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 行”——巴塞罗那孔子文化学校 麻卓民很多年前,与一班朋友聊起摄影的话题时聊到我的故乡。那个时候,故乡的摄影曾非常有名,有着“中国摄影之乡”的美誉,也曾办过“国际摄影节”。“万绿丛中红一点,波光粼粼 ...
“流 行” ——巴塞罗那孔子文化学校 麻卓民 很多年前,与一班朋友聊起摄影的话题时聊到我的故乡。那个时候,故乡的摄影曾非常有名,有着“中国摄影之乡”的美誉,也曾办过“国际摄影节”。“万绿丛中红一点,波光粼粼帆影碎;雾气飘渺如仙境,炊烟袅袅美人醉”……照片中的故乡风光旖旎,精致妩媚,就像是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山水画。我说“美”,可是他们皆不以为然,说“那是‘摆拍’,不是真美”。开始我并不接受他们的观点,但后来看了太多雷同的照片,也有了同样的感觉。“雾”都是人工制造的,再加一个“红衣女”或者一把“红雨伞”……这曾是流行的摄影风格。 再美的东西一旦泛滥,也会被人厌倦。第一次在微信里看到一些个面孔熟悉的“美人照”,开始也有“惊艳”的感觉,但看太多后,便有了审美疲劳。再好吃的红烧肉吃多了也会腻味,人的视觉器官其实也和肠胃一样。这些“美照”就像我故乡的那些“梦幻”般美丽的风光照,摄者自我陶醉,但不为“同行”欣赏。 自我欣赏无可厚非,但若是别有目的,那就另当别论了。记得多年前曾有过这么一件事,有女再婚择偶,将经过深加工的“美图”发给对方,开始很美好,结果很悲伤。世上的事情都是这样,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东施效颦”,常常弄巧成拙。“妙龄女神咋成老妇人”,“卸妆露真容,受惊男‘报警’”,近年来这样的故事,网上屡见不鲜。 偶尔装装,大家乐乐,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好。如果把它太当真,那一定是错了。在没有肉的年代,大家渴望吃肉,现在肉太多了,大家又开始喜欢野菜了。如今蒲公英和野菜已经被国人当成宝贝了。说到底,一切最终还是要“回归自然”。岁月留不住年华,美丽也是。其实,“浓妆艳抹”不如“淡妆素裹”,“搔首弄姿”不如“自然天成”。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男人和女人一样也喜欢“化妆”,只是选择的美容方式不一样罢了。他们喜欢买“帽子”,比如政协委员,统战委员;或请人编故事写些“美文”往脸上贴金;或买张“大学证书”,装“名牌大学生”;再或站在领导身边“摆”个造型拍张照片…… 现在的社会流行“化妆”。各种各样的“化妆品”琳琅满目,价格也不是很贵,只要喜欢,一般人都能化得起。有一回,有人以惊讶的口气,悄悄地问我,“他整容了?”我笑了,说“没有”。那个朋友化妆不得要领,油脂“画”太厚了,面孔有点变形。我真想告诉那些喜欢“化妆”的朋友,此类作品尽量不发朋友圈。太美了,熟悉你的人一定会妒忌,不认识你的人不会。发陌生的微信群,效果一定会好。 “化妆”其实是件很辛苦的工作。女人需要精描细画,男人需要处心积虑。如果开始“画”了,一定要坚持“画”下去,不“画”不好看。“化妆”实际上就是“画皮”,“画皮”的代价很大。这不是钱的问题,“画”多了,“皮”易受损坏,心理也会受伤害(怕卸妆)。 当今社会流行“高大上”。男人长得高当然好,但靠骑在别人身上装高没有好处。早年看过小品《对缝》,记忆深刻。潘长江披着床单骑在巩汉林肩上,“侏儒”成了“伟”丈夫,可是后来跌落,结果很惨…… 流行就是“流”一阵子“行”了。其实,自然美才是真美。 做人也是,还是真实的好。真实,不累。 2017年6月21日 |