同媒介记录了这些故事,记录了当地农户们腼腆而朴实的笑脸和农户“哪儿都不如云阳好”的浓浓乡音。(姜舒译)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11月20日 第 08 版) |
【郑重声明】西班牙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禁止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本站原创文章,其他媒体转发需要授权。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